印度为何同时挑衅中巴尼三国
2020-08-03
近年来,新德里在中印边界问题上奉行越来越强硬的路线,很大原因是出于两个误判:一是他们认为中国受到美国不断加大的战略壓力,不愿意与印度交恶,因而缺少在边界问题上回击印方挑衅的意志;二是印度民间一些人误认为印度的军力比中国强。
6月15日,中印在加勒万河谷地区爆发严重肢体冲突,印方宣布有3名印度军人死亡,这是中印迄今为止最为严重的军人肢体冲突。据印媒统计,这也是1975年以来,第一次有军人在两国边境摩擦中死亡。除了与中国边境对峙,印度最近与尼泊尔、巴基斯坦也陷入领土争端。
印度“四面出击”
6月19日,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讲述了中印加勒万河谷冲突事件来龙去脉。他称,加勒万河谷位于中印边界西段实际控制线中方一侧。多年来,中国边防部队一直在此正常巡逻执勤。今年4月以来,印度边防部队单方面在加勒万河谷地区持续抵边修建道路、桥梁等设施,中方多次就此提出交涉和抗议,但印方反而变本加厉越线滋事。5月6日凌晨,印度边防部队在加勒万河谷地区越线进入中国领土、构工设障,阻拦中方边防部队正常巡逻,蓄意挑起事端。中方边防部队不得不采取必要措施,加强现场应对和边境地区管控。在中方强烈要求下,印方同意并撤出越线人员,拆除越线设施。但令人震惊的是,6月15日晚,印方一线边防部队公然打破双方军长级会晤达成的共识,再次跨越实控线蓄意挑衅,甚至暴力攻击中方前往交涉的官兵,进而引发激烈肢体冲突,造成人员伤亡。
在这次事件的背后,是印度过去1个多月以来在边境领土争议问题上“四面出击”。
“停止侵占!”“尼泊尔的主权不容侵犯!”6月18日,印度驻加德满都大使馆门前,尼泊尔百余民众手持标语、高喊口号。在一系列外交抗议被无视后,尼泊尔被迫采取了军事反击、经济多元化和意识形态“去印度化”等多种应对举措。除了与尼泊尔、中国产生边境争议外,印度还试图通过“假旗”行动威胁巴基斯坦。
6月10日,印、巴两国在克什米尔争议地区的拉古里实控线附近发生交火。印度方面称,一名士兵在炮击中丧生,另有一名当地平民受伤。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南亚-东南亚研究所研究员王世达评价,近年来,莫迪政府已经被国内印度教民族主义与美国等西方国家拉拢的“双重自信”冲昏了头脑,在包括领土争议在内的重大问题上一意孤行。
冲突后,印度多领域“应对”中国
中印军人在边境加勒万河谷发生激烈冲突后不到48小时,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同印度外长苏杰生通了电话。双方同意公正处理加勒万河谷冲突引发的严重事态,共同遵守双方军长级会晤达成的共识,尽快使现地局势降温。然而,印度一些强硬派借此煽动莫迪政府对中国“报复”。
据消息人士透露,中印边境沿线全部地区的印军已做好战斗准备,声称有能力应对任何突发事件。除军事应对外,印度也在考虑在经济方面对中国给予“打击”。
据印媒报道,受冲突影响,目前已有多名印度内阁部长级高官呼吁抵制中国商品。印度食品和消费事务部部长帕斯旺已指示其所在部门官员,在日常采购中,不得购买中国商品。印度民间呼吁抵制中国商品的声音也在高涨,有印度民众甚至将家中的中国产电视机丢下楼。
近日,印度著名经济和政治评论家莫汉·古鲁斯瓦米在采访中表示,有印度人呼吁禁止所有来自中国的产品。然而,抵制中国产品既荒谬又不切实际。如果印度朝着与中国切断关系的方向继续发展,印度的损失将远远超过中国。
印度须走出对边境局势的两个误判
据报道,印方傲慢自大、有恃无恐是两国边境地区持续紧张的主要原因。
近年来,新德里在中印边界问题上奉行越来越强硬的路线,很大原因是出于两个误判:一是他们认为中国受到美国不断加大的战略压力,不愿意与印度交恶,因而缺少在边界问题上回击印方挑衅的意志;二是印度民间一些人误认为印度的军力比中国强。这种对两国力量的严重误读,影响了印度舆论的清醒,也给印度对华政策增加了压力。
此外,美国用推行印太战略拉拢印度,助长了一些印度的上述误判。中国希望和平处理两国边界纠纷,这是中国的善意,而非软弱。新德里要清楚,美国决不会出钱出力来帮助实现印度的利益。
目前,两军高层在事件发生后的表态都比较克制,尤其是中方没有公布我方军人的伤亡情况,这像是要避免两国舆论进行伤亡比较,导致进一步的情绪对峙。我们坚信,中国有能力,也有智慧既守好我们的每一寸土地,也不让任何想在这个过程中对中国玩战略诡计的势力得逞。(《环球时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