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借插图,让童话类课文教学萦绕童话味

2020-08-03曾桂花

新教师 2020年6期
关键词:小老鼠大象耳朵

曾桂花

综观统编低年级教材童话类课文,插图占了课文篇幅的二分之一左右,这些插图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故事情境。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配有插图的课文比起没有插图的课文来,学生可多获取25%的信息。既然如此,我们在教学《大象的耳朵》这篇童话时,就可充分、合理、创造性地利用课文插图,让课堂的童话味更浓郁,让学生收获的知识更丰富。

一、扣插图之主角,开课、结课中入文

《大象的耳朵》这个童话故事的主角是大象,描写的主要事物是大象的耳朵。借助插图中大象的耳朵开课、结课,不仅能让课堂教学结构更加严谨完整,也能强调故事主题,加深印象,还能让学生快速入文,不舍离去。

1. 借大象图开课,点燃欲望。教学时,笔者把课本中大象的插图用简笔画画在黑板上,引得学生啧啧称赞。笔者再借机引入:“曾老师画的是什么?”(生:大象)又指着大象的耳朵:“这是它的?”(生:耳朵)此时,笔者发现多数学生读“耳朵”的“朵”的调值不对,于是就停下来带读指导。最后再提出今天的学习任务。这样的导入富有生趣,童话味十足,吸引童心,又与文本内容紧密联系。

2. 借大象耳朵结课,催生热情。如果说好的开始引人入胜,那么好的结尾则让人余味无穷。课结束后,我们习惯留些作业让学生回家温故。低年级学生自觉完成作业的积极性不强,往往需要教师和家长督促。如何让童话味驻守在学生心间促使他们自主完成?在第一课时即将结束之际,笔者指着板书上的大象简笔画图,对学生说:“大象看到你们学得这么认真,正冲着你们笑呢!”许多学生乐了,不由自主地向大象挥手问好。笔者再指着大象的大耳朵,故作神秘地说:“如果你們能认真完成曾老师布置的作业,大象呀,说不定还会用它这对耷拉着的大耳朵给你们点赞呢。”引得学生兴致盎然,喊着一定会努力把作业做好,赢得大象用耳朵给自己点赞。回到板书中的大象图,加深的不仅是对大象耳朵的印象,还使得整个课堂浑然一体又意趣横生,使得学生期待第二课时的精彩。

二、扣插图之人物特写,理解中入情

学习浅近的童话故事,“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通常是建立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课文的插图特写小动物的头部,形神兼备,有助于学生读懂故事内容,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

1. 助解词义,盘活思维。有些词语的形象性强,见图就能知义。课文的插图凸显了动物的耳朵。站在左边的大象的耳朵是耷拉着,像扇子一样,格外醒目,而站在右边的其他小动物的耳朵是竖着的,与大象形成鲜明对比。“耷拉”和“竖起来”是文中的两个新词,与故事的主要内容有着紧密联系,有必要指导理解。生动形象的动物耳朵图是对“耷拉”与“竖起来”最好的解释。教学时,可以请学生先观察对比大象的耳朵和其他小动物的耳朵,在直观的感知中体会“竖着的”与“耷拉”的意思正好相反。这样解词析义,形象直观,又缩短儿童与课文中动物们的距离。

2. 助力朗读,引入角色。朗读好文中的问句是这篇课文的语文要素之一。二年级的学生在教材中接触到的问句不多,难以读出情感。透过插图中人物的表情,可以窥见人物的内心世界。低年级学生的模仿力强,借助插图中人物的神态指导,有利于他们把自己当成故事中的一员,读出情感。

课文的插图展现的就是小动物们与大象对话的场景,画面中的小动物表情丰富,是指导学生读好对话的无声之师。串读课文时,我发现几个学生读到小兔子的话时语气平平,没能读出疑问的语气。为此,笔者请他们留心句末标点再读。二读时,几个学生刻意把语末语调稍微上扬,可面部的表情纹丝不动。为此,笔者请他们仔细观察插图中小兔的表情,把自己当作小兔子来问问大象。有了插图的引领,在三读时,学生们有的侧着小脑袋好奇地睁大眼睛问,有的带着疑惑的表情皱着眉头问,把疑惑不解的神情表现得形象生动,还有个小男孩在朗读时加入了适当的动作。插图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不知不觉地进入角色。再指导朗读小羊、大象等说的问句,就轻松多了。

三、扣插图之整体画面,表达中入境

《大象的耳朵》这篇课文仅有一幅插图,插图的内容呈现的是故事的主要情节。从插图的整体画面把握图中人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人物之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能催生学生的想象力。

1. 观察形象,表达心声。插图往往与课文的中心紧密相关,对突破教学重难点能起到辅助作用。可它又是静止的,需要有心人发现它,挖掘它,才能生成言语智慧,丰富故事的内容。《大象的耳朵》这幅插图,右边的5只小动物都好奇地睁大眼睛,流露出关爱的神情。与众不同的是小老鼠,它面露笑容,友爱地看着大象,张开双手似乎想要拥抱大象。课文里,详写了小兔子与大象的对话,用一句话描写小羊的不解,而对于小鹿、小马、小老鼠,却只用“小鹿、小马,还有小老鼠,见到了大象,都要说他的耳朵”进行概述。教学时,揪住“都要说他的耳朵”这个点,让学生发挥想象替它们发言,童话味就更浓了。教学时,我扮演大象,让学生选择一只自己喜欢的小动物,仔细观察插图中这只小动物的神情和动作,来说说大象的耳朵。学生的思维活了,纷纷替小鹿、小马、小老鼠说出了富有想象力又符合情境的话。可见学生真的入境了,在插图的引导下,在情境的扮演中,流露的是心声。

2. 观察次序,练讲故事。“能较完整地讲故事”是低年级口语交际的目标之一。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讲好故事有一定的难度,他们讲的时候或前后不连贯,或把故事情节漏掉,或把文本内容颠三倒四。《大象的耳朵》这幅插图的人物主次分明,大象在左,占了将近一个页面,小兔、小羊、小鹿、小马和小老鼠按他们在文本中出场的顺序依次在右。倘若把“讲故事”定为本课的教学目标,当学生回忆不起大象都遇到了谁时,教师可以提示学生看插图;当学生回忆不起大象与小动物说话的内容,教师可以提示学生观察插图中动物的表情。有了插图这个“扶手”,学生回忆课文内容的难度就大大降低,有利于把故事讲完整;有了插图这个“扶手”,学生把故事讲生动的概率就大大提升,说不定还能创造性表达呢!

插图是童话故事类文本的有力补充。教学时,充分利用插图,引领学生入文、入情、入境,学生不仅能够置身于童话之中学童话,还能习得“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的方法。

(作者单位:福建省永春县教师进修学校   本专辑责任编辑:林彦 刘贞辉)

猜你喜欢

小老鼠大象耳朵
奇妙的大耳朵
追逐小老鼠
闪亮亮的耳朵
是谁把小老鼠压上去了
小老鼠去看海
耳朵在哪里?
认真的大象
借我用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