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媒体融合视野下的高校党建创新路径探讨

2020-08-03尤妤冠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20年5期
关键词:创新路径媒体融合党建

[摘要]媒体融合时代的来临,对高校开展党建工作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党建工作在各领域的重要性不断加深,高校也越来越重视党建工作。新时期,党建工作所面临的复杂形势和环境变化,要求党建工作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创新开展新时期党建工作。本文以媒体融合视角分析新时期高校党建工作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创新发展路径,对高校扎实开展好当前党建工作,落实党建责任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媒体融合;党建;机遇;挑战;创新路径

[作者简介]尤妤冠(1982-),女,福建泉州人,福建教育学院,副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高校党支部建设。

[中图分类号] D267.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8031(2020)05-0033-02

新时期,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高校党建工作,特别要求要充分利用现代技术,不断探索和创新党建发展路径,提升高校党建工作的质量和效果。高校如何充分利用好新阶段的技术优势,在媒体融合的推进下,把党建工作走向深入,这是高校党建工作探索和实践的重要方向。

一、媒体融合背景下高校党建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高校作为思想文化的聚集地,思想多元化趋势明显,容易受到新思想和外来文化的影响,特别是全球化背景下,技术的高度普及和信息的广泛传播,高校党建工作必须融入媒体融合发展趋势,紧跟时代潮流,改进工作模式,保持的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推动新时期党建工作的健康稳定发展,当前高校党建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同时,面对新时期各种复杂问题的冲击,高校党建工作同样存在一些问题,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党务工作內容碎片化。在党建工作的内容方面,很多高校都会利用新媒体工具如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方式进行传播党建知识,这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党建工作的理论层次,但是由于网络信息中缺乏对于党务流程知识的监督和规范,这导致高校党务工作的内容相对不能成体系,碎片化明显,一些内容也缺乏引导性和指导性意义,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党建工作的影响力。

(二)党务工作吸引力不足。相对于贴近大家日常生活的宣传内容不同,党建工作宣传缺乏吸引力和互动性,这导致许多学生对于党建工作并不感兴趣,特别是由于党建宣传的内容和形式都比较正式和严肃,缺乏接地气的方式,这极大的消减了教师、学生对于党建工作的积极性,这也不利于学校党建氛围的创造。

(三)党务工作媒体合力不强。随着通信方式的日益便捷化,移动智能客户端成为了学生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沟通和交流设备,通过这种方式的传播能够极大的提高信息的传播效率,网民可以通过各种软件APP获取新闻资讯、热点事件。所以对于党建工作来说也要充分利用融媒体方式进行推广和使用,这样才能改进媒体合力不强,强化党建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和质量。

(四)党务工作数字化建设不完善。学校党建工作是一个复杂系统且琐碎的工作,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这也是由于传统党建工作的纸质化操作导致,现在许多高校都在推行数字化建设,旨在通过数字化平台将党建工作变得更加的简便,从而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也能够将党务工作者的工作重心转变为发展和培养党员上,但是从目前高校数字化建设水平来看,还有很大的差距和不足。

(五)党务工作监督力度不足。现代媒体的高速发展,信息高度透明化和公开化,特别是近些年兴起的自媒体,大众对于信息的接收范围变得更加广泛,大众从传统的信息受众,变成了信息发布者,信息发布渠道的多样性和便捷化,给党务工作带来了一些挑战,一些不实、不当以及偏激的行为在网络大肆传播,党务工作的监督力度不足,则大大增加了这种危害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

二、媒体融合视野下的高校党建工作内涵及特点

(一)媒体融合视野下高校党建工作内涵。媒体融合是将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进行资源整合,使其功能和价值得到进一步优化的一种新媒体发展形态,从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具体表现来说,主要包括了将传统的广播、报纸等形式向微博、微信等媒体平台进行转变,新媒体平台下,资源相互共通,从而极大的刺激和推动了工作的创新发展。高校党建工作要高度重视新媒体形式的发展,实现传统和创新相结合,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同时将着力点放在内容的与时俱进、形式丰富多彩上,从而助推高校党建工作创新发展。

(二)媒体融合视野下高校党建工作特点。在媒体融合时代,高校党建工作主要呈现以下几点特征。

一是平台多元化。截止去年年底,中国网民数量已经达到8.3亿人,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8亿以上,快捷方便的移动智能平台极大的推动了各类媒体平台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通过新兴传播渠道去获取信息,并且通过这些平台,能够实现交流和互动,从党建平台来看,“学习强国”APP正是利用手机APP平台打造的全国性党建学习平台,学员不仅可以通过软件进行阅读,而且还可以通过党组织进行交流和分享知识。

二是过程高效化。媒体融合的速度越快、越彻底,其带来的是信息传递的过程越高效,各种平台的信息传递变得更加畅通无阻,信息实现了实时性、交互性的传播,党和国家最新的党建理论成果能够第一时间推送到每一个党员手中,极大的提高了传递的速度和准确性。

三是效果最优化。基于党建工作的特殊性,其内容必须具备广泛的教育意义和良好的传播宣传性,新时期党建工作责任重大,任务艰巨,特别是针对高校党建工作,在利用媒体融合的能力上应走在前列,学校要加强制度建设的顶层设计,一方面通过技术手段不断优化媒体平台,整合信息资源;另一方面要加强主旋律引导,努力提升党建工作的实效性。

三、媒体融合视野下高校党建创新路径思考

高校学生的思想较为活跃,积极开展思想教育有利于他们价值观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在媒体融合视野下,高校要充分利用好媒体融合带来工作理念以及工作方式上的变革,突出新时期党建工作新形势,充分发挥党建的带头引领作用,把党建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转变思维方式,更新教育理念。在媒体融合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利用与时俱进的思维方式去开展新时期的党建工作,不断增强对媒体融合环境下关于新媒体的认识以及对于传统教学思维的转变。一是在思维方式上摆脱传统模式束缚。面对新时期大学生多元化思潮,思政教师要紧紧把握时代脉搏,用新时期最新的党建成果去感染人和引导人,不能老调重弹,不能故步自封。二是发挥教育“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党建工作的成效在于潜移默化的影响人,所以不能急于求成,不能急功近利,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良好的校园党建氛围,不能仅仅依靠有限的思政老师和思政课去开展党建工作,而是要将党建工作贯穿于校园管理和校园文化的方方面面。三是通过党建工作创新去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党建工作不仅是传播党的建设和党的发展,对于普通学生来说是培养和树立爱国爱党情怀,强化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特别是道德素质,这是学生在进入社会的立身之本。

(二)创新工作模式,建立学习阵地。媒体融合背景下的党建工作最核心的是工作模式的創新,高校要牢牢抓住技术要点,创新工作模式,建立学习阵地。一是创新工作平台运营模式,针对传统高校党建平台相互独立、较为分散的问题,高校要整合平台资源,实现资源的相互沟通,从而提高信息的使用效率。这样通过平台整合,减少了平台数量,实现了资源的有效整合。二是实现内容的整合创新。随着信息的快速传播,各种信息质量参差不齐,通过整合平台,信息质量得到有效控制,这有利于传播党建知识。三是在作品形式上,要充分符合现代人的阅读习惯,把传统较为严肃的党建工作融入到现代生活中,以更加轻松的方式去讲解党建知识,传播党建知识,这样更能吸引学生学习党建,推动党建工作开展。

(三)培养人才队伍,形式带头引领。党建工作离不开一支强有力的党建人才队伍,高校要充分发挥思政教师的带头作用,发挥高校在师资力量上的优势,培养新时期优秀党务工作者,夯实党建基础。一是要加大投入,夯实党建基础。通过加大资金投入不断完善党建学习平台建设,建立高校党建的数字化平台,补足高校党建在硬件上的短板,同时引进高素质党建人才,进一步夯实党务工作的人才基础。要吸纳和引进人才,把党建工作作为学校的重点工作来抓,不能放松党的建设。二是吸纳优秀的党员。在高校党员培养和考察方面,要建立党员培养考察数据库,通过科学高效的系统建立党员材料数字化平台,多途径考察党员,要把最优秀的学生吸纳到党员队伍中来,并引导他们在学校形成带头引领作用。

(四)强化管理体制,形成完善体系。高校党建工作创新需要建立和完善管理体制,从而形成规范化管理。一是完善监管体制。要充分重视传播内容的导向性和正确性,要积极引导平台信息的发出者和传播者,加强对于信息的自我审查,不违背党和国家的基本政策,自觉做党和国家的拥护者;二是学校要加强舆情监督,对党建工作信息平台信息进行审查,保证信息的合法性;三是管理方式要融入媒体融合元素,现代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对于手机的依赖程度不断加大,如何破解学生对于手机的依赖,形成正确的引导,学校要丰富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渲染学校的党建工作氛围,引导学生放下手机,走进校园,亲身参与到校园文化、校园党建中,从而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王瑞鹤.融合式发展:新媒体与高校党建工作创新[J].鄂州大学学报,2018(05).

[3]谭敏.依托融媒体促进党建工作创新[J].人民论坛,2018(02).

[4]吴晓庆,兰天.高校学生党建运行机制的优化与创新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6(02).

猜你喜欢

创新路径媒体融合党建
以网络为载体的政府管理模式创新路径分析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浅谈电视新闻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