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陵县马仁村土壤养分变化及施肥对策

2020-08-03汪菊香何毅王泽松

安徽农学通报 2020年9期
关键词:南陵县土壤养分变化

汪菊香 何毅 王泽松

摘 要:通过对南陵县马仁村2008年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土壤养分结果与20世纪80年代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土壤养分的对比,明确了当地土壤养分变化规律,并提出了相应的施肥对策。

关键词:南陵县;马仁村;土壤养分;变化;对策

中图分类号 S15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7731(2020)09-0121-03

1 概述

马仁村是南陵县许镇镇下辖的1个行政村,由原来的马仁、张桥、孟太3个村合并而成,现下辖29个村民组。地理位置位于东经118°21′23.34″~118°24′00.37″,北纬30°59′25.22″~31°01′10.70″,东西相距3227.7m,南北相距3252.1m,总面积约9.9km2。全境砂泥田居多,土壤爽水,土体发育充分,是培育高产水稻的土种之一。耕地面积430.5hm2,水面面积220.5hm2,且地势平坦,土质肥沃,以种植水稻为主,除部分自家食用以外,大部分向外调出。南陵县于20世纪80年代同全国一样进行了第2次土壤普查,在对南陵县土壤肥力状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后,大力推广了配方施肥技术,水稻产量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品质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但近年来,在土地向承包专业户和种植专业合作社集中过程中,有不少稻田的稻子在接近成熟时出现倒伏情况,其秸秆呈浓绿色;有些稻子的籽粒不易饱满。笔者认为,这是氮素肥料施用过量,其他元素肥料施用量少的缘故。为此,本研究对这一问题,根据近年开展的测土配方技术项目的取土化验结果,并与20世纪80年代的化验结果进行对照,旨在明确土壤养分的变化规律,并提出相应的施肥对策。

2 调查方法

2.1 取样方法 南陵县自2007年开始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根据国家农业部统一部署,每6.67hm2左右取土样1个,经编号、晾干、研磨、过筛后装瓶,随后进行化验。取土方式与第2次全国土壤普查取土方式相同。

2.2 化验方法 化验方法按照国家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试行)修订稿》执行,有机质化验采用的是油浴加热重铬酸钾氧化-容量法,有效磷化验采用的是碳酸氢钠浸提-钼锑抗比色法,速效钾化验采用的是乙酸铵浸提-火焰光度法,有效硼化验采用的是甲亚胺-H比色法,有效锌化验采用的是DTPA浸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土壤养分的评价按照《农业部耕地地力评价规程》执行。

2.3 划分等级 关于丰缺标准,系依据国家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试行)修订稿》给出的指标执行,详见表1。

3 结果与分析

各村民组土壤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含量的变化情况,以及第2次全国土壤普查化验结果[详见表2。测土配方施肥项目起始于2007年,土壤养分化验结束于2008年,其结果均标示“2008”;第2次土壤化验结果结束于1983年,其化验结果均标示“1983”。

3.1 有机质 20世纪80年代,马仁村土壤有机质明显不足,平均值19.8g/kg。有机质缺乏的有18个,占62.07%,中等的也只有11个,占37.93%。在经过多年推广配方施肥技术,注重秸秆还田,还曾种植过紫云英,所以土壤有机质含量有明显提高,平均值达到34.0g/kg,达到较丰水平。其中,中等3个,占10.34%;较丰有25个,占86.21%;达“丰富”水平的有1个,占3.45%。

3.2 有效磷 20世纪80年代以前,土壤有效磷含量基本处于“极缺”水平。在20世纪80年代推广配方施肥技术后,土壤有效磷的含量明显提高。29个村民组中,有28个的提升幅度在163%~540%,但总体还是处在“缺”与“中等”水平。其中,“缺”的有24个,占82.76%,“中等”的有5个,占17.76%。

3.3 有效钾 20世纪80年代以前,29个村民组的土壤有效钾含量均处于“极缺”状态。经过推广配方施肥技术以来,土壤有效钾含量普遍有所提高。其中,50~100mg/kg的有25个,占86.20%,属于“缺”的状态;>100mg/kg的有2个,占6.90%;仍然处于极缺的只有2个。据调查,马仁村农民施用钾肥的数量并不少,施用效果也很好,但由于钾肥施入在稻田后,K+活性强,除被作物吸收外,其余容易随水流失;还有些则是因为种植面积大,施用钾肥的费用较高,投入量少。

3.4 有效锌 土壤有效锌含量测定是第3次土壤普查时确定的项目。锌是植物体内氧化还原过程的催化剂,可促进蛋白质氧化并影响生长刺激素的形成,还可促进土壤中的氮、磷、钾和其他营养转化为可移动并可为植物吸收的形态[2]。土壤有效锌缺乏,将造成水稻节间伸长困难,难以抽穗,或是造成玉米缺粒空瘪。马仁各村土壤有效锌含量是5种指标类型都有,其中极缺2个,占6.90%,缺的9个,占31.03%,中等13个,占44.83%,前3项总和在80%以上,均屬于需大量补充状态,较丰和丰富的有5个,占17.24%。

3.5 有效硼 土壤有效硼的含量测定是近期增加的内容,因为缺硼对于农作物特别是油菜结实率已经造成了较为明显的影响。硼对于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作用,它可以促进植物开花结实,加强植物的光合作用,促进碳水化合物在植物体内运输,促进植物的根系和块根发育,增强植物的抗病能力[1]。而马仁村土壤有效硼的缺乏十分明显:缺的有26个,占89.66%,中等含量仅有3个。

4 施肥对策

4.1 实行秸秆还田 马仁村以往一贯注意秸秆还田,在水稻、油菜、小麦收获后,将这些秸秆及时翻耕还田,并注重种植豆科植物紫云英,不但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还减少了无机氮肥的施用量。因此,这样的优良传统应该继续发扬光大,并且在晚稻收获后,将秸秆翻耕还田,再种植越冬作物,或进行冬天晒垡,这样做有利于钾离子的释放,对农作物对钾元素的吸收利用很有好处。

4.2 掺入客土 在泥骨田土壤中掺入适量“客土”,如灰土粪、土杂肥、细砂土之类,可以增加土壤的孔隙度,降低土壤容重,调节土壤质地,改善土壤通透性,以利土壤养分特别是氮、磷的释放[1]。

4.3 推广配方施肥技术

4.3.1 水稻 大田开耕以前,施入15000kg/hm2以上的农家肥料,再施用氮肥。尿素在施用总量在300kg/hm2左右的前提下,基肥、分蘖肥、促花肥、保花肥按照4∶3∶2∶1的比例施用。磷肥(南陵县目前基本上全是过磷酸钙)全部用作基肥。对于土壤有效磷含量10mg/kg以上的田块,施用磷肥75kg/hm2,以维持平衡即可;对于含量5~10mg/kg之间的田块,施用磷肥150~225kg/hm2;对低于5mg/kg之间的田块,施肥磷肥225~375kg/hm2。钾肥(南陵县目前基本上使用的是氯化钾)的使用量则根据土壤速效钾含量的不同而分类施入。对于土壤速效钾含量超过100mg/kg的,施用氯化钾总量为60~75kg/hm2;对于速效钾含量50~100mg/kg的,施用氯化钾总量为150kg/hm2左右;对于低于50mg/kg的,施用氯化钾总量为225kg/hm2左右。施用时间与施用尿素相同,施入比例也与施用尿素相同。另外,抽穗期可根外追肥,用磷酸二氢钾1500~3000g/hm2,硼肥1500~3000g/hm2,酌情加尿素7500~15000g/hm2(以上3种肥料均需用温开水溶化)对水750kg/hm2,喷雾共2次,中间间隔7~10d。上述肥料是单质肥料,由农户自己进行配方施用;基肥可以施用配方肥料或复合肥,并根据土壤养分含量,酌情添加氮、钾肥。施用锌肥15kg/hm2,基本可以维持5年不用再施。

4.3.2 小麦 在实行配方施肥的基础上,在抽穗初期根外追肥时,加入硼肥1500~3000g/hm2,能够提高结实率,增加粒重。

4.4.3 油菜 油菜在基肥中加入硼肥7.5~15kg/hm2,在抽薹期和蕾期、最迟初花期在根外追肥中要加入硼肥1500~3000g/hm2,可以有效防止“花而不实”[3]。需要强调的是,在做好配方施肥的同时,也要相应做好水浆运筹、病虫草害防治等综合管理措施,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參考文献

[1]宋卫兵,王泽松,束孝海,等.安徽省南陵县耕地地力评价与应用[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8.

[2]北京农业大学等.简明农业词典[M].北京:科学出版社出版,1983:10.

[3]王泽松.王泽松农业科技文集[M].芜湖: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2.

(责编:张宏民)

猜你喜欢

南陵县土壤养分变化
一道2022年加拿大奥赛题的解法探究与推广
由Nesbitt不等式加强式的等价形式建立的几个不等式
从9到3的变化
关于南陵县农村改厕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稻蟹共作模式下稻蟹产出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研究
鸟的变化系列
“让路”让出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