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辐射环境监测数据合理性问题与应对措施研究

2020-08-02刘畅

环境与发展 2020年12期
关键词:辐射环境监测

摘要:文章对当前辐射环境检测数据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以及讲解,同时给出了可行性的解决方案,望能对辐射环境检测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到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环境监测;辐射;合理性评价;测量数据

中图分类号:X8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72X(2020)12-0-02

DOI:10.16647/j.cnki.cn15-1369/X.2020.12.072

Study on the reasonabl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radiation environment monitoring data

Liu Chang

(Shandong Jina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Monitoring Center,Jinan Shandong 250101,China)

Abstract:The article analyzes and explains the problems in the current radiation environment detection data in detail, and at the same time gives a feasible solution, hoping to provide some help for the smooth development of radiation environment detection work.

Key words:Environmental monitoring;Radiation;Rationality evaluation;Measurement data

1 前言

在辐射环境监测中依照设计能够取得一定数量的数据,并能依据此数据对总体做出一个推断。判断环境监测数据以及结论合法性的依据有很多,最重要的是要看其在统计上一级专业上是否合理,各个不同领域的衡量侧重点都不一样,为此,对计量工作来讲准确性、法制性等都是其基本的特征。

2 我国辐射环境监测的现状

2.1 辐射环境与监测的概念

直接辐射是指生命能量从场源扩散到场源周围的现象。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太阳輻射源,手机辐射和红外辐射,智能手机,大电视,手机和计算机的辐射源是电磁波辐射的研究范围。辐射源环境的检测是指对放射性核素物质周围的直接辐射状况和辐射水平进行科学合理跟踪和监测的连续监测设施和设备。动态监视的关键目标是释放周围的辐射源并重新分配介质或生物,然后根据分析和结果采取连续有效的控制措施,这可能会降低辐射源潜在风险。

2.2 辐射环境管理相关制度

在核电领域近几年的工业发展之后,中国在放射性物质污染物的处理和预防中采用了大量的数据和研究成果。中央政府还发布了一些相关法律和政策,以统一规范放射性核素物质污染物的预防和处理。地方政府制定了相关的企业规章制度。

2.3 我国核电事业取得的成绩

中国的核电产业起步较晚,但发展强劲。迄今为止,它已经取得了杰出的成就,并站在了现实世界的最前沿。随着中国核电设备行业的不断全面发展,核安全保证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受到公众的关注。根据科学研究的综合数据,中国核电行业人员的核暴露一直在下降。在现阶段,核暴露直接处于相对较低的总体水平,这无疑有利于部门工作人员的健康。但是,随着国家核电建设政治地位的提高,人们对核电的需求日益突出,辐射破坏环境动态监测与管理模式面临新挑战。

3 辐射环境监测数据合理性存在的问题

3.1 探测限测量结果不准确

根据深入调查,数据的总体差异缺乏方向性,并且接近检测极限的测量方法的结果通常不准确。在这种情况下,准确的测量结果可能会大大增加波动,轧制覆盖率为100%。但是,一些宏伟的质量保证计划对此没有要求。跟踪和监视辐射源的生活环境的最终数据允许有错误率,但是错误率在5%~10%之间,很难保证这一要求。

3.2 监测结果趋势

比较数据的区间值和科学合理的区间值,看覆盖率是否能覆盖区间的中位数,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外部的综合网络或特殊的影响因素,也可以在同一数据范围内,比较具有许多相同环境和历史地理前提的相关文献和价值范围,如果数值在范围内不在合理的覆盖范围内,就意味着监测结果还有问题。

3.3 质量控制图绘制问题

质量控制图反映各种精确的测量和精确的测量仪器设备,然后准确判断精确的测量和灵活的操作是否基本处于质量控制的稳定状态,具有重要意义。在绘制草图和整体质量控制图的过程中,一些起草人并未按照相应的要求绘制综合控制图,但是他厌倦了进行全面检查,这使得控制图变得不合理。由于这种不良行为,存在一些虚假的虚假行为,但就整体质量控制而言,它的影响很小,从而导致缺乏控制图,总体控制极限和警告极限的草图以及质量图没有办法反映其在跟踪监测中的真实价值,这使得监测系统数据缺乏一定的合理性。

4 提高辐射环境监测数据合理性应对措施

4.1 数据纠错对策

如果动态监控的结果缺乏合理性,则应及时,连续,有效地进行修改:(1)分析原因。(2)可能导致数据异常的因素,具有结合深入分析的能力相互之间进行经典理论研究或进行相关分析。(3)在寻找最终数据特定情况的根本原因时,有必要首次提出相关的问题解决方案。(4)特定策略的实际情况的技术,以了解它是否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解决当前的核心问题,然后获得特定策略的问题解决方案的预期效果。

4.2 新型设备的使用与管理

人们的生活逐渐越来越关注小环境,辐射环境的实时监控即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但是,某些动态监视和设备很难满足当前对工作进行实时监视的实际需求,并且不能保证监视系统的质量。在这种情况下,应进一步加强各种监控设备的优化和改进,为监控工作配备合适的精密设备,不断提高员工的相关专业素质,提高员工的核心技术水平,以确保全面监测工作顺利进行。

4.3 加大监管力度

到目前为止,但是直接辐射环境监测系统正在朝着市场化运作的方向发展,但是由于缺乏相应的加强监督的措施,很难从监测系统的数据中获得理想的整体评价。针对当前的不同情况,生态系统监管者的业务部门必须出台相关政策,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具体措施和政策,并按照法律规定设置准入壁垒。在动态监测辐射环境实际数据的过程中,与环境监测有关的组织只有在确保实时监测数据的全面内容的真实性和客观真实性时,才能负责。

4.4 建立健全共享平台

进一步加强各种信息共享平台等资源共享理念的建设,必须规范管理信息内容的最新发布制度,使其越来越完善,从而为全面实现数据共享提供更加有力和基本的保障。

4.5 加强技术人员培训

大多数用于辐射环境监测的专业组织已逐渐实现了面向市场的运营。为了使这过程更加顺利,有关环境監督管理部门应当就细分行业的监管力度,制定并逐步完善监督党在处理问题上的政策,以便积极开展工作。提升工程人员和相关人员的个人素质及专业能力,以实现自己的价值。科学合理的提供全面的保证,以促进辐射影响小型环境监测系统工作的顺利组织和发展。

4.6 分析测量结果的比对

分析测量结果的比对包括实验室内不同方法、不同仪器和不同时期所得结果的内部比对,以及不同实验室间测量结果的外部比对。

对测量结果有重要影响的计量器具和测量仪表,应按计量认证要求的周期进行检定、校准,在运行过程中绘制本底和探测效率质控图。因此,保存一部分样品或建立相对稳定的环境辐射场,对于保持监测结果的稳定性和溯源性是十分必要的。

实验室能力验证是利用实验室间比对确定实验室的检测能力的活动,实际上它是为确保实验室维持较高的检测水平而对其能力进行考核、监督和确认的一种验证活动。要想发现和确定实验室分析测量所产生的系统误差,仅靠实验室自身的质量控制,往往是十分困难的,参加能力验证计划,可为实验室提供评价其出具数据可靠性和有效性的客观证据,从而增加公众对其能力的信任。作为实验室来说,还可通过能力验证的外部措施,补充实验室内部的质量控制程序。

实验室能力验证是利用实验室间比对确定实验室的检测能力的活动,实际上它是为确保实验室维持较高的检测水平而对其能力进行考核、监督和确认的一种验证活动。要想发现和确定实验室分析测量所产生的系统误差,仅靠实验室自身的质量控制,往往是十分困难的,参加能力验证计划,可为实验室提供评价其出具数据可靠性和有效性的客观证据,从而增加公众对其能力的信任。作为实验室来说,还可通过能力验证的外部措施,补充实验室内部的质量控制程序。

我国开展不同辐射环境测量实验室间测量结果的比对工作大约可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对提高实验室检测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这类比对工作最好由权威计量机构组织,要求比较严格,以达到实验室的测量结果与国际权威实验室间具有可比性。(EML-QAP)和爱达华放射性环境科学实验室混合分析能力评估项目( RESL-MAPEP)质控样品测量与分析活动,比对样品包括土壤、蔬菜和空气滤膜等,对保持实验室长期处于质量控制状态,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5 结束语

由上可知,辐射环境检测直接影响到我国的安全,完善的辐射环境检测系统能为工作人员带来一定的保障同时为周边能受到辐射影响的居民带来安全感,我国的辐射环境监测制度虽然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当前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望能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对其进行完善,才能有效推动到我国核电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志锋.浅谈环境水质监测的质量控制问题[J].农家参谋,2020(10):199.

[2]陈其胜.浅谈环境监测现场采样的影响因素及细节问题[J].生态环境与保护,2020(1):12.

[3]刘成禹,李红军,余世为,等.岩体结构分析与电磁辐射监测相结合的岩爆预测技术——以乌兹别克斯坦卡姆奇克隧道为例[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20,39(02):349-358.

[4]董涛,周海强,陈杰.浅谈辐射环境监测数据合理性问题与应对措施[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9(007):31.

[5]卢奕夫.浅谈我国辐射环境监测的现状和发展[J].大科技,2019(012):257-258.

[6]卞兆娥,田静.浅析辐射环境自动监测系统的质量管理策略[J].科技风,2019(28):219+223.

收稿日期:2020-09-11

作者简介:刘畅(1992-),男,汉族,本科学历,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环境监测。

猜你喜欢

辐射环境监测
土壤环境监测方法探讨
分析3S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环境监测在环保验收监测中的应用
严惩环境监测数据造假 谁签字谁负责
说说医院里的那些“辐射”
如何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策略研究
某医院核医学科辐射安全防护与管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