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生命观念在初中生物教学课堂的渗透

2020-08-02王珍

家长 2020年7期
关键词:渗透对策生命观念初中生物

王珍

【关键词】生命观念;初中生物;渗透对策

初中生物课程内容丰富,其中包含诸多生命知识,是初中学段开展生命观念的主舞台之一。在初中生物教学课堂中导入生命观念模块不仅能够实现生物教学课堂的丰富和发展,也能够在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生物学科知识的学习,从而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效率。因此初中生物教师必须在教学实践中充分把握生命观念与初中生物教学课堂的关系,在生物教学实践中有效渗透生命观念。

一、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观念的重要性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心理变化和生理变化的关键时期,该阶段的学生思想跳跃、心理脆弱、不够成熟,很容易出现一些怪异的行为。有些学生为了追求“非主流”,做出自残行为,甚至有些学生产生了轻生想法。这些情况的出现给学校教育工作的开展带来了非常严峻的考验。生物学科内容十分丰富,其中融汇了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等诸多观点,能够让学生在学科学习中了解生命特征、认识生命价值,在良好的教育方式下提高学生的生命保护意识。正是因为学科的特殊性,在初中生物教学课堂渗透生命观念才具有必要性。生命观念本就是初中生物课堂的一大教学目的,将生命观念有效渗透初中生物教学课堂,能够在素质教育要求下实现生物课堂的教学目标,也能够有效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在初中生物教学课堂渗透生命观念的原则

(一)以生为本原则

学生是课堂上的主人公,是学习的第一人。教师要想确保生命观念真正渗透教学课堂,就必须以学生的直接经验为基础,在尊重学生的兴趣与愿望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际开展生命观念工作。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找到生物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点,也能够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课程学习中,能够在引发学生主体参与的前提下实现生命观念的有效渗透。

(二)认知与体验统一原则

生命观念不仅仅是生物教育,它也是一种情感教育、行为教育,这也决定了生命观念的关键在于“体验”。只有真正地在实践中,学生才能够体验生命的价值、感受生命的活力。因此教师必须把“教”“做”结合起来,提供体验空间、体验环境、体验舞台,在坚持这一原则下开展生命观念工作,才能够确保教育工作的顺利推进。

(三)人文性与科学性结合原则

初中生物教师在生物课堂上渗透生命观念时必须把握其人文性和科学性特征,既要引导学生以科学的眼光研究生命的本质,又要引导学生从人文解读的角度入手理解生命的内涵。

三、在初中生物教学课堂渗透生命观念的对策

在明确初中生物教学课堂渗透生命观念的相关原则的基础上,教师应当从教学多方面探析渗透对策,其渗透工作的推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强化观念,正确认识生物课程教学工作

教师的教学活动依靠教师的教学观念做思想、行为引导,因此初中生物教师在生物课堂渗透生命观念时必须强化自身观念,包括三个方面的观念,为开展生命观念教育做好准备。首先,对生物课程的重视观念。新课程改革下生物课程的地位发生了转变,逐渐由边缘化的“副科”转化为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科目。生物教师应当把握住教育发展的新阶段,充分认识到生物课程的新地位,更要在此基础上强化生物课程教学活动。其次,生命观念。只有从教学准备阶段就做好生命观念与生物课程教学的衔接,教师的生命观念工作开展才会从观念上有所保障。其三,对新课程理念的学习观念切实理解以生为本、素质教育等最新教学要求,将生物学科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的能力发展上,综合分析生物学科内容,树立三维目标,在切实提高自身教学素养的基础上为生物学科渗透生命观念做好准备。

(二)创新教法,灵活利用教育技术实施教学

生命观念在生物课堂的有效渗透要求教师针对生物课堂的具体教学内容采用新式教学方法实施教学,目的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新式教学方法的有效应用下实现生物教学的“化繁为简”,便于学生理解相对抽象的生物知识,从而在理解中感受生命的内涵。常用的教学方法包括小组合作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等,而常用的教育技术工具则为多媒体。教师应当针对生物课堂上具体的教学内容选择具体的教学方法,力求在推进二者1+1>2中实现生命观念的有效渗透。

如,在进行《人类的起源和进化》课程教学时,书本上通过一幅森林古猿进化的图片为学生辅助讲解人类的起源与进化。为了让学生能够穿梭数年回到过去,感受人类通过劳动创造了人本身,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猿猴进化的动画图像。在讲《人的生殖和发育》时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人类的繁衍,也就是母体孕育胎儿的过程。通过动画展示学生能够感受到怀孕时母体和胎儿之间的关系,母体一直为胎儿提供营养物质,等待周期变长,胎儿长大挤压母体其他器官,母体代谢负担加大,最终进行分娩,分娩时孕妇也会产生剧烈疼痛。通过多媒体辅助这一相关内容的讲解,学生能够直接地感受生命的起源,并且理解胎儿的主要生长变化,从而加强学生对生命的热爱和珍惜。

(三)丰富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补充生物教材

生物课堂上有许许多多饱含着生命观念的素材,需要教师深入挖掘,找寻生物教材中隐藏的生命观念资源。在此基礎上将生物内容联系生活实际,利用生活实际对生物教材做补充,从而为学生打开丰富的生物世界大门,在加深学生生物学习体验的同时,更好地推进生命观念的顺利实施。如,在进行《种子植物》课程教学时,其教学知识目标是引导学生认识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而情感目标则是在引导学生观察研究种子结构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热爱植物种子、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感。教师要把握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开展教学活动,可以在课上教学时为学生带来不同的种子,如苹果、豆角、松子等各种各样的种子,利用实物补充该节生物课堂教学能够给学生以真实感,同时让学生根据实物进行生物实验活动。既联系了生活实际对生物课堂做了补充教学,又加深了学生的学习体验,确保情感教学目标更好地达到。

(四)开展活动,引导学生实践体验生命意义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想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生命的价值,教师就要拓展延伸生物教学课堂,在理论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开展生物实验活动以及生活实践活动。丰富多彩的活动能够让学生深入实践、深入生命,切实感受生命的价值,也能够辅助生物教学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如,教师可在植树节时带领学生走入学校开展植树活动,要求学生定期给自己种的树木和花朵浇水、松土、施肥等。将植物的种植过程以及后续的成长过程详细地记录,在春天植物的生长、秋天植物的凋零中学生能够对植物的生长周期进行深入的认识,且能够切实地在实践活动中感受到生命的珍贵、生命的价值。

四、结语

总而言之,初中生物教师必须把握好生物课堂与生命观念之间的联系性,在开展生物课程教学时应充分把握生命观念的重点,利用新方法、新内容、新形式融合生命观念,从而让学生在生物学习中感受生命之瑰丽,理解生命之伟大。

猜你喜欢

渗透对策生命观念初中生物
刍议爱国主义思想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渗透
数形结合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渗透对策
文学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对策
基于发展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创新实验室建设
对比中美高中生物教材,初探生命观念
在生物学教学中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探讨
基于人文理念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略
浅析表观遗传学在高中生物课程中的教育价值及其实现
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合作能力培养初探
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