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策略探讨

2020-08-02李永琴

家长 2020年7期
关键词:朗读能力培养策略小学语文

李永琴

【关键词】培养策略;朗读能力;小学语文

一、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意义

(一)对于语文学科的意义

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针对学生的朗读能力展开培育,不仅能够使小学生逐步掌握汉语的基础性知识与技巧,从而实现与他人顺畅的语言交流,还能够提升小学生对于汉字的书面理解能力,更好地辅助其他学科的学习。除此之外,汉字和汉语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和结晶,对其进行教学有利于培育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归属感,完成中华文化的传承和發扬。

(二)对于学生自身的意义

朗读能力的培育涵盖了文字发音和语韵掌握等多项内容,准确的发音以及富有感情的语韵是学生朗读能力成熟的标准。培育学生的朗读能力能够使学生形成更为独特的感受,深刻地了解其作为沟通交流方式的魅力,促使学生的沟通能力和表达水平进步,帮助学生感受汉语言的魅力,增强其关于语文知识的学习兴趣。

二、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现状

(一)开展时间局促

在校园内,多数小学院校和教学工作者仍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主导语文课堂开展,在升学压力的影响下,教师对于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重点大都聚焦于阅读理解、作文写作等分值较大的书面表达题型上,从而无法为朗读活动预留过多的课堂时间。在生活中,多数家长也存在着过分重视孩子的补习班课程而忽略朗读练习。

(二)学生参与度低

朗读机会较少、开展时间较短是学生朗读参与度低的主要原因。除此之外,教师对于语文朗读活动的教学意义没有形成相对应的重视,教师总是把朗读机会留给声色较好的同学,导致许多学生缺乏朗读展示机会,促使普通学生的朗读兴趣受到压抑,也是造成学生在朗读活动中参与程度较低的重要因素。

(三)忽略技巧教学

学生在朗读过程中难以掌握正确的方法和技巧,一方面是由于教师在教学课堂上,过分要求学生集中注意完成知识性的记忆,忽略了关于学生朗读感情以及语韵发音的教学;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教师自身的朗读能力未达到教学标准,不具备相对应的教学水平。

三、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提升活动开展时长,保障学生有效参与

校方在语文学科教学开展阶段内,应当有意识地针对朗读能力在语文学科内的教学意义展开宣传和探讨,引导教师在学生培养方案和备课材料的编写过程中提升朗读教学比重,以科学的教学方法为指导在课堂内选取恰当的时机加入朗读环节,开展朗读教学。

(二)增长教师朗读水平,开展朗读技巧教学

教师在朗读教学开展的过程中,应当具备过硬的专业素质,从而发浑正确的示范效应。教师应当通过自身清晰流利的普通话阅读,矫正学生的错误发音,同时在自己的阅读过程中融入情感,引导学生加以感受和模仿。

(三)丰富和创新朗读形式,完善学生的学科能力

在朗读活动实际的教学开展过程中,教师能够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工具,打破传统课堂朗读教学形式的局限,针对朗读教学形式展开丰富和创新,从而有效推动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

(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创设优质的教学条件

小学生由于心智尚未得到完全开发,所以大多以兴趣作为行动的指导依据,因此要想实现小学生良好学习状态的持续保持,教师就应当积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并通过先进教学理念的结合、多样化教学模式的持续创新以及优质教学手段的有效运用,共同推动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水平的进步,最终实现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发展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目的。

四、结语

综上所述,培养小学生的朗读能力既可以提升其文字表达水平,又能够增强其写作素材储备。教师必须通过充分激励和引导树立学生在朗读兴趣培育和能力发展上的自信心,通过正确发音和有效技巧的教学,帮助学生具备准确把握阅读内容、深刻理解阅读内涵的能力,从而保障小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顺利提升,帮助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培育得到推进。

猜你喜欢

朗读能力培养策略小学语文
“读”占鳌头,浓浓的语文味香溢课堂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朗读能力培养
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
标准发音对英语学习的促进作用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