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头孢噻肟与丙种球蛋白联合用药治疗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疗效

2020-08-02梁红梅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0年10期
关键词:丙种球蛋白临床疗效

梁红梅

【摘 要】 目的:探究头孢噻肟与丙种球蛋白联合用药治疗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本院2018年3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54例患有败血症的新生儿患儿,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划分为使用头孢噻肟治疗的对照组,患儿人数27例;使用头孢噻肟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的研究组,患儿人数27例,对比分析两组患儿在治疗有效率方面的效果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儿在治疗有效率方面显著低于研究组患儿(P<0.05);两组患儿在治疗前血清中降钙素水平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中降钙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研究组患儿在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讨论:新生儿败血症的治疗中联合使用头孢噻肟与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能够有效地提升治疗有效率,缓解新生儿的临床症状表现,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关键词】头孢噻肟;丙种球蛋白;新生儿败血症;临床疗效

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表现主要以非特异性症状为主,主要有患儿精神状态不佳、应激反应不佳、哭声虚弱无力、奶欲减退。在发病期间的主要病情变化有体温多变,大部分足月新生儿表现为发热,早产儿、未成熟儿主要表现为体温不升、黄疸过重、消退后复发等,因炎症反应、脏器受累引发肝脾肿大等。临床上针对新生儿败血症,通常采用抗生素药物进行治疗,鉴于致病菌株的耐药性等原因,在治疗效果方面难以达到最优,需要使用药效更加明显,抗菌能力更强的抗生素药物进行治疗[1]。本次研究中,通过对本院收治的新生儿败血症患儿实施分组治疗,探究更有效的药物治疗方式,详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样本抽取时间:2018年3月至2019年4月。

研究样本抽取患者:54例患有新生儿败血症的患儿。

样本基本资料:依据治疗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27例,接受头孢噻肟治疗,男性患儿19例,女性患儿8例,日龄处于1~26d,平均日龄为(13.56±2.32)d,体质量2500~3795g,平均体质量为(3147.59±200.32)g;研究组27例,接受头孢噻肟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男性患儿17例,女性患儿10例,日龄处于1~28d,平均日龄为(14.71±2.24)d,体质量2752~3795g,平均体质量为(3273.51±218.19)g。两组患儿家属对本次研究均知晓,并签署了调研意愿书。组间基本资料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可比。

纳入标准:确诊为新生儿败血症的患儿;日龄小于29d;未接受其他抗生素药物治疗者;

排除标准: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肝、肾、功能不全者;患有自身免疫缺陷性疾病者。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头孢噻肟药物治疗,药物选择为:注射液头孢噻肟钠(厂家:甘肃新兰药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62020831;规格100mg,按C16H17N5O72计),1日2次,1次100mg/(kg·d),1周为1个疗程。

研究组接受头孢噻肟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其中头孢噻肟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方面与对照组相同;丙种球蛋白药物选择为:注射人免疫球蛋白(pH4)(厂家:深圳市卫武光明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S20043007;规格:500mg/瓶),静脉滴注,1日1次,1次400mg/(kg·d),前30min内保持在4~8滴/min,患儿无不良反应后适当增加滴注速度,在2h左右完成滴注。1周为1个疗程[2]。

1.3 评判标准

1)临床效果评价:①显效:完成治疗后患儿各项临床表现症状消失,体温恢复正常,奶欲正常,菌株培养结果为阴性;②有效:完成治疗后患儿各项临床表现症状显著改善,体温少有变化,菌株培养结果为阴性;③无效:治疗后临床症状无改善更有病情加重的趋势。

2)观察并记录患儿临床症状表现变化情况,并进行组间对比。

3)检测患儿治疗前与治疗后血清中降钙素的生理指标水平,并进行组间对比。

1.4 统计学意义

统计学软件:SPSS 18.0,计量资料:以(±s)进行表示,经t检验;计数资料:以%进行表示,经卡方检验;组间差异:P<0.05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总有效率对比

研究组患儿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中降钙素水平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儿血清中降钙素水平对比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儿血清中降钙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详见表2。

2.3 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表现及住院时间对比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表现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3。

3 讨论

新生儿败血症主要病因在于新生儿期由于各类致病菌经由种种途径侵入新生儿血液循环系统,由于致病菌的繁衍与代谢而产生的毒素造成全身性感染症状。新生儿败血症的发病率以及致死率较高,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新生儿败血症的定义也在逐渐扩大[3]。头孢噻肟属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具有抗菌谱广,效果强的优点,在临床中被当做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常用治療药物[4]。注射人免疫球蛋白属于免疫增强剂,是血浆中提取出来的提取物,能够提升患儿体内IgG的水平,具备免疫替代与免疫调节作用,在新生儿败血症的治疗中结合病原菌分泌的毒素以后形成抗体,促进补体被激活,调节自身的免疫能力,从而达到有效治疗的目的[5]。在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患儿在治疗有效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P<0.05),且在临床症状缓解表现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患儿(P<0.05)。

综上所述,临床上采用头孢噻肟与丙种球蛋白联合用药方案能够有效地治疗新生儿败血症,可显著改善患儿临床症状表现,建议在临床上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向科.头孢噻肟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疗效及对PCT、CRP、CD64的影响[J].医药论坛杂志,2019,40(02):48-50.

[2] 贺敏.头孢噻肟联合丙种球蛋白对新生儿败血症疗效观察[J].中南医学科学杂志,2018,46(03):296-298.

[3] 石李芳.头孢噻肟与丙种球蛋白联合治疗新生儿败血症疗效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8,31(08):1202-1204.

[4] 刘玉秀.新生儿败血症应用头孢噻肟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效果观察[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7,17(04):565-567.

[5] 曾丹丹.头孢噻肟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败血症疗效观察及对降钙素原的影响[J].海峡药学,2016,28(12):188-189.

猜你喜欢

丙种球蛋白临床疗效
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川崎病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探讨
丙种球蛋白联合光疗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临床疗效
TCF3基因突变至无丙种球蛋白血症1例病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丙种球蛋白 能当增强抵抗力的保健品吗
丙种球蛋白治疗成人重症心肌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探讨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的临床疗效
131碘治疗甲亢患者的后期随访效果分析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
研究腹腔镜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