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本来”与“外来”

2020-08-02欧阳军喜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20年11期
关键词:创造性转化西方文化传统文化

欧阳军喜

【摘要】五四新文化运动是近代以来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必然结果,是民国初年文化觉悟的必然产物。五四新文化运动所要致力解决的问题,是如何通过吸收西方文化,实现中国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其最终的目的是要重建中国文化,并通过重建中国文化,改造中国社会。五四新文化运动宣传了新价值观、传播了马克思主义、普及了新文学,从而改变了中国文化的基本格局,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关键词】五四新文化运动  传统文化  西方文化  创造性转化

【中图分类号】G12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20.11.009

近代以来中国所面临的问题本质上就是“古今中外”的问题,或者说是“中西新旧”的问题。所谓“古今”问题,就是新与旧,传统与现代的关系问题;所谓“中外”问题,就是中国与外国,中国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问题。任何国家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都要面临如何对待本国历史、如何对待本国传统文化的问题。虽然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是伴随着学习西方的过程而展开,但西方是以既是“老师”又是“侵略者”的形象出现在中国人的面前。因此,中国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还面临着如何对待外国、如何对待外来文化的问题,以及如何处理外来文化与本国文化关系的问题。五四时期所面临的正是这样的问题,而这个问题并不是到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才提出来的。但五四新文化运动在处理“本来”与“外来”的问题上有了一种新的文化自觉,这就是在输入西方文化的基础上,实现中国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文化的觉悟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如果说“新文化”指的是近代的西方文化,那么这种文化早在明清之际即已传入中国。但“新文化”作为一种“运动”蓬勃地开展起来,则是在五四运动前后,故新文化运动也通称为五四新文化运动。学界通常认为,1915年9月《青年杂志》的创刊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开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建立在一种文化觉悟基础之上。1916年2月,陈独秀在一篇文章中写道:“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拙,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年来政象所证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此而不能觉悟,则前之所谓觉悟者,非彻底之觉悟,盖犹在惝恍迷离之境。吾敢断言曰: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1]

陈独秀对中西文明接触以来中国“觉悟”进程的分析大体上符合历史实际。鸦片战争以后,士大夫震惊于外国的坚船利炮,于是便有“师夷长技以制夷”之说,随后又有了洋务运动,这便是陈独秀所说的学术的觉悟。不过这一时期虽然能觉悟到自己的文明有些不足,但仍认定中国的制度学说优于西方,因而,对西方的学习只停留在器物层面。甲午一役,中国败于日本,它表明,单纯学习西方制枪造炮的技术不足以挽救民族危亡。中国要免于灭亡,必须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于是便有了后来的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这便是陈独秀所说的政治的觉悟,觉悟的内容从器物层面深入到制度层面。辛亥革命后,民国建立,议会、政党、国会,一切象征西式民主政制的机构都建立起来了。然而民主共和的形式有了,民主共和的精神却没有建立起来。袁世凯的专制和复辟帝制,彻底打破了人们的幻想,国人在痛苦的反思中终于认识到,中国要想真正建立起民主政治,就必须将国民头脑中的旧思想旧观念扫除干净,这便是陈独秀所讲的伦理的觉悟,觉悟的内容又由制度层面深入到了思想层面。这种觉悟实质上就是一种文化的觉悟,用梁启超的话说,就是从文化上根本感觉不足,“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悟”。[2]陈独秀把这种觉悟称之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根本的觉悟”。

五四新文化运动就是在这种文化觉悟的基础上兴起的。这种文化上的觉悟包括三个方面:其一,政治的根本在于文化。政治与文化是连在一起的。文化是政治制度的灵魂,任何政治制度都有与之相适应的文化体系、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中西政制不同,文化体系、伦理观念也不同。陈独秀说:“伦理思想,影响于政治,各国皆然,吾华尤甚。儒者三纲之说,为吾伦理政治之大原,共贯同条,莫可偏废。三纲之根本义,阶级制度是也。所谓名教,所谓礼教,皆以拥护此别尊卑、明贵贱之制度者也。近世西洋之道德政治,乃以自由、平等、独立之说为大原,与阶级制度极端相反。此东西文明之一大分水岭也。”“吾人果欲于政治上采用共和立宪制,复欲于伦理上保守纲常阶级制,以收新旧调和之效,自家冲撞,此绝对不可能之事。盖共和立宪制,以独立、平等、自由为原则,与纲常阶级制为绝对不可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废其一。倘于政治否认专制,于家族社会仍保守旧有之特权,则法律上权利平等、经济上独立生产之原则,破坏无余,焉有并行之余地?”[3]基于这种觉悟,以批判旧伦理为核心的思想革命兴起了。其二,中国文化是一种旧的落后的文化。陈独秀根据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孔德的“三阶段法则”,断定中国文化仍是一种古代文化,而西方文化则是一种近代文化。孔德认为,文化发展须经三个阶段,即神学阶段,形而上学阶段和实证或科学的阶段。在第一阶段即神学阶段,神是一切理论的基础,一切现象都可以用不可思议的超自然力来解释;在第二阶段即形而上学阶段,人们用抽象的概念,内心的思想来解释一切;在第三阶段即科学阶段,人们以观察为主,汇集事实上所得法则而整理之、排列之,借以说明一切,所用的方法,完全是科学的。[4]陈独秀借用这种文化发展阶段说,认定中国学术思想尚在宗教玄想时代,只是代表文化史之第一、二阶段,是一种古代文化,而西方文化已经进入文化史的第三阶段,是一种近代文化,因此,中国固有的文化是一种落后的文化。[5]基于这种觉悟,以输入新学理为主要特征的新思潮运动兴起了。其三,中国的旧文学是旧思想的温床。陈独秀认为,中国的旧文學,“其形体则陈陈相因,有肉无骨,有形无神,乃装饰品而非实用品;其内容则目光不越帝王权贵,神仙鬼怪,及其个人之穷通利达”。“此种文学,盖与吾阿谀夸张虚伪迂阔之国民性,互为因果。今欲革新政治,是不得不革新盘居于运用此政治者精神界之文学。”[6]基于这种觉悟,以白话文运动为核心的文学革命兴起了。

总之,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有其内在的思想逻辑,它是近代以来中国人学习西方的必然结果。随着对西方文化认识的逐步深入,中国知识分子对中国文化自身存在的问题也认识得更加清楚了。民国初年西式民主政治试验的失败,引发了一种新的文化上的觉悟,这就是,要革新政治,改造社会,必须从政治之外的文化入手,新文化运动于是兴起。可见,五四新文化运动不是对“外来”文化冲击的被动回应,而是建立在对“外来”文化的进步性的认识和对“本来”文化的落后性反思基础上的主动求变。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目的是重建中国文化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兴起之前,社会上已出现过种种由西方传入的“新思想”“新文化”。尽管那时的新派人物对“外来”文化并不完全持敌对态度,对“外来”文化的价值也不乏有积极的评价,但都缺乏一种改造“本来”文化以创造新文化的自觉。五四新文化运动则具备了这样一种自觉:自觉地把创造新文化作为自己的使命,其方式是通过输入新文化而使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从而使其获得长久的生命力。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输入西方文化。在新文化派看来,最能体现西方文化特点的,就是科学和民主。陈独秀形象地把二者称之为“德先生”和“赛先生”。陈独秀认为,只有把德先生和赛先生请到中国来,才能救中国。他说:“本志同人本来无罪,只因为拥护那德莫克拉西(Democracy)和赛因斯(Science)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的大罪。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7]正是这种一往无前的气概,为新文化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五四新文化运动一方面推崇西方的文化,另一方面批判中国的旧文化。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新文化派对中国的旧文化,特别是对“孔学”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但五四新文化运动并不是一次反传统、反儒学运动。新文化派所批判的,实际上是礼教而不是儒学。儒学与礼教有联系又有区别,礼教以儒学三纲说为基础,强调忠孝,其特点是人身依附。从文化理论来看,任何文化现象都可以分为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三个层次。儒家在中国的影响实包括三个层次而无遗。但其影响最深最远的,实在法律制度公私生活方面。[8]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反孔”言论,重点放在破坏礼法、破坏旧伦理、破坏旧习俗,批判的层次始终停留在物质层面和制度层面,对儒家的理论层面,如仁、义、心、性等问题则几乎没有涉及。这种情况表明,五四新文化运动所反对的是礼教,不是儒学。事实上,新文化派即使在他们态度最为激烈的时候,也总是反复申明自己并不是真的反对孔子或儒学。他们所攻击的是儒学的专断和腐败,而非儒学所代表的基本价值。他们所要打倒的也并不是儒学,而是对儒学的教条主义和狂热迷信。所以陈独秀说,“我们反对孔教,并不是反对孔子个人,也不是说他在古代社会无价值。不过因他不能支配现代人心,适合现代潮流,还有一班人硬要拿他出来压迫现代人心,抵抗现代潮流,成了我们社会进化的最大障碍”。[9]李大钊也说,“余之掊击孔子,非掊击孔子之本身,乃掊击孔子为历代君主所雕塑之偶像的权威也;非掊击孔子,乃掊击专制政治之灵魂也”。[10]

五四新文化运动对礼教的批判及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与其对中国文化的现代化追求相互呼应。五四新文化运动所要致力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通过吸收西方文化,实現中国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就是胡适在《先秦名学史》中提出的那个问题。胡适写道:“这个较大的问题是:我们中国人如何能在这个骤看起来同我们的固有文化大不相同的新世界里感到泰然自若?一个具有光荣历史以及自己创造了灿烂文化的民族,在一个新的文化中决不会感到自在的。如果那新文化被看作是从外国输入的,并且因民族生存的外在需要而被强加于它的,那么这种不自在是完全自然的,也是合理的。如果对新文化的接受不是有组织的吸收的形式,而是采取突然替换的形式,因而引起旧文化的消亡,这确实是全人类的一个重大损失。因此真正的问题可以这样说:我们应怎样才能以最有效的方式吸收现代文化,使它能同我们的固有文化相一致、协调和继续发展?”[11]

胡适显然不主张用现代文化来“替换”固有文化,他强调的是通过吸收现代文化,使现代文化与固有文化“相一致、协调和继续发展”。这与陈独秀的主张基本一致。陈独秀指出,“新文化运动,是觉得旧的文化还有不足的地方,更加上新的科学、宗教、道德、文学、美术、音乐等运动”。[12]胡适则把新文化运动的意义表述为“研究问题、输入学理、整理国故、再造文明”,这代表了五四新文化运动融汇中西的基本路向。在胡适看来,“研究问题、输入学理、整理国故”都只是一种手段,“再造文明”才是新思潮的目的。[13]可见,新文化运动的目的,就是要重建中国文化。重建后的中国文化,表面上带着“外来”的色彩,而其实质则是“本来”文化的新生。正如胡适所说:“缓慢地、平静地,然而明白无误地,中国的文艺复兴正在变成一种现实。这一复兴的结晶看起来似乎使人觉得带着西方的色彩,但剥开它的表层,你就可以看出,构成这个结晶的材料在本质上正是那个饱经风雨侵蚀而可以看得明白的中国根底——正是那个因为接触新世界的科学、民主、文明而复活起来的人文主义与理智主义的中国。”[14]

五四新文化运动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1919年底,陈独秀代表《新青年》全体同仁向社会宣告:“我们相信世界各国政治上道德上经济上因袭的旧观念中,有许多阻碍进化而且不合情理的部分。我们想求社会进化,不得不打破‘天经地义‘自古如斯的成见,决计一面抛弃此等旧观念,一面综合前代贤哲当代贤哲和我们自己所想的,创造政治上道德上经济上的新观念,树立新时代的精神,适应新社会的环境。”[15]显然,陈独秀赋予了《新青年》双重使命:一个是“破坏”,即打破旧的成见与观念;一个是“建设”,即创造适应新时代新社会的新观念。这也正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全部使命。正是在“破”与“立”的过程中,五四新文化运动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第一,五四新文化运动批判了旧的伦理观念,传播了先进的价值观,推动了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的创造性转化。近代以来,伴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展开,传统的价值观念逐渐解体,现代价值观念开始构建。一方面,五四新文化运动通过“重新估定一切价值”否定一些不适应新时代的旧价值观;另一方面,通过对新价值观的积极宣传与实践,从而给中国文化的价值体系注入了新的因素。五四新文化运动对爱国的强调,对进步的追求,对民主的提倡,对科学的向往,无不体现出一种新的价值观念和价值追求。这种新的价值观被广泛认同并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遗产而流传下来。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五四精神体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近代以来追求的先进价值观。爱国、进步、民主、科学,都是我们今天依然应该坚守和践行的核心价值。”[16]

第二,五四新文化运动传播了马克思主义,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在五四爱国运动爆发之前,新文化运动的主流是宣传西方资产阶级文化。然而,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打碎了中国人对西方的幻想。正如李大钊说,“这回欧战完了,我们可曾作梦,说什么人道、平和得了胜利,以后的世界或者不是强盗世界了,或者有点人的世界的采色了。谁知道这些名辞,都只是强盗政府的假招牌。我们且看巴黎会议所议决的事,哪一件有一丝一毫人道、正义、平和、光明的影子!哪一件不是拿着弱小民族的自由、权利,作几大强盗国家的牺牲”![17]随着对西方幻想的破灭,对西方资产阶级文化的幻想也破灭了。“中国数百万的学生,活动的知识分子无出路了。另一方面又看见俄国十月革命,一面推翻了俄皇专制,一面推翻了帝国主义干涉,建设了工人国家,以前认为是洪水猛兽的,现在转而倾向了。故知识阶级中起了一个分化,已有一部分倾向俄国,倾向社会主义了。”[18]随着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中国文化的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有相通之处,并通过中国文化来理解马克思主义。[19]马克思主义在影响中国现代文化发展方向的同时,也开启了其自身的中国化进程。

第三,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展文学革命,提倡白话文,开启了由旧文学向新文学的转变。胡适曾经说过:“我们所提倡的文学革命,只是要替中国创造一种国语的文学。”[20]文学革命的具体主张,从破坏一方面讲,是打倒旧文学;从建设一方面讲,是创造“活的文学”与“人的文学”。胡适指出,“我们的中心理论只有两个:一个是我们要建立一种‘活的文学,一个是我们要建立一种‘人的文学。前一个理论是文字工具的革新,后一种是文学内容的革新。中国新文学运动的一切理论都可以包括在这两个中心思想的里面”。[21]从文字工具来看,五四运动之后白话文迅速传播开来,1920年,教育部还颁布一个部令,要求国民学校一二年级的国文从该年秋季开始,一律改用国语。到1922年,胡适就宣布,“文学革命已过了讨论的时期,反对党已破产了。从此以后,完全是新文学的创造时期”。[22]尽管之后反对新文学的声音还出现过,但都未能动摇新文学的地位。

新价值观的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新文学的推广与普及,彻底改变了中国文化的基本格局,推动着中国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需要指出的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只是开启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进程,并没有终结这一历史进程。五四新文化运动试图通过输入西方文化,实现中国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但在输入“外来”文化和批判“本来”文化的同时,也存在形式主义的倾向。尽管如此,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方向应该被肯定。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告诉我们:任何一种文化,如果不与“外来”文化交流,封闭自守,其生命力终将枯竭。同样,任何一种“外来”文化,如果不与本民族的特点相结合,也难于立足,终将归于消歇,这是中外文化交流史早已昭示了的,任何人也不能违背它。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不忘“本来”,吸收“外来”,才有“未来”。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中国共产党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中期成果,项目编号:17JJD710002)

注释

[1][3]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独秀文存》,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41、41页。

[2]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論》,《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第45页。

[4]朱谦之:《文化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第45~46页。

[5]陈独秀:《答汤尔和学术思想》,任建树主编:《陈独秀著作选编》第一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413页。

[6]陈独秀:《文学革命论》,《独秀文存》,北京:外文出版社,2013年,第98页。

[7]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独秀文存》,北京:外文出版社,2013年,第242~243页。

[8]陈寅恪:《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审查报告》,《陈寅恪史学论文选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511页。

[9]陈独秀:《孔教研究》,《独秀文存》,北京:外文出版社,2013年,第415页。

[10]李大钊:《自然的伦理观与孔子》,《李大钊文集》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264页。

[11]《胡适学术文集·中国哲学史》,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第772页。

[12]陈独秀:《新文化运动是什么》,《新青年》,1920年4月1日第7卷第5号。

[13]胡适:《新思潮的意义》,《胡适文存》一集,合肥:黄山书社,1996年,第533页。

[14]胡适著:《中国的文艺复兴》,邹小站等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3~4页。

[15]陈独秀:《〈新青年〉宣言》,《独秀文存》,北京:外文出版社,2013年,第244页。

[16]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5月5日第2版。

[17]李大钊:《秘密外交与强盗世界》,《李大钊文集》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页。

[18]蔡和森:《中国共产党史的发展(提纲)——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及其使命》,中央档案馆编:《中共党史报告选》,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年,第17页。

[19]1926年,郭沫若发表《马克思进文庙》一文。文中郭沫若借孔子之口表示,共产主义的理想社会和儒家的大同世界“不谋而合”孔子的思想乃至中国的传统思想,和马克思的思想根本“一样”。郭沫若:《马克思进文庙》,《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十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第161~168页。

[20]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胡适文存》一集,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42页。

[21]姜义华主编:《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第244页

[22]胡适:《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胡适文存》二集,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239页。

责 编/肖晗题

猜你喜欢

创造性转化西方文化传统文化
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思路
社会主义价值观与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刍论
融入西方文化元素,助力初中英语教学
希腊神话对英美文学的影响研究
巧用西方文化导入,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质量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接续与超越中国新闻法制传统的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