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统计工作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2020-08-02蔺晓波
蔺晓波
摘 要:本文探索统计分析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应用价值,介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统计分析业务开展的情况,总结行政事业单位常用财务数据统计分析的方法,为优化统计分析提出针对性改进措施。
关键词:统计分析;财务管理;行政事业单位;优化措施
一、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统计分析的价值
1.提高管理水平
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统计分析工作,可以全面反映行政事业单位各项工作的情况,总结以往行政事业单位事项工作存在的问题,并且围绕优化财务管理提出针对性的措施。统计分析的价值于总结行政事业单位财务运转的情况,还原行政事业单位资金管理与风险控制的关系,实现对行政事业单位各项工作的全面预测与评估。加强统计分析不仅符合上级部门对行政事业单位业务监管要求,而且有助于保证未来各项工作更好、更快发展。在信息化时代,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统计有助于优化财务管理范围,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创新财务管理工作的方法,可以更加精准地通过数据分析达到控制财务管理工作的具体范围、提高财务管理人员业务处置精准性的效果。
2.强化财务预测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核心任务是预算编制,保证预算编制的精准性才能提高下一年度工作的整体有序性。现代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编制不仅要有集思广益的意识,还要注重运用数据信息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加大财务数据信息的统计分析水平,在大数据理念下通过财务数据的对比反映各项工作的变化情况。这样不仅有助于行政事业单位进一步判断业务工作的开展开展情况,反映社会资源的市场价格的变动情况,还有助于对传统的行政事业单位运营情况进行总结,从而为财务预测提供详信息支持。财务数据分析可以服务于行政事业单位的未来规划,为财务决策提供更有力的依据,保证预算编制更有说服力,预测行政事业单位未来一年的情况,并且做好相关的规划工作。加强预算编制离不开数据分析、数据校对,对比、检索可以满足财务预算细化,针对性地解决以往预算不充分问题,为进一步提高预算的科学性提供充分保障。
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统计分析的问题
1.协调性低
由于财务管理与统计分析交叉性小,统计工作的针对性不强,统计工作的效率相对较低,有些统计工作过分依赖会计的核算,其他部门的统计数据对会计部门的数据运用缺乏必要的辅助作用。还有的会计核算工作的严谨性、精准性不足。行政事业单位统计分析没能更好地实现办公系统中各种数据的有效存储、检索,因此不利于发挥统计信息的实用价值,不能深度开展财务预算和财务风险控制方面的作用。
2.重视度低
重视会计信息的统计工作才能更好地服务于财务管理。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对财务数据的统计工作重视性较低,没能建立综合性的财务数据统计管理体系,会计信息不公开,行政事业单位涉及的上下游单位的财务信息未能及时共享,这不利于丰富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数据信息。还有的行政事业单位不重视依靠第三方机构进行财务相关数据信息的统计,信息采集部门作用发挥不明显,重要的财务信息被忽略。还有的行政事业单位还不具备向社会公布财务数据信息的意识,没能根据国家的法规要求进行财务数据公开,不能采用信息化财务数据信息的统计方法,致使现代化的计算手段未能发挥作用,严重影响了信息使用的价值判断和信息供给有效性。
3.协调性低
目前行政事业单位普遍缺乏专业的数据统计工作人员,数据统计工作往往由档案管理部门人员兼职进行,统计人员的财务素养问题影响了财务数据统计汇总的有效性。行政事业单位的统计工作有时还不能达到财务数据分析处理的现实需要。一些与财务管理相关的人事信息、业务项目信息、国家政策信息未能有效纳入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数据分析体系。当前财务管理人员与业务部门的财务数据报送人员的联系不紧密,这影响了财务管理工作的协调性,不利于更好地发挥财务统计软件的实用价值。由于会计部门与统计部门的协调性不足,行政事业单位不重视财务数据统计分析人员的培养,业务部门人员不具备更精深的财务数据信息统计能力,影响了数据应用的有效性。
三、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统计分析的方法
1.比率分析法
比率分析法是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常用数据分析方法,该方法主要借助相关比率、效率比率和构成比率进行财务数据分析,这种分析方法从行政事业单位的现实状态出发,然后通过各种财务数据指标的分析了解行政事业单位的具体运行情况。比例分析法更注重相关联数据之间的关联性分析,从而更准确地找出行政事业单位发展中的问题。
2.比较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对各种数据信息进行纵横向的对比,一方面对比同类行政事业单位同一时期的数据,找出行政事业单位之间的差距不足。另一方面对比行政事业单位以往和当下的数据,在以年度为单位的数据比较中判断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速度。比较分析法主要在同性质的数据中进行比较,强调找出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差异,从而达到优化行政事业单位发展方案的目标。
3.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的主要对象是影响单位发展的各种因素,因素分析法以数据的方式对各种因素的关系公式进行界定,从而找出影响行政事业单位发展的各种关联性。因素分析法的关键在于找出影响行政事业单位发展有效性的主客观因素,对影响行政事业单位发展情况的各种因素进行综合把控,明确行政事业单位发展的重点,并且针对性地制定有效控制战略和计划,防止出现其他风险和问题,应当尽量减少各种潜在因素对行政事业单位发展造成的损失。
四、行政事业单位加强财务管理统计分析的措施
1.分析基本运营情况
首先,制定行政事业单位的年度发展计划,根据年度工作任务编制具体的财务预算。其次,修订行政事业单位的各项管理制度,通过有效的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运转中的风险因素进行控制。再次,基于各项运转制度进行统计分析工作,根据制度对统计分析提出指導要求,并且判断统计分析数据是否合理,从而为统计分析工作人员提供可靠的指导。最后,财务管理人员应当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流进行控制,把握资金的走向,落实预算管理要求,针对行政事业单位各项工作活动的财务数据进行处理,把科学化的统计方法融入数据分析当中,发挥数据统计在行政事业单位决策方面的作用。
2.探索日常运营规律
首先,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具有规划、总结、反思的职能,通过统计分析判断行政事业单位的运转情况,并且帮助行政事业单位探讨一套更加先进的管理模式。其次,探索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规律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需要相关工作人员不斷钻研行政事业单位现实情况,开展针对性数据分析,运用数据对比统计的方法找出行政事业单位的差距不足,从而制定针对性的行政事业单位发展对策。最后,应当进一步加强数据的总结力度,根据数据修正行政事业单位发展方向,借助大数据技术对行政事业单位进行横纵向对比,达到提高数据控制质量目标。
3.强化财务管理水平
首先,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负债情况、资金流向、阶段性业务进展情况进行分析,引进专业的财务管理软件,加强财务数据库的建设工作,实现财务数据的广泛供给,满足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数据的统计需要。其次,合理控制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与债务情况,确保行政事业单位的负债处在可控的范围内。通过灵活的财务数据的分析机制,提高资金运转的灵活性和有效性。最后,及时反应市场的变化情况,形成数据信息的共享机制,加大数据预判能力,建立智能化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从而进一步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支付控制能力,根据新情况创新财务支付方法,提前根据业务工作的需要做好财务准备。以主动性的姿态投入市场活动,全面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公共资源配置水平。
4.强化预算考核工作
第一,预算考核需要保证全面性,把预算任务落实到各个部门和具体的个人身上,全面提高预算管理人员的经济责任意识。第二,对预算编制不科学的人员采取一定的惩罚性措施,提高全员的预算管理的重视程度。第三,根据数据统计的实际情况制定绩效考核标准,在具体业务工作中比较预算数与实际发生数的情况,认真分析预算差异的主要原因,从而改进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执行方法。第四,综合考虑预算的差异效益与优化方案的具体办法,编制科学的预算管理方案,从而在强有力的数据分析下提高预算控制有效性。
五、结语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关键在于强化预算机制,单位管理者必须认识到财务预算工作中的问题,主动收集与行政事业单位相关的统计数据信息,积极提高财务预算质量,保证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科学性。统计工作需要指向预算,全面收集预算管理的相关数据信息,形成科学化的财务管理工作体系,满足财务管理工作的现实需要。
参考文献
1.邓蕾.华民药业财务预算执行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山东大学,2015.
2.杨景轩.高校财务预算与数据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东北大学,2015.
3.陶岩.高校财务预算执行与决算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6.(责任编辑:王文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