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怎么看PISA成绩中国重返世界第一

2020-08-01袁振国

时代人物(新教育家) 2020年1期
关键词:测试能力发展

文_袁振国

袁振国: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浙江东钱湖教育研究院院长

2009年、2012年上海PISA成绩曾连续两年排名第一,但2015年由北京、上海、江苏、广东四省市参加的PISA测试成绩排到第十。

时隔三年重新问鼎,消息一出,瞬间刷屏,各种评论纷至沓来。对此,我想用“三个整体”“三个不代表”来评价这一成果。

1.中国基础教育水平整体领先世界

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四省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在中国均处于领先水平,并不能代表全国水平,但这四个地方的人口加起来接近两亿人,比起世界230个国家和地区来,除了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巴基斯坦、尼日利亚6个国家,人口总量超过其他所有国家。

按照PISA测试的抽样规定,城乡、普职,公办、民办学校,都要按学生人数等比例抽样,要真实地反映所有学校、所有学生的情况。这样大范围、全体性的学生的成绩优异,足以说明,中国基础教育整体上在全世界处于领先水平。

2.中国教育公平整体领先世界

自本世纪初,中国政府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教育发展的重大战略,特别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促进教育公平的关键抓手以来,通过教育资源向农村、贫困地区和薄弱学校倾斜,建立教育联盟,教师流动,以县为单位进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查、验收等措施,在90%的地区实现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教育的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校际差距大大缩小,中国教育公平走在世界前列。这次PISA报告特别提到,即使是代表中国大陆参与测试的这四个省市中10%最弱势的学生,其阅读能力都超过了OECD国家/地区的平均学生水平,为中国义务教育的公平发展提供了最好的佐证。

3.中国教育体系完善程度整体领先世界

持续地、大规模地保持世界第一的成绩,绝不是某一个或某几个因素能实现的。

PISA报告显示,“表现最好的教育制度,教师的质量是第一位的”。经合组织(OECD)的另一个项目“教师教学国际调查”(TALIS)证明,中国教师质量在全世界也是最好的。2018年有48个国家参加调查,上海的初中教师水平同样位居第一。

教师水平优良,取决于诸多因素。

首先,要有吸引优秀人才进入教师队伍的较高待遇。

第二,要有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鼓励教师爱岗敬业。

第三,要有科学的教育管理,能保障教师较好地发挥聪明才智,不断提高专业水平。

窥一斑而知全豹,中国教育体系在整体上的完善程度,保证了中国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

成绩令人欣喜,值得自豪,但我们对中国教育的缺陷和不足也要保持清醒的认识,有些短板还很明显。

1.PISA成绩不代表全部教育成绩

PISA成绩反映的主要是学业成绩、认知能力,而一个人的成功和幸福不仅取决于他的学业成绩、认知能力,还取决于他的非认知能力,取决于社会和情感能力——比如社会责任表现、情绪控制能力、协作能力、交往能力、思想性格的开放包容性等等。

当一个人走上工作岗位后,后者的作用将越来越超过知识和认知能力的作用。而中国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高分低能现象则暴露出中国教育在社会和情感能力培养上的不足。

2.PISA成绩不代表投入产出成绩

同样的,成绩投入的时间越少效率越高,时间投入相同,成绩越好则效能越高。

中国学生的学科能力优异令人自豪,但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最大的代价就是学习时间太长,课业负担过重。中国学生花在学业上的时间是其他国家平均时间的两倍。

时间和精力是一个常数,当学生把很多甚至所有时间都花在学业学习上的时候,就不再有时间学习书本之外的知识,没有时间发展社会和情感能力,甚至没有时间锻炼身体、游戏娱乐。这样的代价是我们不能承受之重。

3. PISA成绩不代表学生满意程度

成绩好不一定快乐,不一定有兴趣。

PISA报告显示,中国学生的教育满意度在79个参加测试的国家和地区中排名倒数第七,与学科测试成绩完全不成比例。

我们知道,快乐和兴趣是学习的内在动力,也是健康人格的基础。“中学狠学、大学狠玩”的不正常现象正是对无兴趣学习的报复,是学生学习长期处于被动和压抑的扭曲性反映。实现学生学习和生活的自由、主动、创造性发展,任重道远。(本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湖畔问教”)E

猜你喜欢

测试能力发展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幽默大测试
“摄问”测试
“摄问”测试
“摄问”测试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