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教师培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020-07-31马一先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教师培训问题与对策

摘 要:中小学教师培训对提高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但是当前中小学教师培训在培训机构设置、培训评价效果的标准以及学分管理制度等方面还存在问题。针对问题,提出对策。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 教师培训 问题与对策

中小学教师培训对提高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但是当前中小学教师培训在培训机构设置、培训评价效果的标准以及学分管理制度等方面还存在问题。

一、中小学教师培训现状与问题

1.教师进修学校的机构设置定位不清晰

三级联动的培训管理体系,形成了分工明确、上下贯通的运行方式,既有宏观又有微观管理,层次、结构分明,责任明确,运行比较合理、有力。但是县级业务部门——教师进(研)修学校的机构设置定位不清晰,各个县区师校行政设置层次不统一,某县区教师培训学校校长指出:“教师培训学校在机构设置上定位比较混乱,有的设为正处级,有的设为副处级,还有的定为正科级。”不清晰的定位导致了师校地位的不明确,职权大小和人员身份也各不相同。级别较高的进修学校自然在经费拨付和地位职权上有优势,更有利于工作的展开;级别较低的单位可能受到冷落,甚至被相关部门所“遗忘”,工作的实行可能有阻力,对于培训的效果很难有保证,也不利于单位人员工作积极性的调动。各个进修学校之间由于级别的不统一而相互有攀比心理,有受到不公对待之感,级别低的学校可能出现工作懈怠现象,从而导致该教师学校培训工作的质量。

2.对培训的效果的评价标准较为模糊

中小学教师、校长培训作为教育行政部门进行教育督导的内容之一,虽然会对培训工作进行一定的总结,但是评估的效度、信度、方法等方面都存在一定问题。为确保培训的实效性,很多地区开展委托“第三方”独立开展评价。但“第三方”力量明显不足,目前往往是培训者自己评价自己,评价主体以培训者为主,外部参与不够;在培训目标的科学性、培训过程的合理性、培训效果的实效性、培訓效益的分析等方面都缺乏系统的评估。对培训活动的评价多停留在结果评价阶段,过程性评价不足

3.学分管理制度落实有差别

目前,各县(区)对与学分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较不一致,部分区能将培训情况与专业技术职称晋升、年终绩效考核和评优评先挂钩。问卷调查中关于学校激励教师参加培训措施一项中。选择“作为专业技术职称晋升的依据”“作为年终绩效考核的指标”“作为评优评先的依据”三项占绝大部分。但大多数边区县还未能完全按照政策规定将受培训教师、校长的得分情况作为职称晋升的主要考察项。问卷调查中关于选择“作为提干的依据”的选项仅占7.18%,这使得培训对教师、校长没有实质性的约束力。对教师积极性的吸引力不高。部分县区提出要建立校长激励基金制度,但目前此制度建设尚不完善,基金设立的情况也由于各区财政支持的高低与否而有区别,大多数的县区没有能力设立激励基金制度。

4.教育培训经费专项制度落实不到位

虽然各县市教育培训经费的投入总量较大,但由于教师群体基数较大,人均到每个人身上的费用则变得很少,只有部分教师能享受到应有的培训项目。部分县区教育经费的拨付标准比较模糊,文件当中的规定不能有效落实,如某县区教师培训学校培训资金有一半被县区教育局截留用于其他方面。大多数县区表示经费缺乏是限制培训工作开展的最重要原因。实际落实到基层的经费各不相同,有能力争取地得到的多,没能力争取地得到的少。关于“您所在学校教师培训的专项基金是否充足”这一调查中大多数的人选择不清楚,表明各学校教师培训专项基金的设立对于教师来说还未公开,教师不能了解具体的实际应用情况。我们根据城区、县城、乡镇和村四个不同范围的学校分析关于学校设立培训专项基金的汇总发现,城区学校在设立专项基金方面的状况要优于较不发达地区,而县和乡级的学校能设立专项基金的可谓凤毛麟角。村一级的学校实际能设立培训专项基金的还是少之又少。总体上看各个学校设立培训专项基金的状况还是不太普遍。

在学校每年用于教师(平均每人)培训的经费调查结果表明,人均培训经费仅为100-200元,最多200-300元。经济状况较好的区县能保证教师参加培训由县区全部承担相关费用,经济状况较差的县区由县里和学校共同承担费用,但是学校本身资金也较为紧缺,使得学校对外派教师参加培训有顾虑和负担。个别学校不能全部报销教师外出的各项费用,教师自己需要填补一部分费用,这给教师参加培训增加了经济上的负担。

二、中小学教师培训改进对策

1.加强组织领导,规范培训管理,明确教师进修学校的机构

定位

进一步完善三级培训管理体系,建立教育行政部门和培训机构职责明确、互相支持、密切配合、各司其职的培训网络。正如在调查中“您认为当前教师培训管理”严格与否选项中选择严格和一般的大约各占一半,选择一般的略占多数,这说明培训管理工作取得的效果还不错,但还需进一步加强。在“您认为当前教师培训的主要问题”调查中选择“培训管理太松散”的也有18.46%,说明管理工作存在一定问题,有待提高。相关领导应该进一步加强对于教师培训工作的重视程度。 在“您认为当前教师培训可以提高的方面”选择“提高师资水平”“强化激励措施”“增加培训经费物质投入”“加强培训过程中的管理”的各占56.39%、29.67%、43.61%、9.91%,说明在师资建设、激励措施、经费物资投入等各个管理机制方面都需要进一步提高和完善。在“您认为教育行政部门在教师培训中的作用”调查中选择“拟定教师培训规划”“制定教师培训政策”“提供教师培训经费”“评价监督培训效果”“邀请培训专家”的分别占46.07%、45.39%、58.30%、20.03%、32.19%,可见教育行政部门在培训工作中所承担的责任是多方面的。

2.加强培训的过程管理和质量管理

政府加强“第三方”评价力量的构建力度,从政策上保证其运行的正规性。它应该是一个独立而公正的中介评估机构,它的评估对象是一切评估体系中的与培训工作有关的组织、机构和个人。评估的内容包括培训计划的合理性、培训者的资格、培训内容的有效性、培训方法的正确性和已完成培训的学员的成长情况等。评估主体应该是培训专家,也要吸纳校长、教师等受培训者的意见。从培训需要出发,以培训设施、培训经费、培训组织、师资力量、培训能力等方面为主要指标,对各级培训机构进行资格认证。以形成系统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跟踪评估机制,突出培训实效性。建立跟踪式的评估机制。通过经常性的跟踪调查,检验教师、校长学以致用的情况。可采用自我汇报、理论测试、案例分析或临场处理问题等多种形式的全面考核,以保证培训工作落到实处。对于教师上交的培训心得报告,要予以反馈,解决教师的疑问,指出反馈报告中理解的偏差,使评估形成完善的环节。

3.培训与晋升、绩效考核和评奖评优相挂钩,完善激励机制

加强培训与选任的联系,建立校长培训、任用一体化的人事管理制度与机制,实现管、训、用一体化,激励校长积极参训。档案记录教师、校长所参加培训的类别、考核成绩、论文获奖等情况,以此作为日后评优、晋升的依据。在参训教师、校长的考勤、考核和评价方面,如果参训校长无故缺席培训,应取消其个人和学校评选先进资格。培训结束后要重视参训教师、校长的反馈意见并对其进行跟踪考核。如果考核不合格,应该对其进行重新考核的通报,再不合格则取消其评优晋升的资格。对于培训中考核成绩优秀的教师、校长予以一定的物质奖励,与其将年度绩效工资相挂钩。加强教育督导评估,区教育局及党委要把中小学教师、校长的参训情况及参训成绩作为考评教师和评价学校的重要依据。进一步拓展外部培训资源,继续与国内各级各类高校联合,探索与民办教育机构、学术团体及企业的联合,多方位打造满足教师专业成长需求的教育基地资源。

4.完善教育培训经费专项制度,进一步扩大经费投入

教育经费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逐年增加,使得培训能惠及更多教师,所有教师能接受到培训提升的实际益处。要在坚持财政拨款为主的基础上、多渠道筹措,进一步扩大经费来源。利用社会资源、企业赞助等多种方式,吸纳更多的资金。做到专款专用,不断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益,把钱花在点子上,少做无用功,杜绝流于形式的培训。培训专项资金的设立要进一步完善,各区县应该出台相关文件根据实际情况设立各区标准,并严格执行,确保培训资金的到位。对于截流培训经费的状况要坚决予以抵制,出台挪用经费的惩治措施。对于培训机构的经费保障方面要出台政策,明确经费数目、到款方式,保证其培训工作的进一步展开。鼓励各个学校设立教师培训专项基金,落实培训基金的有效使用,确保惠及更大范围的教师受益。

作者简介

马一先(1994.08.19—),女,辽宁沈阳人,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所2018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政策,教育管理。

猜你喜欢

中小学教师教师培训问题与对策
如何提高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教育行动研究可促进中小学教师科研发展
浅析混合学习模式下的教师培训网络课程设计策略
信息化条件下供电公司电力营销管理策略探究
城镇化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培训探析
电子白板在中小学教师培训中的应用探讨
浙江省中小企业民间借贷问题探讨
MOOC时代创新区域教师培训课程建设研究
“生存关注”阶段中学教师自我专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