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院校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2020-07-31闭祖勤韦守造
闭祖勤 韦守造
摘 要:技工院校是为社会提供技能型人才的主要阵地,为社会上众多企业源源不断地输送专业人才,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是技工院校的重点专业(新兴专业)之一,面向机械、模具、轻工、汽车、家电、航空等多个制造行业,是推动生产活动发展的主要专业。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革新,技工院校与时俱进,重视培养更多领域有针对性的专业人才,在满足学生身心发展需要的前提下,逐步完善课程体系,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不断提高。本文分析了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深入探讨了课程体系建设的原则以及具体内容,阐述了能够保障课程有效开展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技工院校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 专业课程体系 研究
智能制造是一种新的制造理念,所指的是将智能装备与通信技术进行有机连接,促进生产活动的智能化发展,大幅度提高生产活动的效率。智能制造可以通过多项感知技术收集在生产活动中出现的数据,利用信息技术将这些数据上传至工业服务器,使用工业活动以及企业资源管理软件对这些数据进行高效处理。在数据处理之后,可以为生产企业提供最优化的生产方案或者定制化生产,最终实现智能化生产。面对智能制造的发展趋势,技工院校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更应该认识到社会发展趋势,着重完善课程体系建设,培养出更加优秀的高质量人才。
一、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1.课程体系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有偏差
计算机辅助設计与制造专业所面对的是各种制造业,从事计算机绘画、CAD三维造型设计、逆向工程、数控加工编程、零件数控加工、产品结构设计与开发、数据测量及处理、产品质量检测、快速成型及真空注型等相关工作[1]。但是在实际的培养过程中,很多技工院校的课程设置并没有结合具体的岗位需求,使得课程体系出现教学目的较为模糊的状况。目前技工院校所培养出的人才都属于所谓的“万金油”,虽然可以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但是却并没有针对性和专业性。
2.课程比例不协调
课程比例是保证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能够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平衡,促使学生综合水平的提升。在当前技工院校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所设置的课程比例呈现出不协调的状况,使学生的能力发展出现不平衡的状况。很多技工院校设置了如产品工业设计等课程,使重点课程的设置出现了欠缺的问题,没有明确不同课程之间的边界[2]。
3.课程保证体系不完整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是一项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因此极其依赖于实践教学,但是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需要相关的课程保障体系,才能提高实践教学效果。技工院校虽然重视对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的培养,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对课程保证体系的建设,使课程保证体系呈现出不完整的问题。课程保证体系出现问题,会给技工院校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的教学带来不利的影响,也不利于高质量人才的培养。
4.人才培养没有明显特色
特色人才的培养对智能制造的发展有积极作用,只有拥有独特创造力和思想意识的人才,才能提出更加有特色的制造方案和生产设计[3]。在我国综合型院校的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的今天,技工院校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过于重视综合性的现象,导致教学的专业性和针对性有所下降,使得最终的人才培养体系出现了没有特色的状况。
二、课程体系建设
1.建设原则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原则需要将中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作为标准。相关部门的文件表示中职院校的学生需要具备可以胜任专业工作的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以及胜任工作的身体素质等。因此,技工院校在建设课程体系的过程中,必须要按照相关要求对课程进行完善。为了保证智能制造的快速发展,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也应当满足智能制造的要求,保证培养出具有智能制造理念的人才[4]。
2.课程体系建设
(1)课程体系结构和内容
根据当前我国对智能制造的重视程度,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在设计课程体系的过程中,也需要将智能制造理念课程建设过程中。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需要将将自动化柔性生产,逆向工程,多轴及先进加工等方面知识技能,融入计算机辅助融入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体系中。通过多种课程内容的融入,课程体系也会逐渐趋于完善,进而改变当前技工院校教学专业出现的课程体系陈旧以及人才培养缺乏特色的局限性,对专业人才的培养有积极
作用[5]。
(2)专业人才需求调研
智能制造需要专业人才的支持,因此为了保证专业人才的能力能够有重要提升,在建设课程体系之前,技工院校需要进行专业人才需求的调研。技工院校需要根据国家中长期经济发展规划,结合我区经济发展特点,深入人才市场和相关用人单位,了解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开设的合理性、必要性和可行性。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所培养的应用人才在未来的生产活动中有着较为广泛的就业前景,人才需求调研也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因素[6]。
(3)人才培养目标
为了设置正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必须要不断深入走访企业,了解企业相关人才需求、人才定位,结合本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制定人才培养目标。企业是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的重要就业方向,只有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才能给提高技工院校的就业能力和社会竞争力。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的教师应当和企业进行紧密的联系,实施校企合作的模式,深入企业进行调查,分析企业的人才需求结构。
(4)课程体系建设内容
课程体系的建设需要将就业岗位的实际需求作为建设内容,保证课程体系的有效性。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需要先对当前制造市场进行充分的调研,为毕业生确定在毕业之后的就业方向,为学生确定合适的就业趋势。在调研之后对不同岗位所需的专业能力进行分解,并结合当前地方经济的实际发展需求,合理的改变课程体系情况,培养高质量的技术人才。在建设课程体系的过程中,也应当不断地调整或增设包含先进技术的课程,如机器人技术课程和多轴高速加工课程,他们是保证智能制造的重要因素,也是今后智能制造行业人才所需的必备能力。
(5)考核标准及方式
在新的教学环境下,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的考核标准不能仅仅通过书面考试来对学生进行考核,这只会使得考核的结果出现偏颇,不利于学生综合实力的提高。因此在考核的方式上必须要也提出創新,应当将实践能力的考核和书面成绩的考核进行有机结合,保证能够为社会输送能力优秀的人才。教师也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日常的考试中增加对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多多开展实践教学活动。
三、课程保障体系
课程保障体系的建设应当根据三个步骤来进行,保证能够真正提高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的教学效果。首先,在专业中建立完善的教学组织结构,根据组织结构分别设置合适的管理人员,落实每一个组内管理人员的职责。组内需要分为领导小组、审核小组以及课程研发小组,保证课程体系建设可以得到有效保障。其次,逐渐完善课程保障体系的审议制度,由一线教师和企业的生产专家进行共同审议。最后,根据院校的实际情况,设置教学评价制度,对日常教学活动进行及时的评价和管理,保证教学的有效性。在进行评价时不能只对日常教学进行评价,还应注重对教学成果进行展示,展示方式可以为小论文、研究笔记等。
结语
我国属于制造大国,制造行业不仅是我国综合实力能够得到提成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中国梦实现的必经之路。“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所提出来的新的发展理念,这种发展理念将智能制造作为核心,大力提高我国制造业的发展速度。智能制造发展速度的提升离不开专业人员的推动,因此技工学院作为培养专业人才的主要阵地,必须要对课程体系进行完善和改革。技工院校应当加强和规范对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和管理,优化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布局,提升技工院校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应当满足制造产业的人才需求,增强技工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高博,宋磊,孙洪源,彭欣.基于Maxsurf软件计算机辅助船艇设计制造研究生课程教学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19(06):26-27.
[2]王建臣.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CAD、CAM)和《机械制图》课程的结合、探索与实践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9(10):141-142.
[3]范一强,张懿奕,何红,董立群,张亚军.研讨式教学方法与“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课程结合应用研究[J].木材加工机械,2017,28(06):27-30.
[4]宋敏,王宏志.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课程教改探究[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8,34(10):50-52.
[5]陈学健.基于计算机辅助的模具设计与制造模式研究[J].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21(03):9-12+17.
[6]姚海翠.基于“工匠精神”的技工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以北京轻工技师学院航空服务专业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9
(44):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