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立和完善食品标准化体系更好地保障食品质量与安全

2020-07-31燕雯

中国食品 2020年11期
关键词:储运食品质量程度

近年来,食品质量与安全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有关部门也正在逐漸完善科学、健全的食品安全控制体系。作为食品质量与安全的重要基础,食品标准化体系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食品行业的发展程度,也是打入国际市场的主要渠道之一。近年来,西方的很多发达国家利用其技术优势不断地创建各种食品标准,而这些食品标准也逐渐发展为国际化的统一标准。从一定程度来讲,食品标准具有两方面的显著优势:第一,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以高质量的食品提高人民群众的身体素质;第二,发达国家可以利用其所制定的食品标准来限制某些食品的进口,对本国市场实行精准保护。特别是如今随着关税降低,传统非关税壁垒措施在很大程度上被削减,严苛、细致的食品标准可以有效地应对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助力食品企业占据行业内的一席之地。如今,我国的食品标准化工作不断取得新的进展,但是客观来讲,我国的食品安全标准还达不到与国际接轨的程度,这也使得我国的食品企业面对愈发严峻的挑战与发展环境。为此,食品企业必须加快标准化进程,逐渐缩短与国际上的差距,从而提高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一、提高种植、养殖体系的标准化程度

农产品是食品加工的主要原材料,而农业可以说是食品安全工作的第一战线,提高种植、养殖体系的标准化程度就能够提高食品原料的质量。以土壤、空气与农业用水的质量为着力点,对农业生产环境进行严格控制,在整个的生产流程中,以统一的规范标准来要求种苗供给、种植与养殖过程控制(包括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直到产品回收这一流程,使得食品原料能够高度满足食品生产与安全的需要。

以日本的苹果生产过程为例,在整个的苹果生产过程中,针对选择种苗、减枝压条、疏花疏果、喷药、 施肥、灌溉等环节,日本都有具体且明确的操作规范要求,有关工作人员在开展各个环节的工作时必须严格依照规范进行。同时,日本对果园采取精细化管理的作业方式,具体精确到每一棵树甚至是树上的每一颗苹果,这样的水果种植生产过程就类似于标准的工业化流程,而结出的果实往往也是像工业流水线的产物那样,具有基本一致的大小、形状与色泽等。

与国外相比,我国常见的“公司+农户+基地”这一模式仍有可完善的空间。种植或养殖体系的标准化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食品原料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为接下来的食品生产环节打下良好的基础。就国内外的情况来比较,在实施HACC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这一体系时,国外往往不在原料收购这一环节设置 CCP(关键控制点),但国内的很多食品工厂都在原料收购这一环节设置 CCP(关键控制点),因此,国内食品原料生产制度的改革与健全已经成为提高食品质量与安全的当务之急。

二、提高食品加工过程的标准化程度

加工环节是实现农产品增值、提高食品安全性的关键过程。所谓食品加工过程的标准化,强调的并非是将生产工厂的工艺流程统一,而是将重点放在了规范的建立方面,比如:生产过程中在哪一环节加入多少量的物质,生产工人的个人卫生应达到什么样的要求等。当前我国已有部分关于食品加工过程标准化的制度规范,但其细化程度有必要进一步提升。同时,规范的贯彻落实更是需要关注的重点内容,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加强监督与管理。针对那些未能达到一定生产作业标准要求的小作坊,要坚决、及时地叫停其违规生产;针对出现食品安全与质量问题的企业,要适当地加大处罚力度。

三、提高食品质量检测与控制体系的标准化程度

在成品检测与标准化控制方面,我国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规范,但是对于过程控制的标准与国外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在这方面,发达国家通常都创建了健全的标准化支撑体系,比如,瑞士具有完善的有机农业检测体系,针对农产品生产全过程制定了有关标准,目的在于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有机农业的实践,促进经济与生态的协调;而我国的标准体系通常仅注重对于产成品的检测,很少对生产过程实施跟踪检查,因此无论是从深度还是广度来讲,我国的食品质量检测标准都有可提升的空间。

以食品中的农药残留量的有关规定为例,我国有62种农药残留的规定,同样的规定美国有115种,日本也有100多种。此外针对不同的食品,发达国家还规定了具体的农药最高残留量,比如日本对大米农药残留最高量的规定、美国对水果农药残留最高量的规定等,而我国对于具体食品的农药残留规定工作仍在起步阶段。因此,我国应当将食品质量检测的重点放到食品中间产品的检测以及有关的过程控制方面,同时食品质量控制体系应重点关注食品卫生基础,贯彻落实 HACCP 以及有关的质量体系要求,对影响食品安全的有害因素进行有效地控制。

四、健全食品储运体系,创建产品召回制度

1.完善标准化的食品储运体系。为了保证食品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避免因储存与运输环节失误而影响食品的质量,有必要创建专门的、标准化的食品储运体系。标准化的储运体系必须满足两方面的要求,一是食品原料、中间产品与成品对于储运过程中的温度或时间控制的要求,二是对于防范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等方面的要求。对此,HACCP 体系的要求更为具体可行,建议对于不同产品创建不同的储运体系。当前我国食品储运的薄弱环节在于缺乏关于食品储运过程比较详细、完整的记录,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食品质量与安全的保证。我国应当以 HACCP 等食品质量控制体系为基础,不断地对食品储运体系进行完善。比如:要加强那些在储运过程中温度/时间组合超出的产品的检验力度,确保食品质量处在一定的水平之上。

2.创建食品产品召回制度。变质、过期或是不合格的食品将直接危害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而一旦人民群众因食品安全问题遭受损失时,食品企业的声誉以及品牌影响力必然会受到极大的打击,因此创建食品召回制度是非常有必要的。及时召回问题食品,能够减少其对人民群众的健康甚至生命安全造成的危害,从长远来看,也可以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综上,我国应当加强对于食品召回制度的研究与制定,充分考虑我国的实际国情,提高监督检查力度,切实落实食品召回制度的各项规定,及时地对出现问题的食品开展强制停售与召回工作。

建立和完善食品标准化体系是促进食品质量与安全的重要手段,我国有必要依据实际国情,从原材料生产、加工、产品检测以及储运等方面创建高效、适用的食品标准化生产体系。

作者简介:燕雯(1986.11.20-)女,汉族,陕西西安,硕士研究生,职称:工程师,研究方向:食品安全与标准化。

猜你喜欢

储运食品质量程度
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抽样中的问题分析
油气储运安全技术运用研究
油品储运系统油气回收
食品质量安全的管理和发展
男女身高受欢迎程度表
油气储运工程实施中常见问题与管理对策研究
汉泰程度副词对比研究
食品质量与食品安全性现状
我国食品质量安全现状及全面质量管理对策
摩擦力的利用与防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