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在哪里,家校共育就发生在哪里

2020-07-31窦桂梅

新华月报 2020年15期
关键词:共育家校疫情

窦桂梅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把家庭教育从“热度话题”到“实践挑战”猝不及防地推到了每个家庭面前,家庭教育的作用凸显,家校共育的新时代已然开启,当线上教师与线下家长面对同一个学生,解决学习与习惯等问题的时候,教育效果就会事半功倍。这就意味着——

1.从“停课不停学”中的三组数据想到的

数据一:疫情期间清华附小独自承担了教育部的重托:中国教育电视台直播课和国家云平台录播课。尤其“同上一堂课”,从2月17日—5月22日,共上816节电视直播课,231位老师直播,学生7000人次线上参与。电视直播覆盖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全球部分华人家庭,据保守估计,3533万个家庭收看,总观看量达11.15亿次,直播及点播累计播放量为6.54亿次,满意率达91.2%,电视台收视率提高539%……

思考一:“各育”变“共育”——教师上课,家长跟学

电视直播课获得巨大成功。从满意率达91.2%看,“教学变导学”,背后是台上“一刻钟”,台下的“十年功”。课堂呈现“预学-共学-延学”三环节,及“情境调动、问题驱动、工具撬动、平台互动”四动策略。成功的背后有几个问题需要清楚,电视前的学生究竟怎么“听课”?学习习惯的监督、学习难点的解析等工作谁来管理?是家长。家长成为家庭学校的“前端班主任”和直播课程的“助教”。用心的家长在这样“开放式课堂”中,学习教师如何学科育人,如何调动学习兴趣,如何推动研究挑战性学习……“家长教师”的参与,成为影响教育效果的关键力量。

数据二:一项全国调查数据显示,52.5%的家庭仍然着重“为孩子安排课余学习内容”;34.6%的家庭在“陪着孩子做功课”。据不完全统计,疫情期间,清华附小各区高段有40%左右的学生参加了线上校外机构培训。

思考二:从单项走向多维——线下课程优化,线上资源整合

疫情导致学校课程遭遇全新挑战,真实线下堡垒被家庭的线上自主选择打破。线上线下各自有优势,永远不能取代彼此。但在线学习成为必然的存在,学校需要深思,怎样才能提供系统、丰富的,家校互相参与的,从儿童成长角度出发的,足够全面同时又能够满足不同程度、不同兴趣儿童个性化成长的课程资源?尤其是儿童学习环境及心理改变,形成对学习价值的新解读,学校和家庭以及政府亟须营造新的多维立体结构体系,形成为了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而互相促进的共育供给侧。

清华附小为学生提供了全面而丰富的“1+X课程”自主学习菜单(这个菜单也被放在清华附小互联网学校共享给全国小学生)。“1”是优化整合的国家基础课程,“X”是基于校本及儿童个体的特色课程,两者互为补充。这次疫情,我感到学校不能仅仅“贴着地面行走”,也不能仅仅停留在过去“互联网学校”的认知水平。要采取优化整合的方式,形成组合拳,研发线上“1+X课程”更典型、更经典的国家基础性课程体系和内容。这样,既可避免家长在放学后或周末将大部分时间用在所谓“英才拔高”培训班上,也可打破学校天天喊“减负”,家长天天去“补课”,社会天天做“点评”的怪圈。

数据三:在努力抓好网课教学质量之外,为更好地与学生“面对面”,清华附小把全校48个班级群,分解组成了340个学伴小组群,每个小组群大约6—8个学生,再加上每个学生的1位家长、班主任、副班主任与学科老师。我也加入学校6个年级6个班的微信群,以及6个班级的“学伴小组群”。

思考三:从集体走向群落——线下班级的小组化,线上学伴的小组群

班集体是学生校园生活和学习的第一环境,疫情期间,原来教室的线下小组化学习搬到线上,形成了班级的学伴小组群。

以我参与的六年级1班一个学伴小组群为例,这个名为“八仙过海”的小组里,有个学生我早就认识。六年来他每天下午体育训练,学习显得力不从心。在小组群学习刚起步的时候,他每天被同伴们倒逼着学。尤其是作文,他一开始不愿写,到写出第1篇、第2篇、第3篇……后面家长和孩子拧成了一股劲儿,这位同学时常感受到同学、老师的及时鼓励。我也有针对性地点评他的作文,有时甚至评语写得比他的作文还多。他发愿,自己必须发奋,随后的进步可想而知……有家长反馈,这种与学校和老师甚至校长的“亲密接触”,给了他们用全面和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的成长,真实触摸孩子成长脉搏的机会。

如果说我们每一个人都完成了自己的第一学历进修学校,那么面对当前和未来,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边界开始消弭,家长必须和学校一起走进同一所疫情倒逼产生的“第二进修学校”——

2.数据思考:同建家校共育的第二进修学校

建议一:共建家校课堂,变各自为政为一致行动人

一位爸爸的讲述:我工作太忙,平时顾不上孩子,以为有妈妈有学校管就可以了,可疫情给了我们极为难得的陪伴孩子共同成长的机会。我不是小学老师,也许不会“教”,但我按照学校说的让孩子交到“三个好朋友”:首先是“养成一生好习惯”,于是指导孩子每天练习书写;在完成课内学习时,配合学校“交一生的阅读朋友”,督促孩子阅读了大量经典读物;还交下“一生体育的朋友”,孩子跳绳、仰卧起坐天天坚持。我跟着孩子写字、锻炼、阅读,也提高了许多……

家长的收获让我们发现“陪伴就是教育”。他们不是阅读和体育专家,只知道方向,但却善于陪伴督促,帮助孩子养成了主动规划时间、根据轻重缓急合理安排日程计划或学习或锻炼的好习惯。作为教育者,我们一直强调教育不是教化。非常时期,家庭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儿童未来的“第一课堂”。一位好家长,会和学校一起,牵住育人的“牛鼻子”,共筑儿童的未来。而家校之间必须彼此信任与支持,努力成为“一致行动人”,在一路同行中更好地成全儿童。

建议二:共建家校关系,变彼此审视为信赖共生

一位妈妈的教育故事:学校低年级不让写作业,那就听学校的建议,遵循教育规律。从孩子兴趣出发,准备了天文、宇宙、地理、历史等书本,怎么学习更好?采取适合孩子年龄特点“听”的指导方式,以喜马拉雅和钱儿频道听书的方式进行,一方面保护眼睛,一方面用听力培养孩子无限的想象力,听后引导孩子复述并合理联想。点燃孩子兴趣的两张王牌就是遵循与尊重,互动与行动。

这位“家庭教师”的角色,让我发现,家长就是关键的老师。这也给了学校教师启发与倒逼。原来,好的家庭教育同样是好的学校教育的别名。家长的教学理念告诉我们,随着信息技术的嵌入,这种深刻变革,哪怕仅仅是“线上听学”,也必须用更为开放、更为丰富的学习方式,让“学什么和如何学”成为一种常态,迎接儿童自主的未来。

努力形成育人的共研者、共创者的进修课程,是值得思考的一种教育模式,是未来研究的大命题。

建议三:共建家校观念,变培养学霸个体为走向学伴共同体

一对夫妇的自身课程:被困在疫区的夫妇在100多天亲子共修的课程里,把自身资源当教材,爱好国学的妈妈抓紧进行“童蒙家训”中华经典等传统文化课程的渗透,崇尚大自然的爸爸抓紧對孩子体能毅力锻炼和劳动实践体验。家长给孩子讲述抗疫感人故事,孩子把疫情期间所见所闻所感所做,在学伴小组群分享给班级同学与他人,学伴们学会感恩今日安全安稳生活之不易,懂得敬畏生命才是第一要义……

这对夫妇的课程设计,让我发现,家庭就是一门课程。家庭教育的目的是引导孩子懂得,无论你学习如何优秀,无论你某一特长如何卓越,你最终要明白的是每个人、每个现象都不是独立存在的,你的一切才能是用来与群体分享甚至共享的,为此你才能达到与群体组织的共识,彼此共荣共生。教育不是急功近利,是每一个阶段都在为下一个阶段及久远的人生做准备的教育,家校共育的目标更不是培养卓越学霸的唯我独尊。分数决定不了将来,更代表不了人格。在日益复杂和不确定的生活中,即便卓越,更要学会放下高傲的姿态,怀着一份谦卑而谦逊的心,让自己的孩子(或学生)看到别人的长处,看到自己的孩子(或学生)还有上升空间,并把自己的孩子(或学生)“扔到”学伴中交往、摩擦、碰撞,长出共生新嫩芽。

(作者为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校长)(摘自7月14日《光明日报》)

猜你喜欢

共育家校疫情
谈如何有效的开展幼儿园家校共育工作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校携手,共促发展
疫情中的我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疫情应对之争撕裂巴西疫情应对之争撕裂巴西
疫情中,中俄贸易同比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