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助农“金扁担”担起更多致富梦
2020-07-31侯鹏
侯鹏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在农村。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经济界委员时,讲了一个关于“金扁担”的故事。总书记回忆道:“我说,你们再努一把力,大胆想想还有什么更高的境界。他们的回答是——将来上山干活就挑着金扁担呐!”“我想,实际上这个目标也在实现中。这个‘金扁担,我就理解为农业现代化。”
实际上,农业现代化这根“金扁担”,一头挑着“绿水青山”,一头担着“金山银山”;一头牵着国家的“粮袋子”、百姓的“菜篮子”,一头连着农民的田间地头和“钱袋子”。今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不少地方农特产品线下销售受阻,库存积压量大,给不少农户,特别是贫困地区农户带来致贫返贫风险。直播助农活动,把“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农特产品搬到手机屏幕上,通过互联网呈现在全国消费者面前,不仅把农特产品直接卖到了城市消费者手里,还鼓舞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干劲。商务部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电商直播超过400万场,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936.8亿元。可以说,线上直播已经成为农民脱贫增收致富奔小康的加速器。
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指出,要切实解决扶贫农畜牧产品滞销问题,组织好产销对接,开展消费扶贫行动,利用互联网拓宽销售渠道,多渠道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如今,科技助农、科技惠农让广大农民尝到了甜头,直播助农活动让村里的年轻人变成了“新农人”,智能手机成了新农具,直播成了新农活,不少农民实实在在感受到了直播助农带来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当然,从解农户燃眉之急到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提供持久动力,直播助农脱贫还要实现从“新鲜”到“常态”的转变。
要培养一批会思考、敢探索的“新农人”,把脱贫致富的“金扁担”挑起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我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5.6亿人,占网民整体的62%。与此相对的是,目前市场上的直播人才仅有400万左右,人才的职业化、标准化程度成为影响电商直播行业发展的主要短板。对此,一方面,开展惠及贫困人口的劳动技能培训,以线上直播的现实需求为导向,创新培训方式,让有意愿的贫困人口掌握一定劳动技能;另一方面,大力培育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带头人,通过开设专题培训班,培养一批集技术、经营管理能力于一身的脱贫致富带头人。同时,强化与大型电商平台的合作,充分利用大型电商平台的专业人才资源,建设并完善农村电商服务体系,通过传帮带培育当地电商人才队伍。
实现直播助农常态化,要把重点放在农产品供应和质量保障上。目前,不少农产品属于分散种养,生产规模化程度不高。这就意味着,如果带货效果好,订单多,一旦库存不足,很容易断货;如果带货效果不佳,产品卖不出去,又容易导致库存积压。加之农副产品保质期有限,一旦积压就面临亏损风险。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新形势下要着力解决农业发展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重点从农产品结构、抗风险能力、农业现代化水平上发力。对此,要以提高农特产品质量和竞争力为抓手,加快树立特色品牌,让更多优质特色产品走向市场。
此外,直播带货还需基础设施等硬件提供保障。《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提出,将加快乡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大幅提升乡村网络设施水平,全面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加快乡村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等。一方面,要加快农村地区宽带网络和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覆盖,加快现代信息技术与农村生产生活的全面深度融合;另一方面,要抓住新基建契机,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强化物流配套设施建设,提高物流企业在贫困偏远地区布置网点积极性,加大网点分布密度,到2020年,在行政村和具备条件的自然村基本实现物流配送网点全覆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到2020年確保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是我们党对人民、对历史的郑重承诺。让人们振奋的是,越来越多的第一书记、驻村干部走到屏幕前,俯下身、沉下心、做实事,给家乡代言、为老表带货。商务大数据监测显示,今年一季度100多位县长、市长走进直播间为当地产品代言带货。这种方式为啃下脱贫攻坚中“最难啃的硬骨头”提供了新思路和新启发。
近年来,各地加快推动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中广泛应用。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数字化新技术加快走进乡村,乡村经济发展新潜能被激发。事实上,只有让这根“金扁担”科技含量越来越足,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才会越来越实在。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要让更多扶贫干部走上助农脱贫直播,还要明确领导干部在开展网络公益直播活动时的注意事项,把握好自身的角色和定位,严格遵守有关纪律要求,加快为领导干部直播带货定原则、立规矩、建章法;不仅帮助农户把产品卖出去,更要做好线下文章,提升产品品质、形成品牌效应,进一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物流配套等,推动农村产业转型升级,为决战脱贫攻坚、实现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摘自7月6日《光明日报》。作者为教育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东北师范大学基地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