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说明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2020-07-31徐海丽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语言运用小学策略

徐海丽

摘  要:随着新改革的深入发展,教师对说明文的教学越来越重视,针对说明文的文体特征,在具体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不免会产生很多困惑。如何精准把握教学方法,将说明文教学变得扎实而又灵动是教师应细致钻研和分析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  说明文教学  语言运用  策略

说明文是小学语文中常见的文体之一,在教学中,教师要发掘文本中的趣味因素,着重品味用词的准确性,激发孩子的猜想,联系生活的实际现象加以理解,努力把语言和思维的训练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不仅了解说明方法及其运用,还能做出得体的表达,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一、明确说明文教学的主要问题

由于说明文所介绍的科学知识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有些教师不禁望“问”兴叹,一不小心就会将说明文上成了科学课,错将指导学生学习课文介绍的科学知识作为教学重点,忽略了说明文的特点,比如有位老师在教学《太空生活趣事多》,就未能让学生学习作者介绍事物的表达方法,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形象,抛弃了语文的本质,从而导致说明文的教学语文味不足。

其次说明文逻辑紧密,语言较为枯燥直白,也缺少一波三折的情节和生动细致的描写,而小学生又以形象思维为主,故事情节曲折、文字优美的文章更容易吸引他们,因而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或仅仅对课文中所介绍的科学知识感兴趣。课堂上变成了教师的“一言堂”,说的很多,问的也多,学生思考的空间却越来越少,甚至学生还没清楚课文的内容教师已经急于将课文的说明方法以及表达效果一股脑都灌输给学生,完全将形式与内容割裂。

二、在说明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用能力的具体措施

(一)重视学生学习主体地位

说明文的语言主要特点是简洁、准确,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尽量采用创设情境、启发引导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自主阅读、研讨课文中感悟说明文的词之妙,理清说明文的写作脉络。例如,在教学《鲸》一课时,通过提问:文中描写了鲸哪些特点?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朗读课文,在课文中勾画出相关语句进行讨论,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在提问时关注语言文字运用,比如:句子如何表现鲸的体型之大?引导学生在回答中说出“四万公斤”“十七米”“十几头肥猪”等数字,引导学生关注说明文的语言,并要求学生站起来举起双手直观感受,或者请四个同学到讲台上来,牵手将讲台围起来,通过情境给学生以想象的空间,使学生感受鲸的体型之大,感受文章的趣味性。

(二)带领学生品读文章语言

说明文的语言美体现在,它准确地向学生传授了科学的针织准确美科学美是他的语言本质,如何引导学生品味文中准确缜密的语言表达,是教学的一大重点。可以采用替换比较法,从时间、数量、程度、估计、限制等角度进行思考比较,领会语言的准确性,如《只有一个地球》一文中这样写道:“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地球为中心的四十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的第二个星球。”句中用列数字、“至少”副词的准确性,有力说明目前还找不到第二个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警告人类保护地球。文中还运用了打比方、做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教学时可引导学生在语境中细细品味,就能感受作者用词的严谨。(现在教材没有)

语文讲求“以读促悟”,如教学《鲸》一课时,要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体会文章情感,加深对文章的认识,通过朗读、讨论找出句子中体现出来的说明方法。针对文中出现的“大概”“大约”等字眼,教师应引导学生齐声朗读重点句子,并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思考把这些表约数的字眼去掉行不行,从而感知鲸大的特点,体会说,说明文语言表达的严谨性,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此外,教师还可以提问:为什么不选用其他动物与鲸比较,偏偏选大象呢?促使学生能理解说明文选用熟悉的意象的作用,了解说明文语言的又一大特点。

不同的说明文篇目有不同的语言文字运用侧重点,教师应站在语用的角度对教材进行解读。例如,在教学《蝙蝠和雷达》一课时,教师可以设计列表格填空的方式,来训练学生说明文语言表达的逻辑性。(现在教材没有)

(三)学习说明方法

怎样学方法呢?可以分三个部分。一是辨明说明方法的类别。引导学生将方法种类列成表格,自学课文时对号入“座”,逐一列出。二是思考方法与特征之间的关系,采用“假设比较法”,即换用别的说明方法,能否突出说明对象的特点,在比较思考中认识说明方法为说明对象服务的原则,第三步,总结规律,说明外形,适用打比方,说明有数量特征的对象。如《只有一个地球》主要用列数字來呼吁人类珍惜资源,保护地球,这种说明方法有时比文字说明更简洁精确更为具体,也更令人心悦诚服。教学《海底世界》时,作者把一种鱼和火车做比较,为了突出了鱼游泳速度的快,跟生活中的熟悉事物做比较,说明事物的特点,拉近了科学与学生的生活的距离,让学生觉得所介绍的事物具体形象可感,把握语言选择的生活味。

(四)自我介绍,体会事物的特征

自我介绍就是只让学生站在文中事物的角度,采用第一人称的写法,模仿文中的说明方法来说明事物的特征,是一种基于文本的个性表达。如在教学《花钟》时选择一种花的特点,让学生进行自我介绍,在教学《赵州桥》时则要求学生选择一处景点以导游的身份自我介绍,为了让更多的孩子写好,老师可以先让每个孩子都自由练习,在进行小组合作交流,最后进行集体交流、班级展示,从而提升了语言运用能力。这样学生就会很开心地参与到活动之中,在读写中领悟文中的事物的特征,体会一下说明方法,每个学生写出来的材料质量也会比较高,有效达成学习目标。

结语

在说明文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在课堂上需要组织大量的语言实践活动,教师应抓住说明文的特点,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阅读与生活情境、与写作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使说明性文章的教学呈现其独特的情趣和美感,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不断提升语用能力。

参考文献

[1]杨楚莺.怎样让说明文教学散发出“语文味”——以《秦兵马俑》的教学为例[J].小学教学参考,2018(16):74.

猜你喜欢

语言运用小学策略
2016年高考语文“语言运用”四大特色题评析
浅析威廉?布莱克的《老虎》
浅谈《警察与赞美诗》中的幽默艺术
关注句子教学 重视语言运用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