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教学督导长效机制,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2020-07-31刘漫娟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新视角角色新思路

刘漫娟

摘  要:隨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我校乘着长沙县教育教研的春风也在不断地革新理念。成立三年的泉塘第二小学勃勃发展,教师队伍中也加入了近百个新招聘入编的在职教师和缺乏经验的校聘老师,如何让这些老师快速成长,更好地服务于教育工作呢?我认为教育教研是立足于我校的实际情况,以教师工作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和工作发展的实际需要为督导研究的对象,以改进教育教研工作为研究目标,以行动研究为主要的实施方式,以专业引领为主推力的一种教学研究模式。关注青年教师本身,关注教师发展,这是我所在的教科室面临的首要问题。

关键词:教研  教学  角色  新思路  新视角

教师的专业成长除了自身树立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外,更重要的是能在一个自主、平等、前沿的教研平台得到专业成长的引领。通过学校里教研组的教育教研,教师可以不断学习自我反思、提高同伴的互助意识以及获得专业的引领。此时,教研组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教育教研不是单个教师的单打独斗,也不是资深教师的成果分享,新时期的教育教研更关注每一位教师的自我开放、互相分享、相互切磋和取长补短,通过在教研组中的活动,鼓励教师互相支持、共同成长。

一、教研组长角色新定义

新时期教育的发展对教研组长也提出了新的挑战。一个优秀的教研团队,势必需要优秀的教研组长的引领。教研组长要立足学校的本位发展,开展适合本组的教育教学实践的研究,同时要在把握解读孩子、研读教材的基础上,思考通过教师喜欢的教研方式,推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首先我校根据学科与教师人数设立了语文组、数学组、英语组、科学组、音乐组、美术组、体育组七个教研组,从组别中再依据几个以下特点推出教研组长。

(一)刻苦钻研的“研究者”

教研组长是组内业务的“权威”,是教育教学研究工作的“领头雁”,这就要求教研组长的专业十分精湛。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那样:“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教学大纲宽广得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能手、艺术家和诗人。”我校科学教研组组长黄诗怡老师就是通过不断从现场赛课活动中提升自己的优秀组长,她积累了丰富的科学教研经验,在她的带领下我校科学组在教师教学、说课比赛和学生科学竞赛中频频获奖。因此,教研组长是一个教育教学的弄潮儿,不断接受先进教育理念的浸润,通过各种途径来丰富自己的教育经验,提升自我的教育能力。才能一阵风推动一片云,引领教研组的成长。

(二)教师教研的“引领者”

教研组长是教研活动的组织者和引领者。教研组长需要对日常工作有经常性的指导,通过我校的教研常规活动中的集体备课、推门听课、新教师亮相课、新教师汇报课等,与教师共同反思、探讨有效的教学策略。我校的语文教研组组长杨长春老师经常能关注教师在日常工作中碰到的困难或者问题,提出建议、引发大家的思考;还将青年教师遇到的共性问题,提炼成研讨的专题,通过教研组中的集体备课活动一一解决,切实地提高了教师工作的实效性。

(三)教师成长的“铺路人”

作为教研组长,首先要有为他人服务的意识,要有奉献精神和宽阔的胸怀。比如我校的数学教研组组长尹雄老师就身体力行地诠释了“铺路人”。他不仅自身经验丰富,还经常通过网上学习、湖南省基础教育资源网类型的资源共享平台,转载小学数学教育改革的理论、经验;经常通过数学教研活动,推荐优秀的课例、论文、案例研究等资料。他自己还借助长沙县粟清平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的学习、观摩等各种契机,敏锐地捕捉新思想,并主动、及时地转达给组内成员,无私地成为教师成长路上的“铺路人”“传播者”。

二、教研活动设计新思路

古语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事情能否顺利开展并达到预期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事先是否充足准备,策划是否周密,教研活动也不例外。

(一)教研主题:了解需求,提取核心

在新课程背景的大环境下,教研组的每次活动的组织者应该了解学科教学的发展走向及教师专业成长需要的核心能力和技能要求,并以此作为教研活动主题策划的重要依据。比如从2019年下学期起,小学语文教材将由人教版全部改为部编版教材,对于语文老师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和挑战,如何摸清新教材的脉络,了解新教材的要求和目标,与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和教学思想有什么不一样,是语文组亟待解决的问题。根据这一课程改革发展的本质需求,我校语文教研在2019年上学期开始就不断以统编教材培训为主题进行系列研讨。

(二)教研活动:抓住关键,周密规划

确定教研活动主题既要有长远意义的规划考虑,又要有明确具体的操作思考;既要提现解决当前问题的现实性,又要具有学科教学发展和教师专业提升的超前意识;既要符合教师的心理期待,又要考虑到不同层次教师的发展差异性。比如我校有专门针对新手班主任召开的“班主任经验交流会”,也有所有青年教师集体参加的“青年教师成长培训”,既有针对学科开展的常规集体讨论,也有一对一、一对多的专业指导。每一次的教研组活动我都要求组织者明确举办本次教研活动的目的,如何开展的思路,对教师产生的影响和获得哪些收获有较为周密的规划。

(三)教研环节:聚焦目标,借力生成

在活动流程的设计安排上,将每一个环节的学习任务较为明确地告知参与教师,将有助于他们聚焦目标,适时适当有深度地参与教研活动。在方案的制定上,每个教研活动需要有环节研究目标,并做到环环相扣,目标明确。活动由组织者搭建平台,营造氛围,为参与教师自己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提供专业的支持和指导。

三、教研方法评价新视角

开展教研活动的主要目的就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那么,对教研活动质量的评价就是一种基于效果的评价,应从不同的视角入手。

以教研组为抓手,将目光放长远,做好教育教学研究工作,科学合理地带领老师在新思想、新理念的指导下,实践、摸索、归纳、总结优秀的工作经验和适宜的教学方法,才能不断地提升我校教师的专业素养,提高我校整体的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晓蕊,杨建军.新时期学校教学质量督导工作的思考[J].科技信息,2012(27).

[2]张芳.浅谈如何在课程设计与实施过程中进行教学质量监控[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2(09).

猜你喜欢

新视角角色新思路
探索观察式纪录片创作新视角
课程思政高质量发展的新思路
探究新媒体时代视觉传达设计新思路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教学新思路
《冰雪奇缘》开启迪士尼剧本角色新模式
人力资源开发与智力资本提升的关系探析
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角色问题研究
农民工子女融合教育:教师的角色与使命
社区心理学的新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