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活小学数学课堂
2020-07-31刘妍
刘妍
摘 要: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这句话充分体现了兴趣的重要性,学生的兴趣因素对于小学数学的学习至关重要。在进行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应该主动而富有个性。但是相对于语文的生动有趣,数学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只有苦。怎么样才能变苦为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呢?本文通过创设情境、鼓励学生实践以及有效运用多媒体手段等方面进行论述,让老师根据学生特点和生活学习经验进行创新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成长,让课堂生动具有活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 情境教学 实践 多媒体
数学是集逻辑性和抽象性一体的一门学科,它包含的东西很多:数字、符号、图形等,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很容易感到枯燥乏味,尤其是小学生年龄小的特点更容易影响学习效果。因此,如何让数学课堂保持活力,让学生保持积极乐观的学习态度和保持思维的活跃很重要。本文就如何激活小学数学课堂,创造活了课堂进行了思考。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不像语文有图片和文字,所以在大部分人看来它是无趣的。所以在小学数学的教育教学中让学生激发兴趣是首要的,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对于小学生来说无论什么事兴趣是第一位的,兴趣激发探索欲望。例如在学习《对称图形》这一课时,老师先导入对称图形的概念,接着问:我们身边有对称图形吗?教室里面你能找出几个对称圖形?课堂顿时就活起来了,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就讨论起来。这样的讨论瞬间就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而不是一味地听老师口干舌燥的讲解。学生在此过程中学会了观察、比较、和思考。在一个具体的情境中学生可以化抽象为具体,让符号、图形等一系列逻辑性的东西都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事物,让学生和老师一起引发情感上的共同点,而不是让老师唱独角戏。
二、鼓励实践提高动手能力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如果没有实践操作,一切就只靠看一看、听一听,那么这节数学课就没有太大意义,学生容易形成“假大空”的思想。在教学过程中有一些实际问题可以通过学生的动手实践去获得知识,既能在实践中引发思考,进而深度探索,又能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数学综合素养。
例如:在学习《认识立体图形》这一课时,为学生提供一些道具:皮球、铅笔盒、三角尺、积木块、笔筒、各种包装盒等等。让学生把这些东西进行分类,学生动手进行操作。操作过程中老师提出疑问:这些物品外观有什么不一样?为什么这样分?它们的分类还能不能再进行缩小?这些问题促使学生通过表象进行分析思考,从而进行思维的扩展。在此过程中学生有了乐趣,有了思考,有了实践,通过多面合一的实践学习提高学生综合能力。这些都是课堂上的实践,老师还可以进行课外延伸。比如《乌鸦喝水》的文章大家都学过,乌鸦通过把石子投到瓶子里面喝到了瓶子里面的水,那么按照这个方法是不是不管什么样的容器和石子做出来的实验效果都是一样的呢?同学们课后回去可以试一试。如果实验结果不一样又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这样的课外实验有助于学生开阔思维,充分发挥想象力,让学生在动手中动脑,培养他们的思维逻辑能力。
三、利用多媒体提高课堂实效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在教育教学行业的应用也突出了它的优势。小学生心智不成熟,45分钟的课堂时间对于他们来说需要一定的耐力。而课堂上多媒体的运用,利用视觉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再利用有趣的课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多媒体技术让抽象的概念以及复杂的空间图形符号变得具体形象,搭配上老师的讲解让学生能够学习掌握生动有趣的知识,让课堂更具活力。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来说,相比于老师的板书多媒体的应用更加节省时间和精力。例如:在学习《圆锥体的认识》这一课,圆锥体的形状在黑板上画出来的图形不够形象和具体,但是用多媒体课件来展示立即变得形象生动。对于基础不好的学生也能轻松学习了解。还可以用多媒体进行延伸教学。比如:老师问学生:圆锥体和哪个图形有相似的地方?学生:和圆柱体有相似的地方。老师:哪里相似?学生:他们都有一个原型的底面。老师:那么他们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呢?下面我们通过电脑展示一下:通过多媒体战士从圆柱体到圆锥体的变化过程。这一过程立马就让两节课之间联系起来了,也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联系起来,为后面体积的求解做出了一个铺垫。这也突出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的时效性,它把课堂的动态和静态结合起来,让课堂更具活力。当然,多媒体的高效运用并不能取代黑板板书的存在。板书有它存在的优点,板书可有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跟上老师的思维步伐;可以让老师和学生产生情感交流,活化学习成果。老师需要把握多媒体运用的一个程度,在使用之前要找到能够提高学习效果的点上,突出多媒体的使用效果。
总而言之,活力课堂不仅仅是学生的活力课堂,更是老师的活力课堂。老师要引导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而老师作为引导者,需要不断优化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利用优势抓住学生,活跃课堂,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加强教学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