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游戏教学法深度运用策略探究

2020-07-31叶永锐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20年8期
关键词:游戏教学法运用小学数学

叶永锐

摘  要:巧用游戏教学法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创新趣味性与灵活互动性的重要措施,也对小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及综合素质等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简要分析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游戏教学法的必要性,提出一些具体科学的新措施来提高其运用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  游戏教学法  运用  策略

以往小学数学教学以知识讲解与习题训练为主,僵硬传统的教学环节与抽象理论的数学知识也间接造成了小学生数学学习中愉悦感下降与压抑感上升的现状,最终导致了小学生数学学习内动力与学习效率的双重下降,因此,老师应创新运用游戏教学法,从游戏方案、形式、规则、时间等多个层面来扩大其对小学生数学综合能力及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积极影响力。

一、创新游戏实施方案

老师利用调查问卷、主题班会及师生直接对话等途径来了解小学生兴趣爱好及喜欢的游戏,通过网络查找、区域民俗游戏调研等途径了解当地传统民间游戏,积极寻找游戏与数学知识点的结合点,并在综合考虑小学生游戏能力、兴趣爱好等基础上来创造性的改编游戏形式与内容,对编写好的游戏实施方案进行推演完善,明确数学游戏实施的目标、形式等等,做好数学游戏活动正式开始前的准备工作,比如,根据游戏性质将小学生划分为不同游戏小组,提前准备好游戏道具、场地等等。

例如,在学习《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相关知识时,老师设计“丢骰子算数”的游戏,该游戏设计目标以锻炼小学生加减计算能力为目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游戏,因此,老师可以根据成绩相近的原则将班级内所有小学生划分为若干小组,小组成员以3—4人为佳。同时,还需要提前准备好骰子、计时器、铅笔和本子等游戏道具。该游戏对场地的要求并不高,完全可以在教室内组织开展。

二、明确游戏内容

老师根据数学教学大纲、素质教育改革目标及往年教学经验等来划定数学重点与非重点知识范围,筛选出小学生学习理解难度较大或出错率较高的数学知识点,主动将这些知识点融入数学游戏之中,实现了数学知识与趣味游戏的融合贯通,让小学生通过游戏来复习巩固原有数学知识或理解掌握新数学知识。同时,老师还应对数学知识进行相应的转化,提高其挑战性、趣味性与实践性,以免因游戏内容过于简单降低小学生顺利完成游戏任务的成就感,而游戏内容难度过大,小学生数学游戏频繁失败,容易让小学生产生挫败感与自卑情绪,这些都会让游戏教学活动实际效果大打折扣[1]

例如,在学习《位置与方向》相关知识时,老师設计“司机辨别方向”的游戏,让小学生扮演司机与乘客,老师扮演出租车调度员。老师按照小学生当前座次来设计完成小学生座次表,按照方向与距离相结合的模式来介绍乘客的位置,需要扮演司机的小学生根据老师的位置提示准确无误地接到乘客。同时,老师也可以直接让乘客与司机联系,让乘客告诉司机其具体方位,此时,乘客需要参照讲台、教室门窗等等具体物体来介绍其位置,这不仅强化了小学生方向感及位置辨别能力,实现了游戏设计初衷,也锻炼了小学生语言组织能力与应变能力。值得注意的是老师应灵活把控游戏时间,游戏时间以4—6分钟为宜,避免因游戏时间过长而造成小学生身心疲惫或占用其他教学环节的时间,游戏时间过短则很难实现游戏目标。

三、创新游戏形式

以往数学游戏以数独、速算、数青蛙腿等为主,游戏形式较为单一,久而久之,许多小学生参与游戏的积极主动性就会下降。老师可以按照故事、观察、才想、活动、竞赛、民间等多种类型来创新游戏形式,提高了游戏形式的灵活性与选择性,实现了游戏形式、游戏内容及目标的高度契合。其中,故事类游戏则是以讲故事、编故事的方式来学习数学知识;观察类游戏是让小学生在观察分析图片、视频及游戏道具等基础上来发现数学规律,锻炼概括分析及总结能力;活动类游戏是通过数学小实验、探究实践等方式来引导小学生探究数学奥秘,提高小学生数学实践探究及自学能力;竞赛类游戏又可以划分为小组赛、个人赛,让小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按照预定的规则来完成游戏,率先完成游戏的小学生或小组获胜,利用小学生的好胜心来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与参与游戏的热情[2]

例如,在学习《加减法运算法则》相关知识时,可以设计故事类游戏,让小学生根据故事中不同人物年龄的关系来推算出每一个人的具体年龄;在学习《长度单位》时,可以设计实践类游戏,让小学生测量不同物体的具体长度或估测两地之间的距离;在学习《图形的运动》相关知识时,设计竞赛类游戏,让小学生快速找出图片中的图形,找出图形最多的小学生获得胜利,这不仅提高了游戏教学形式的多元性与新奇性,也活跃了游戏教学氛围,更锻炼了小学生观察分析与应变能力,实现了小学生数学思维及观察分析能力的共同提升。

四、创新游戏教学评价机制

游戏活动结束之后,老师应从游戏结果、游戏过程、游戏目标等多个层面对本次游戏教学活动进行客观全面的分析点评,并对小学生游戏行为、游戏结果等进行专业分析,肯定小学生认真参与游戏的行为,用引导性或激励性语言来引导小学生明确自己游戏失败的原因,帮助小学生调整数学学习方向与掌握更多实用型游戏技巧。同时,老师还应认真观察小学生游戏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尤其是小学生在游戏中发生争吵冲突时,老师应详细了解其矛盾冲突产生原因,通过情感引导与讲道理相结合的方式来化解小学生之间的矛盾,增进小学生的感情,净化游戏环境。最后,老师还应反思其游戏教学活动中的不足之处,主动总结游戏活动的经验,从而实现了老师游戏教学能力的持续提升[3]

例如,在学习《加减法混合运算》相关知识时,老师设计若干张写有数学计算题的卡片,让小学生快速口算并说出卡片上数学计算题的答案,在一分钟内准确计算出数学题最多的小学生获胜,老师结合小学生比赛成绩、日常学习状态等来分析小学生比赛成绩不理想的原因,帮助小学生树立快速口算的自信心。

结语

正视传统小学数学游戏教学模式的弊端,充分认识到创新游戏教学模式对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重要意义,通过创新游戏方案、游戏形式、游戏内容及游戏教学评价机制等途径来拓宽游戏教学法创新发展空间,培养小学生数学精神及思维品质,为实现小学生及小学数学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延敏.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积极性——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游戏教学的运用[J].文渊(高中版),2018(12):206.

[2]黄桂芳.游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分析[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8(19):06.

[3]张娇娇.激趣生情寓教于乐——游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中旬),2019(6):29.

猜你喜欢

游戏教学法运用小学数学
游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