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案跟踪:解决流动儿童校园融入问题
2020-07-31王冉
【摘要】班主任可以通过个案跟踪研究解决流动儿童校园融入问题。班主任应该与流动儿童建立彼此信任的师生关系,帮助他们建立社会支持系统,提升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和人际交往能力,为其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健全人格的培养、良好人际沟通能力的形成和全面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个案研究;流动儿童;校园融入;班主任
【中图分类号】G625.1【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5-6009(2020)47-0064-03
【作者简介】王冉,苏州大学实验学校(江苏苏州,215131)教师,二级教师。
一、流动儿童校园融入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流动儿童身份认同存在分歧。流动儿童对自己的身份认同往往存在分歧,他们不确定自己是否属于新的学校。身份认同上的分歧,会带来认知上的差异,进而会引起生生间新的冲突,不利于流动儿童的校园融入。
二是流动儿童人际交往技巧缺失。因为地域的差异,一些流动儿童在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中不知如何表达自己情感,不知道如何与新的同学和老师交往,无法融入新的生活圈。
三是流动儿童的新旧校园生活之间存在断裂。流动儿童中很多人面对全新的一切,无法适应或是适应过程相对较慢,主要原因是他们在认知、语言、学习、交往等方面存在一定的断裂。
二、流动儿童校园融入问题的成因分析
1.个人层面。
流动儿童随父母来到新的城市,这不仅是简单的方位上的迁移,还意味着生活环境的变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除了自身接受慢以及相应的抵触情绪之外,很多流动儿童的自我效能感低,城乡差距让其中一些流动儿童本能地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尤其是语言和行为习惯上的差异让他们无法与本地儿童正常交流。
2.家庭层面。
家庭是儿童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儿童社会化最重要、最信任、最亲密的启蒙老师,家庭在儿童的成长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在一些父母从事体力劳动的流动儿童家庭里,父母没有太多的时间与精力照顾孩子,与孩子的沟通较少。没有父母在身边的鼓励、引导与陪伴,流动儿童很难迅速融入学校生活。而且,大部分流动儿童父母的文化水平不高,家庭教育意识不强,他们不能留意孩子每天的变化,当孩子情绪发生变化时他们不是无法觉察,就是简单粗暴地处理;他们对孩子学习和行为上出现的问题,不能给予正确的引导与帮助,往往都是直接的批评指责甚至是暴力行为。
3.学校层面。
学校缺乏对流动儿童群体的关注。一些学校没有认识到流动儿童这一群体的独特性以及他们在校园生活中面临的困难。学校与流动儿童的父母之间缺少沟通,家长对学校的教学理念、办学宗旨、活动安排等了解甚少,甚至一无所知。学校方面也没有积极主动地争取他们的参与,给予这些家庭特别的帮助。而且,教师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面对流动儿童这一特殊群体,教师缺少特别的关怀和相应的指导。
三、流动儿童校园融入的个案研究
个案研究是专业工作者遵循基本的价值理念、运用科学的专业知识和技巧、以个别化的方式为个体提供支持与服务。个案研究工作的主要理论支撑包括:优势视角,教师要相信流动儿童自身的优势,并运用多种方法调动其内部资源;社会支持理论,充分利用流动儿童的家庭网络,改善亲子关系,让家庭成为流动儿童温暖的港湾;增权理论,在班级活动中改变流动儿童的无权感和无力感,使他们从无权到有权,从被动到主动。
案例:学生S,女,9岁,性格内向,小学三年级学生。S的父母在她出生第2年离家到城里打工,S由爷爷奶奶照顾,每年只有春节才能和爸爸妈妈团聚。S爷爷的身体不好,多年卧床不起,奶奶是个文盲。爷爷去世后,她又跟着奶奶在姑姑家生活了一段时间。直到S的爸爸妈妈在城里开了自己的包子铺,才把S接到身边,S从留守儿童转变成了流动儿童。包子铺的生意很忙,S的父母基本没有时间照顾S,S放学后基本上都是一个人在家里对着电视度过的。S父母的文化程度不高,对孩子学习上的帮助不大,而S在转入新学校后,学习情况也确实不太理想。父母很着急,但也只会大声训斥S,觉得孩子“到了新学校开始学坏了,不努力学习了”,因为S在乡下读书时成绩一直不错。在学校里,S也不会和同学相处,课间常常一个人坐在教室里,基本不离开自己的座位。巧合的是,S的妈妈最近怀孕了。S的父母反馈,当他们与S谈及第二个孩子的话题时,S基本都是沉默不语,他们担心S对这件事情有些介意。
针对S的实际情况,就她校园融入的问题,笔者按照个案研究工作的介入程序(个案研究工作的具体工作流程见图1),对S她进行跟踪研究,重点解决她在人际交往、学习能力和亲子交往等方面的问题。
1.會谈交流,建立彼此信任的师生关系。
首先,笔者在了解S基本情况的基础上,与S进行多次交流,让S感受到新老师对她的关怀与爱护,师生间建立起一定的情感联系。接着,笔者与班里的其他学生交流,收集与S相关的其他资料,对S进行评估,帮助她明确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笔者通过与S的沟通交流,基本达成第一步目标:慢慢取得学生的信任,让学生愿意敞开心扉与教师交流。
2.改善亲子关系,给予家庭教育指导。
家人的支持会增加流动儿童融入新学校的动力和勇气。在取得S的信任后,笔者希望帮她建立一个良好的家庭支持系统,对她的父母进行家庭教育方面的指导,避免“缺教少护”“教而不当”的情况。
笔者建议S的父母多多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多给予孩子肯定和赞赏。同时,笔者建议父母多与孩子交流沟通,尽量抽空参加学校的活动,帮助孩子尽快融入新的环境。笔者以班级开展的亲子阅读活动“我们一起读寓言”为切入点,要求父母每天与孩子演一演寓言故事、说一说寓言道理。在指导家庭教育的同时,笔者一直关注S内心最真实的想法与感受。例如,S的父母担心即将出生的第二个孩子会引起她对父母更大的误会,笔者与S沟通后了解到,她本身对即将到来的弟弟或妹妹没有什么想法,只是担心爸爸妈妈有了第二个孩子后会更加不关心自己。笔者及时帮助S疏导不良情绪,并通过家访,让S的父母与孩子面对面沟通,消除S的顾虑。家人的鼓励与引导为她融入校园生活提供了助力。
3.挖掘自身资源,增强自信心。
通过外部的支持,让学生获得安全感后,笔者开始从S的学习入手,增强她的自信心。
S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都不错,之所以到了新的环境后学习成绩不理想,主要是因为学习进度不一致导致的不适应,这一点尤其体现在英语学科和计算机学科方面。笔者与相关学科教师沟通,请他们对S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此外,笔者注意发挥S自身的优势,挖掘其自身的优势资源。因为长期生活在农村,S对农作物的生长过程、小动物的生活习性非常熟悉和了解;又因为从小不在父母身边,S自主自立、吃苦耐劳的意识更强。针对S这些优点,笔者在班级建设中创设机会让其展示。例如,在每周的班会活动中,笔者有意设计了一个“植物和农作物大猜想”的游戏,S的表现让班里的同学刮目相看,大家第一次给她送去了掌声,这也让S重新建构了对自我的认知。
4.学会交往,获得集体归属感。
随着S自信心的提升,笔者开始鼓励她多参加班级活动,多多与他人交往。笔者发现,S虽然开始参加班级的各种活动,但是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不高,参与度也不高,很多时候都只是一个旁观者。于是,笔者在班里开展“找朋友”活动,请其他学生主动与S结对。在“植物和农作物大猜想”游戏环节,S所在的小组因为S大获全胜,小组内因为这样的互动,彼此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好,S也与同学有了更深入的交往。为了进一步增强S与他人交往的能力,笔者在每次活动后都会与她交流,并要求她把每次参加活动的心理感受用文字记录下来,让她发现自己的变化。
经过一段时间的个案跟踪,S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人变得自信开朗了许多,基本能很好地融入新的校园生活。
【参考文献】
[1]许莉娅.个案工作[M].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