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尿管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1例
2020-07-31李泽勇于佳琳朱娅奇
李泽勇,于佳琳,朱娅奇,杜 勇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放射科,四川 南充 637000)
患者女,44岁,因“无痛性肉眼血尿3个月”入院。专科查体未见明显异常。尿常规红细胞计数1 184/μl(参考范围0~10/μl)。超声:右侧输尿管膀胱壁内段增粗呈稍低回声,直径约0.8 cm,边界清晰,于膀胱三角区呈结节状凸入膀胱,右侧输尿管稍扩张;CDFI示病变内血流信号丰富。MRI:右侧输尿管壁内段壁增厚,末端呈结节状凸入膀胱,约0.9 cm×1.5 cm,右侧输尿管稍扩张,直径约0.9 cm;T2-频率选择反转恢复衰减序列(spectral 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 SPAIR)图像示病变呈均匀等信号,与低信号膀胱壁分界清晰(图1A),T1WI呈均匀等信号;增强扫描见病变明显均匀强化(图1B);DWI呈高信号(图1C)。影像学诊断:输尿管下段肿瘤。术中冰冻活检提示右输尿管癌,乃行右肾输尿管根治性切除术+膀胱部分切除术。术后病理:右侧输尿管膀胱段肿瘤呈实性、边界清晰,切面呈灰白色、质中,光镜下见大小均一的小圆形细胞弥漫分布,细胞核大、细胞浆少;免疫组织化学:CD99弥漫阳性(图1D)。病理诊断:右侧输尿管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primitive neuroectodermal tumor, PNET)。FISH检测显示EWSR1基因断裂。
图1 右侧输尿管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 A.T2-SPAIR图像; B.T1WI增强图像; C.DWI图像(b=800 s/mm2); D.免疫组织化学染色(CD99弥漫阳性,×400)
讨论PNET是一类起源于神经嵴迁移胚胎细胞的小圆细胞性肿瘤, 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侵袭性强,生长快,易发生转移,约占软组织恶性肿瘤的1%。外周性PNET常见于椎旁软组织及四肢,罕见原发于输尿管者。输尿管PNET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本例输尿管管壁增厚,呈结节状凸入膀胱,MRI及超声均示病灶质地均匀、血供丰富、边界清晰,未见坏死及囊变,术前诊断难度大,术后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和遗传学检测结果均支持输尿管PNET。本病应与尿路上皮癌、输尿管平滑肌肉瘤、输尿管肉瘤样癌等相鉴别,确诊须结合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和遗传学相关检测。免疫组织化学显示小圆形肿瘤细胞CD99弥漫阳性对诊断PNET具有重要意义。EWSR1与ETS家族基因易位为PNET特异性标志,FISH法检出EWSR1基因断裂可作为诊断PNET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