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情境的策略探究
2020-07-30王以三
王以三
摘要:数学作为小学必修科目之一,其旨在通过教材,教学生关于数的认识、四则运算等一系列的知识,初步地让学生接触数学,为之后的初高中数学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小学生从幼儿时期过渡到小学,心智还不成熟,正处于贪玩好动的年纪,给数学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而遵循着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师采取单一且枯燥的教学方式显然是不可取的。但是随着新课改的发展,许多新颖的教学模式脱颖而出,其中设置一个有效的情境这一方法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情境;策略探究
创设有效情境来进行教学是新课改之后数学课堂的热门教学模式,其中一些新颖、有趣且富有思考性的情境教学带来的效果是十分令人惊喜的。一方面提升了小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发挥创造性潜能提供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一方面也能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及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下面就如何在创设有效情境方面探究其策略。
一、营造轻松有趣的学习氛围
无论是在数学课堂还是在其他课堂上,枯燥乏味的学习氛围都是让学生排斥和抗拒的,尤其是像小学生这样一群天性活泼爱闹的群体,叫他们乖乖坐下已经不易,更遑论叫他们去听逻辑性与思维性极强的数学课。因此,一个轻松有趣的学习氛围是所有知识教学开展的前提。
新课改要求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我们在课堂上应该多与学生交流与互动,更多地让学生自己去提出问题并且思考[1]。例如在课堂将要结束时,我们与学生进行互动:“同学们,给大家几分钟的时间可以给老师出问题,内容是今天上课所学的知识,看看谁能够难住老师?”于是学生纷纷积极踊跃的给教师出題目,并自己去验算教师所给出的答案是否正确。运用较短的时间,既活跃了课堂的气氛,又巩固了学生所学的知识,让学生积极踊跃地参与进课堂来,主动地、自主地去学习数学。
二、通过故事、动画片创设有效情境
众所周知在小学阶段的学生们,平时最喜欢阅读故事及观看动画片。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感兴趣,才能引起其对数学知识的注意力。因此教师应当在数学教学中,通过引进一些短小的故事,或者是学生爱看的动画片来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主动地去接受和学习数学[2]。
例如在学习《圆的周长》这节内容,教师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向学生抛出问题。在森林运动会上,熊二与光头强进行长跑比赛,裁判让光头强在圆形场地上跑,而让熊二在方形场地上跑,大家觉得谁会获胜呢?为什么赛后光头强觉得比赛不公平?提及到学生所感兴趣的动画片人物,能够轻松地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引入创设的教学情境当中去,由此再提出有关于本堂课知识内容的问题,引发学生自主思考,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数学,效果可谓事半功倍。
三、通过生活实际创设有效情境
华罗庚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既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因此我们教师应当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有效地在现有教学体系中引入生活教学情境,创设一个有效的情境,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琐事中来引导学生学习数学,并鼓励学生应用在日常生活当中[3]。
例如在教授20以内减法的时候,我们可以联系生活实际给学生提出问题,创设一个有效的生活情境。妈妈带着小李去超市买小李最喜欢喝的饮料,饮料是3元钱一瓶,妈妈给了老板20元,请问老板应该找回妈妈多少钱?通过设置一个贴近生活的情境,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让学生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方面又能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做到生活处处有数学,让学生在课下遇到相同的事情的时候能够联系到所学的数学知识。
四、通过打破学生认知冲突创设有效情境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每个人的认知都不一样,因此教师应当根据每个学生的认知水平来创设一个有效情境。孔子有云“不愤不启,不徘不发。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徘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教师应当在教学途中精心设置一个打破学生认识水平的问题,让学生产生“情理之中”但是却“意料之外”的情绪,从而让学生产生学习新的认知的欲望[4]。
例如在学习《面积单位》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用1cm2来测量桌子长度,这个时候学生就会困惑,1cm2这么短,如何去测量那么长的桌子呢?于是学生开始讨论思考,翻阅课本,新的认知与旧的认知相互冲突,形成内心认知的不平衡,引发学生探究新认知的兴趣,引起各个学生的共鸣。教师通过建设一个打破学生认知冲突的有效情境,引发学生的热烈讨论和思考从而引出课堂的内容,让学生带着迫切地想要学习新知识的需求去学习数学,使这堂课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结语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创建有效的情境教学对小学数学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充分地利用形象、场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又能将数学与生活联系在一起,便于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而作为教师,我们要对创建一个有效的情境这样的学习方式不断地进行研究与创新,做到结合教材内容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探究的品德,为学生全方面的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黄枣.关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情境的策略探究[J].中外交流,2018,(46):302.
[2]任万仓.关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情境的策略探究[J].学周刊C版,2014,(12):154-154.
[3]杨慧.数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实践研究[D].浙江:浙江师范大学,2009. DOI:10.7666/d.y1549233.
[4]姚常娥.关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情境的策略分析[J].活力,2019,(22):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