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格格不入的她

2020-07-30赵艳娟

中小学班主任 2020年7期
关键词:家校矛盾案例

一、案例简介

学期初,班里转来一位新同学小Z,一时间成了“新鲜事物”,天天都有一堆人围着她。看到她能这么快地融入新集体,班主任倍感欣慰。但这只是虚假“繁荣”,让人头疼的事情在后面。

没过几周,班主任观察到小Z明显不同于以往,变得非常内向,课间没见她和同学讲过话,经常独来独往,课上也常常答非所问、精神恍惚。一次,她和同学闹了矛盾,还躲起来找不到人,在班级里似乎显得格格不入。一天早读,刚进教室,顺着萦绕耳边的哭泣声,班主任看到了趴在桌子上的小Z。随后班主任把小Z叫到门外,倾听她的诉说。原来,自她转学后,一直都觉得不开心,有同学用方言嘲笑她,她说不想继续在这里读书了,特别想回老家。听了她的诉说,班主任和小Z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也就此事从侧面进行了深层次的了解。

待事情清晰明了之后,班主任把小Z的情况报告给了学校心理健康咨询室并联系了家长。心理老师和班主任与家长进行了深入的交谈,小Z的妈妈和小Z也进行了交流。在充分了解了她的家庭情况和成长经历后,和家长达成共识,定期引导小Z前往心理老师处进行心理疏导。一个学期下来,小Z的精神状态明显好转,变得积极阳光,经常主动当老师的小助手,脸上也时常洋溢着笑容。在学校心理老师进行干预的整个过程中,班主任在班级也开展了以“我们是团结友爱的大家庭”为主题的系列班队课,并经常和家长沟通小Z的在校情况及建议其多给孩子关爱。

二、原因分析

主观原因:小Z性格较为内向,不善和同学交流。

客观原因:小Z为插班生,从家乡到异乡,学习环境、人际关系都发生了改变,班内个别同学缺乏友爱精神,一定程度上促使小Z在心理上产生了突发性转变。小Z在转学前是留守儿童,父母离异,由爷爷奶奶带大,现和母亲生活,但感情上有所疏离。这些原生家庭造成的创伤,使小Z容易出现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困难等心理症状。

三、问题关键

这个案例的关键:一是学生无法适应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存在着适应和沟通的障碍;二是受原生家庭影响,性格内向、心理消极、缺乏安全感。综上所述,这个案例的本质是受原生家庭影响的心理适应问题。学生的心理状态严重影响她的学习和生活,如果不及时进行干预,会发展成更为严重的心理问题。

四、解决策略

1.及时交流,疏导情绪

案例中,在班主任发现小Z的异样之后,及时和其进行了深入交流。此时,小Z的情绪波动较大,及时而有效地疏导其情绪,才能更深入地了解其内心的真正想法,找到原因并制定解决问题的策略,为后续开展心理辅导工作做好铺垫。

2.适时介入,专业帮扶

鉴于小Z性格内向,不善与人交流的实际情况及出现的不可控的行为,如和同学有矛盾就躲起来找不到人、所答非所问、精神恍惚等情形,及时上报并联系专业的心理老师进行疏导,是非常有必要的。

3.家校联系,形成合力

小Z在校的非常规表现要及时和家长取得联系,并对其家庭情况、成长经历进行深入了解,与家长就其在校表现进行有效沟通,家校形成合力。案例中,小Z的母亲赶来学校,第一时间和孩子做了交流。心理老师和班主任也及时和家长进行了沟通,并鼓励家长要利用和孩子相处的时间多给孩子关爱,消除其内心的不安全感,多做孩子的思想工作。

4.创设情境,跟踪到位

班主任和心理老师在数次倾听之后,和学生进行了深入的交流,疏导其情绪,引导学生快速适应新的学习环境。首先让小Z和其他同学尽快地打成一片。班主任开展了以“我们是团结友爱的大家庭”为主题的系列班队课,营造团结友爱的集体氛围,增强小Z的心理归属感。渗透互相包容和分享的意识,增进同学间的了解,消除隔阂,帮助小Z安全度过在新学校里的“磨合期”。

五、案例启示

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目的不仅是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更是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起到教育学生、积累自身经验的目的。基于本案例,主要有以下几点思考:

1.关注矛盾的根源

本案例看似是小Z个人的情绪和心理问题,但却折射出地域差别、原生家庭、插班生如何融入新集体等问题。在案例中出现的同学间的矛盾,更多的是基于地域差异的生源间的矛盾而出现的,与常见的同学间的欺侮与矛盾有着本质区别。比如,案例中提到的用方言来嘲笑同学,以为其听不懂,就是利用了地域存在差异这一点。除此之外,便是小Z自身的成长经历所导致的性格及心理状态,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

2.解决问题需借力

著名教育家夏丏尊说过:“没有情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里的情感和爱不仅仅是师者对学生的愛,也有生生之间的友谊之爱。师者要给学生创设解决问题的情境,培养人与人之间充满大爱与包容的胸怀,孩子更容易在团结和谐的集体中满足心理上对友爱的需求。案例中矛盾的症结所在就是小Z难以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的问题,来自其他同学的关怀与帮助、发挥集体或是小组的力量可以帮助小Z尽快适应。除了借助班集体的力量,案例中学校心理老师及家长也参与了进来,家校形成合力,共同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

赵艳娟   广东省中山市东升镇东升小学,班主任、语文科组长、东升镇语文学科带头人。

猜你喜欢

家校矛盾案例
谈如何有效的开展幼儿园家校共育工作
样板案例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家校携手,共促发展
矛盾的我
NSE 9A-Module 4-Unit 2案例设计
“矛盾多发”可怕吗?
互动+沟通——基于信息技术的家校沟通新模式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稿卷
难以一致的统计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