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条大路去“罗马”

2020-07-30汤敏飞

中小学班主任 2020年7期
关键词:轮值罗马班主任

条条大路通罗马。教育是我们的“罗马城”,我们各自走在通往“罗马”的教育大路上。

——题记

2017年年末,我被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教师月刊》评为“2017全国年度教师”。在回答杂志社的采访时,我曾说过一句话——“饱含爱意的眼睛更明亮”,这句话一直是我的教育圣经。我相信任何伟大的教育都指向一个字——“爱”。从教22年来,我辛勤地耕耘在初中教育讲台上。我希望把浓浓的师爱雨露播撒到每个孩子身上,做一个“有明亮眼睛”的老师。

一、家校合育:同频共振+零距离沟通

好的教育,是学校和家庭同频共振,合二为一,一起发力。缺失了家庭配合的学校教育必然是不完整的,也必然是缺乏教育力量和教育效果的。我们应该将家校合育提高到教育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认识。

在我的红星班里,家校合育包含四个方面内容:配合家长学校,统一教育观念;开好家长会,取得家长支持;开展亲子活动,家校和谐统一;做好家访,协同教育孩子。我把这四个方面称为家校沟通的“四座桥梁”。在这“四座桥梁”中,我认为家访是最重要的“桥梁”。因为家访能够实现教师与家长、孩子三方的零距离沟通、面对面交流。现代交际学证明,只有面对面的交流才是最高效率的交流。只有当面交流,信息、思维、情感、智慧等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传播和碰撞,才能产生最深刻、最大化的交流价值。它所起的教育效果能够直达学生和家长的心灵深处,是能触及情感和思想的深度沟通。我把家访当作教育的重要发动机之一。教育是一种心心相印的活动,家长、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所有教育活动都是一种思想情感的交流。唯有从心里发出的教育,才能打动人心,才能让学生得到发展的真正动力。

关于家访,我通常会问班主任同仁们三个问题:你家访了吗?你会家访吗?你的家访有成效吗?在22年的家访实践中,我总结了家访的四条基本原则:尊重家长是家访的前提;了解家长的需求是家访的指南;关心和帮助孩子是家访的目的;用故事说理是家访的魅力。如果这样去做,我们就能与家长建立起“教育统一战线”,结成“教育合伙人”,老师和家长就能同呼吸、共荣辱。

2019年5月1—4日,是“五一”劳动节小长假,我放弃了休息,踏上了家访的路途。这次我从班上56个孩子中挑选了13个家访对象,这些孩子多数都有生活或学习方面的困难,分散居住在仙桃城乡。当我踏进这些孩子的家门时,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由衷欢迎。我和他们谈学习、聊生活,给他们想办法、出主意。在一名沉迷于手机游戏的赵姓同学家里,家长说,自从我家访后就再没玩手机了;几个学习信心不足的学生,家访后精神状态也明显好转。

我把家访的情况发在我的微信朋友圈和QQ空间中,有3000多人浏览,还收到300多个来自全国各地的好友点赞和评论。我在圈中感慨说:“每一个孩子都是上天的珍品,每一个家庭都是令人尊敬的存在。家访就是把老师的关爱和帮助送给孩子。真正地爱孩子,就应该走到他们的世界中去……”

从教22年来,我一直都保持着家访的习惯。只要一有时间,我就会去家访,把真挚的师爱送到一个个家庭。在我的衣兜里每天都装着一份学生花名册。我每年必定会走访和资助班中的贫困生、留守生和孤儿等孩子。

记得2012年10月的一天晚上,我到学生柳旭(化名)家去家访。柳旭的父亲几年前因车祸去世,母亲改嫁了,只有一个孤苦伶仃的奶奶和孩子相依为命。奶奶年迈力衰,靠捡垃圾、帮人家缝补洗衣挣点钱生活。柳旭曾几次说要辍学。我带领班级科任教师走进了柳旭的家。我搂着柳旭给他讲范仲淹幼年丧父励志成才的故事,鼓励他坚强生活。家访后我给柳旭送了一些衣裤,还有一些书籍。我先后四次家访慰问他,每次去都会买点吃的用的东西给他。柳旭亲切地叫我为“汤班头”。最终柳旭没有辍学,继续走在求学的路上。

这些年来,我多次被评为“优秀家访教师”和“优秀家访班主任”。我将家访经验进行总结,写了《削梨的孩子》《家访,最温暖人心的教育》等研究論文和手记,发表在《人民教育》《德育报》《教师报》等报刊上。我在很多地方的报告中,也曾专题讲述家校合作的经验。

22年来,我家访关爱的足迹遍布仙桃市的大街小巷和田间地头,走访和资助的孩子数以百计。2019年教师节,在湖北电视台教育频道、湖北教育基金会和《楚天都市报》联合举办的“荆楚好老师”评选中,我光荣当选。省里一位领导曾说:“要说做家校合作教育,仙桃的汤老师是全省做得最好的,他是名副其实的‘铁脚板。”

家访做得好,就能化解许多难解的矛盾和死结,激发家长和孩子的思想情感,为学生的全面进步提供源源不绝的动力。家访,能取得学校教育不能实现的教育效果。迈开脚步,走进一个个孩子的家中去吧,那里是教育的藏宝洞和桃花源。

二、进步教育:进步之星+班本课程

1.追求“进步之星”

进步教育产生于19世纪末的美国,是一种教育革新思想。它是作为进步主义的一部分而发端的。其教育理论源自卢梭、裴斯泰洛齐和福禄培尔等的教育思想,并深受现代科学的影响。进步教育现已成为我国各地许多学校的办学特色。

仙桃四中推行进步教育已近10年了,我也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中不断探索着。进步教育的基本理念是“进步就是成功”,基本方法是“每天一个小目标,每天一个小希望,每天一个小进步”。进步教育通过每一天的小进步进行积累,然后通过一个阶段(一周、一月、一学期)的“进步之星”的评比来具体实施。

有很多老师说,现在的孩子越来越不好教了——懒、骄、散、叛。进步教育正是当前解决这些教育难题的法宝。为了教好孩子,10年来,我一直坚持在我的“红星”班里推行进步教育,其重点是评选“进步之星”。

“进步之星”从六个方面去评选,又称“六星教育”。“六星”,即道德星、学习星、体育星、艺术星、劳动星、创新星。通过六星评比,促使学生实现自我奋斗和自主进步。“进步之星”实行“周评月选”的制度,即每周评选一名“周进步之星”,每月再评选一名“月进步之星”。这样,一个学期下来,就可以评选出25-30名“进步之星”。实施进步教育10年来,班里评选出的“进步之星”在600人次以上。

幾十位家长自发买来了水果和蛋糕。苹果、香蕉、西瓜等水果寓意硕果累累,蛋糕寓意师生、家长共同学习生活了一年。老师和家长给孩子们送水果,孩子们给老师和家长分蛋糕。家长和老师给孩子们送上中考的祝福和考试建议,孩子们则立誓“为自己争气、为父母争光、为班级添彩,为民族之崛起而读书”。那天,我们班教室变成了欢乐的海洋、感动的海洋。孩子们快乐地吃着写有自己名字的蛋糕,吃着吃着,说着说着,有的孩子湿了眼睛,红了眼眶。一年情太深,一年意难忘。从孩子、老师和家长们一张张集体合影的照片中看得出来,这是一个刻骨铭心的端午节,这是孩子们瞬间长大的一天。孩子们懂得了亲情、师情、同学情,懂得了感恩、责任、奋进……

四、扩展心灵半径:阅读+写作+交流

关于班主任的自身成长,我有一个“三万行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交万种人。

“读万卷书”。我本人有一大爱好就是读书。我家里有5000多册藏书。这些书就像我的命。能每天在书海遨游,忘却晨昏,对我来说实在是莫大的幸福。我常想:要读多少好东西,才能造就一个好老师?作为一个班主任,我读的专业书籍比较多,例如《班主任工作漫谈》《中小学班级常规管理》《第56号教室的奇迹》《做一个智慧的班主任》《学习哪有那么难》等,我喜欢看班主任专业杂志以及综合性教育杂志中的有关班主任的栏目。

“行万里路”和“交万种人”。通俗地说,就是要“走出去”,我不喜欢待在一个狭隘的小圈子里,我喜欢出去向千千万万的人学习。“走出去”,一方面扩大我的地理半径,另一方面扩大我的心灵半径。我去过全国上百个地方,也去过印尼、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国家。我到某一个地方,总是特别关注当地的学校和老师。我去过不少名校和非名校,结识了不少名师和非名师,这些人中有许多是特级教师、名校长、名班主任、名师。我总是从那些地方、从那些老师身上学到很多东西,受益匪浅。我总结的一条经验:“万水千山总是学问。”

另外,培训学习和研讨会也是我“行万里路”和“交万种人”的重要内容。这20多年来,我参加的班主任培训非常多,我也很乐意去参加各种线上线下的培训,尤其是国家和省级层面的高端培训,比如全国继续教育中心和湖北省教育厅组织的全国班主任高级研修班和湖北省卓越班主任培训等。每一次研训我总是全身心投入,如饥似渴地学习交流,在研训中提高认识、开阔视野、更新观念、修炼本领。

我热爱写作。很早我就是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曾在《雨花》《小说界》《小说月刊》《青年文学家》等刊物发表60余万字的文学作品,这也是我被孩子们崇拜的资本之一。我把这叫作“信其师,亲其道”。我更热爱教育写作,我有数百篇班主任和语文专业方面的论文、手记发表在《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德育报》《新班主任》《班主任》《语文教学通讯》《湖北教育》等各级各类报刊上,还出版了30万字的教育专著《赐予孩子伟大的力量》。

这些年我创建的“汤敏飞教育交流QQ群”吸引了全国数以千计的热心教育的老师和家长,在群内开展公益教育交流研讨。我的教育微信和QQ教育空间的浏览量达100多万次。

2018年11月至2019年3月,我经仙桃市教育局严格遴选加入仙桃师德报告团,为仙桃市近万名教师做巡回报告,得到全市广大老师的认可和赞扬。在我家里,现在还保存着好多学生和家长送来的锦旗。今日头条、湖北电视台等国家、省、市媒体曾十多次报道我的事迹。

五、班主任工作室:领衔人+轮值主持人

在最初开始的时候,我的名班主任工作室有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各成员班主任都有自己的岗位,他们每天都要上课、带班、参加培训、应付学校各项工作等,还要兼顾家庭生活,确实都非常忙碌。在这种情况下,工作室里就出现了一种现象,各忙各的,工作室氛围比较“冷淡”。很多名班主任工作室也都碰到过这种难题。

看到这种现象,我在名班主任工作室里开展了一些新的尝试,即实行“领衔人+轮值主持人”制度。我的名班主任工作室共有1个领衔人和8名核心成员,骨干成员有56人。作为领衔人,我全面、始终负责工作室的各项工作,但8名核心成员并不是被动从属者,他们也都是主人翁。

实行这项制度,目的是进一步强化成员意识,夯实责任,提升能力,深化成果。这样做既让每个成员得到锻炼,也减轻了大家的负担。轮值主持人,即工作室每名核心成员轮流担任一个月主持人(骨干成员也可以加入),在领衔人领导下开展工作,主要负责实施当月工作室活动,落实当月工作室任务。

具体怎么实施呢?我们先在每年初制订全年轮值主持人工作计划,将目标任务、轮值主持人分工、责任要求安排到每月。每位轮值主持人对当月的工作室工作要做到月初有方案、月中有实施、月底有总结,确保工作室各项工作扎实有效落实。

例如,2019年3月,工作室成员陈少芳老师担任轮值主持人,她设计的工作室研究内容是班级文化建设之“班级文化布置”专题研究。她以自己的班级为试验田,3月初开始在教室墙壁、黑板、地面、天花板和教室外墙壁、走廊、前后门、外窗等部位进行全方位文化设计与布置,她对美文、图片、书法、手工剪纸、工艺品、绿植等文化元素进行了深入思考和体系建设。3月中旬,她引导工作室全体成员参观、商讨和改进。3月下旬,她牵头开展“班级文化布置”专题研讨活动并做总结。整个活动非常有意义,她的班级后来被学校评为年度“最美教室”。

像这样的轮值主持人月主题活动还有很多,非常丰富。例如,罗力老师的“班会课竞赛”主题、陈超老师的“班主任核心素养”主题、李璐老师的“如何解决学生网瘾问题”主题、李敏老师的“班主任与科任教师协作教育”主题等。

开展轮值主持人活动,提升了成员为工作室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效地增强了工作室的活力、组织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原来有几个经常请假的老师,因为自己是轮值主持人的缘故,现场出勤率也提升了。所以,现在我的工作室的氛围很“暖和”,成员人人都昂扬精进。

教育千万不要日复一日地复制粘贴。只有远离单调与苟且,方能不断走向诗意与远方。我的教育追求是“每天不一样,奔向罗马城”,每天都有感人的教育故事,走条大路去“罗马”。前方就是教育的“罗马城”,你我一起携手出发吧!

作者简介

汤敏飞,湖北省仙桃市第四中学语文教师、班主任,兼学校教科室主任,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先后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荆楚好老师,湖北省十佳班主任、湖北省卓越班主任培养对象,仙桃市十大名师、最美教师、语文学科带头人、教科研先进个人等。

猜你喜欢

轮值罗马班主任
我的班主任①
大公司应对官僚化的可选项
合格董事会的存在至关重要
当一名轻松的班主任
阳光房
罗马鞋 无法抗拒的夏日战靴
一组神秘数字
我们的班主任等
我的班主任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