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家校共育视域下的班主任育人策略探究

2020-07-30肖振汉

中小学班主任 2020年7期
关键词:德育策略家校共育初中学生

[摘要] 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之美称,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一直以来都是教育的重要内容。初中班主任肩负责任重大,不仅承担教学重任,还要进行班级管理,特别在学生行为习惯、道德品质的培养上承担着主要责任。但是从初中生的全面成长来看,学生仅仅依靠学校教育是不够的,还需获得良好的家庭教育。基于此,初中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时,要充分借助学生家长的力量,以形成统一合力,才能真正实现德育教育的有效性。本文主要针对当前存在于家校共育中的问题提出一些具体的德育策略,希望能够给其他相关的教学工作者以一定的积极启示。

[关键词] 家校共育;初中学生;班主任;家长;学校;德育策略

当前,对于我国大部分初中学生来说,接触最多的,一是家庭,二是学校。家庭教育是基础,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延伸,缺少其中任何一个方面,都会造成教育的缺失,对学生的学习、心理成长等方面都会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家校合作、共育学生,是指在学校、家庭以及社区等多方教育主体之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创新教育的内容与方式,通过学校来影响家庭,促使家庭教育的质量有效提高;同时,通过学生家长以及社区的反馈,促进学校教育制度的完善,以实现学生、家长、教师的同步成长,进而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使学生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家校共育在学生的道德教育方面有着较好的成果,但是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以下将针对具体问题对班主任德育工作提出解决方案。

一、家校共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1.重智育、轻德育

长久以来,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家长对学生的成绩尤为关注,因而在家校沟通时,主要是针对学生在学习方面的问题,通常围绕学生的成绩、学生具体科目的学习情况、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几个方面,对学生的思想、行为、道德品行的重视程度远远低于对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视。在初中教育中,有的班主任还是以学生学科成绩的高低作为评价标准,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家长对自己孩子的态度以及看法。

2.家校合作不够深入

目前,不少初中教师已经认识到家校共育的重要性,展开了对家校合作方式的探索。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包括教师认识的不到位、教师的课业繁忙、家长的配合不够等多种因素,具体的德育工作还停留在家校合作的初級阶段。一般都是班主任在班会上讲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希望家长能够对此问题予以高度重视。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家长对学生的教育也越来越全面,有部分家长对于学生良好道德素质的培养比较重视,有意识地对孩子开展一些教育活动,但是教育活动的针对性不足,收效甚微。由此可见,尽管学校和家庭都对思想道德教育展开了一些活动,但是由于双方沟通不足、方式不当,使学校与家庭处于割裂的状态,道德教育活动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二、家校共育视域下具体德育策略探究

1.利用信息技术,实现高效的家校沟通与合作

家校共育的前提是学校与家长建立良好的、紧密的沟通交流关系,只有教师与家长之间能够相互信任,才能在发现孩子问题时,及时与另一方进行分析讨论,找到问题所在,进而制定出有效的德育方案,帮助孩子解决出现在生活以及学习上的种种问题。

当前社会处于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班主任可以借助发达的信息网络与学生家长建立方便而又快捷的沟通渠道。班主任可以建立班级交流沟通群,包括微信群、QQ群等,采用视频或者图片的方式,将学生在学校的情况发送给家长,让家长对学生在校的表现有更为直观的了解。同时,对于学生的心理状态、在家表现等情况,家长也可以及时反馈给班主任。这样,班主任和家长可以同时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监督,能够在第一时间对学生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出判断,将学生的不良行为在萌发状态时予以消除,从而不断引导学生行为的正向发展。

2.做好家访工作,凸显道德教育针对性

家访是家校共育教育理念实现的重要途径之一,更是强化学校与家庭之间联系、实现高效德育的较为有效的方法。因为通过家访,班主任能够接触学生的成长环境,对学生的性格、具体家庭情况有着更为直观的了解,所以在进行道德教育时,才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思考,找到更好的切入点,提升道德教育的针对性。特别是对于特殊家庭的家访,如单亲家庭、留守学生家庭的家访,班主任要采用恰当的方式,才能与家长有更近距离的沟通,真正发挥家访的实际效用。

除此之外,家长通过与班主任的沟通,能够对道德教育有一个更为全面的深刻认识,转变看重学生成绩的传统教育观念,会更加配合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加强在道德上对学生的教育与引导。

3.组织家长培训,提升家庭道德教育水平

针对上文所提家长道德教育成效甚微这一问题,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家长进行道德教育的知识学习,不仅可以让家长对德育工作有更为深刻的认识,还能帮助家长提升自身的教育水平,特别是对于一些文化水平较低的学生家长来说,这是十分必要的。

具体而言,班主任可以定期组织家长开展思想道德家庭教育专题,如助人为乐、良好的学习态度的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等。班主任要通过这些活动向家长讲授相关的家庭教育知识,帮助家长制定具体的家庭道德教育方案,对家长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时出现的一些问题予以指导。另外,班主任还可以组织家长进行线上家庭教育知识培训,利用直播或者采用视频会议的方式进行授课,这种方式不受时间与场地的限制,家长可以随时随地参与进来,并与教师进行线上互动。家长道德素质的提升,也会为学生树立更好的榜样,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品行。

4.丰富道德教育实践,拓展家校共育的广度与深度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良好的道德思想在真正的实践中才能发挥价值。只有在实践的不断探索中,学生才能真正理解道德教育的意义。因此,班主任要将理论教育与实践相结合,联合家长,共同参与丰富多样的道德教育实践活动。利用周末或者假期,班主任可以与家长一同带领学生进行孤寡老人帮扶活动、街道义务打扫、贫困儿童一帮一活动等,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体会到帮助他人、为社会贡献自己一分力量时的价值,同时家长和老师也能看到学生的进步,并与学生共同成长。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与深化,国家对初中学生的道德品质、良好情感价值的培养也越来越重视,但实现初中生道德素质水平的有效提升,单靠学校教育是不够的。面对当前存在于家校合作中的问题,初中班主任作为担负学生道德教育重任的学生引路人,要在家校共育的理念指导下,利用家长会、家庭道德教育主题教育、课外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与家长形成良好的关系,拓宽家校合作的途径,深化道德教育的内容,增强道德教育的针对性。

肖振汉   广东省中山市实验小学数学教师,小学数学高级教师。曾荣获京苏粤浙卓越教师、广东省骨干教师培养对象、中山市学科带头人、中山市优秀党员和中山市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猜你喜欢

德育策略家校共育初中学生
浅析离异家庭学生的班主任德育工作
浅谈初中语文诗歌语言教学的德育策略
影响小学家校共育的因素以及解决策略初探
《语文学科课后作业的有效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浅议如何化解家校教育的矛盾
培养初中学生自信心与英语教学的相关性
培养初中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