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展小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新视点

2020-07-30陈荪

中小学班主任 2020年7期
关键词:自我教育自主性小学班主任

陈荪

[摘要]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提出:“真正的教育是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学生才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是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主体。小学班主任要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帮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基于此,本文开展关于培养小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培养的课题研究,希望能够给相关教育工作者以一定的启发。

[关键词] 班级管理;小学生;小学班主任;自主性;自我教育;家庭

自主管理行为源于行为自律的需要,其直接动力是小学生发自内心的服务意识与管理意识,具有较强的目的性与计划性。小学班主任要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可以通过构建优秀的班级文化、营造良好的班级环境,在此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以此促进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反思和自我教育。另外,还要借助家长的力量,强化小学生的自主管理。

一、优化班级管理,提升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策略

1.健全制度:保障学生自我管理

健全的班級管理制度是学生进行自我行为约束的前提。对于当前阶段的小学生来说,已经具备一定基础的思维与认知能力。小学班主任在进行班级制度建立时,应让学生参与进来,这也是提升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以前有些小学的班主任单凭自己的想法制定班规,不能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学生意识不到班规对于自身发展的重要意义,被动地参与进去。即使班主任制定了较为周密、详细的班规,学生们还是按照班主任的要求去施行,班级管理的效率较低。让学生成为班级的管理者,就要让其参与到班规制定的环节中去,可以采用民主参与、民主投票的方式进行班级公约的制订。班主任可以让学生借助《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一些规范性文件,以集体讨论的方式,共同制定出符合学生需求的班级管理制度,这不仅能够让学生统一思想,还能让学生感受到自我管理的乐趣所在。

2.民主选举:增强学生自主意识

对于班级管理人员的选举,小学班主任要更多考虑学生自己的意见,只有学生发自内心喜爱的班干部,才能服从其管理。受长久以来应试教育的影响,有的小学班主任在选择班级干部时,主要根据学习成绩作为选择标准。这种方式与当前提倡的素质教育是相悖的,压制了学生的主体性。但是如果完全按照学生的意愿去选取班干部,考虑到小学生的管理认知能力还处于较低水平。因此,最好由教师提名,全员投票选举。班主任提名时,一定要综合学生的能力与班干部的职能进行综合测评。还要定期轮换班干部,以发挥更多学生的作用,争取让每个学生都有担任班干部的机会,为其他同学服务,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会配合、学会服从、学会合作、学会负责、学会做事,才能不断激发其自我管理的意识。

3.评价导向:激活学生自主争优

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前提是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小学生只有看到自身的缺点,如行为上、思想意识上的偏差,才能不断修正自身行为,学会自我约束、进行反思。为了激发小学生的争先意识,在班级的实际管理中,班主任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制定对自身行为的奖励与评价机制,这是让学生进行自我反省的一种较为有效的方式。如对学生一周、一月的行为表现进行综合打分,根据分值的高低对学生进行奖赏与惩罚。奖赏应包括荣誉奖励以及物质奖励两个方面,如“班级小帮手”、新出的网红铅笔盒,对于低年龄段的小学生来说,特别能激发其自我提升的意识。

班主任的评价和肯定对于低年龄段的小学生来说特别重要,班主任可以在学生自我整体评价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评价,对有突出进步的学生予以肯定,对于进步较慢的学生予以鼓励。

二、创新多彩活动,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载体

除了日常的班级管理活动之外,小学班主任还要通过一些主题活动,给学生创造更多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机会,来促进学生自我管理意识的提升。例如,在班级活动日,班主任可以带领学生开展“我用小手装扮教室”的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发挥想象力,都参与教室布置,充分感受自己作为班集体的一员在班级中的主人翁地位。又如,班主任可以带领学生开展“我爱我的班”活动,让学生探讨对班主任、班级成员的感受,这不仅可以拉近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还能让每个人去反思自己的行为,知道其他人对自己的看法。为了得到班级其他成员的喜欢,学生会修正自身的不良行为,以促进学生良好品行的形成。开展日常行为的评比活动,让学生对照自己制订的班纪班规、行为规范,对自己的言行进行互相评价,指出其他同学哪里做得好,自己哪里做得不好,今后应该如何规范自己的行为,让学生通过横向对比,同时促进自身的纵向比较,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从而促成自我认识、自我修正。

还可以让学生自行设计主题班级活动方案,充分激发学生对班级活动进行设想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提升,教师要在一旁予以必要的指导,让学生在活动中有决定权,这也是促进学生自主管理能力提升的一个较为行之有效的办法。

三、整合家庭,支持学生自治行为养成的力量

学校生活只是学生生活的一部分,仅仅依靠学校教育来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是不够的,必须借助家长的力量。基于此,班主任要与学生家长多沟通、多联系,让家长配合学校,在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上多下功夫。

现在,对孩子溺爱的家长不在少数,平时在日常生活中不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怕孩子受累;还有的家长总认为孩子小,不具备自我管理的能力,事事都要操心,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孩子自主意识的发展。因此,班主任一定要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与家长多沟通,让家长放开手脚,引导孩子进行自主管理。另外,班主任可以向学生布置一些课外活动,促进学生的自我管理,在家庭生活中也有更多的锻炼机会。如在家长的配合下打扫家庭卫生,并将成果以照片的形式作为作业提交;在家长的配合下,制定寒暑假的生活作息表,并对学生的执行状况进行记录等。

综上所述,引导小学生进行自主管理是小学班主任教学内容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其根本在于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要认真抓好班级管理工作,对班级管理有正确的认识,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采取多种途径发挥学生的作用,包括班级制度的构建、班级秩序的维护、班级环境的创建,都需要将学生作为主体来对待,让学生能够从各种班级活动以及课堂教学中意识到自我管理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精神与自主管理的能力。另外,还要在家校共育的理念下,发动家长的力量,与家长共同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

[1]翟秀娟.实行人本化管理,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班级的能力——浅析班主任管理中的德育[J].内蒙古教育,2019(9):122-123.

[2]彭瑞先.学生班级自主管理能力培养研究[C].《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五卷).《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总课题组,2018:1482-1485.

[3]张姝丹. 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构建民主和谐班级氛围[C]. 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十三).国家教师科研基金管理办公室,2017:434-435.

陈 荪   广东省深圳市东晓小学科研主任,中青年语文骨干教师,中学高级教师。曾荣获深圳市优秀教师、罗湖区先进教育工作者、罗湖区优秀班主任、罗湖区优秀辅导员等称号。执教的课例获得深圳市课堂教学竞赛一等奖;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级、省级、市级科研课题。

猜你喜欢

自我教育自主性小学班主任
自主性数学课堂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无人机自主性分级标准浅析
乐学善悟,让数学复习更有效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自我教育研究
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大学生自我教育目标设定研究
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
自我教育活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
中职学生良好习惯的自我教育模式探索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工作探索
英语学习的自主性及其教学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