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 “凶手”
2020-07-30
华声文萃 2020年7期
6月6日是“中国房颤日”, 2013 年 3 月 19 日,由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等八大学会在北京宣布将每年的 6 月 6 日定为“中国房颤日”,旨在提升公众对于房颤中风(卒中)危害的认知。
作为心律失常的一种,房颤在中国具有发病率高的特点。2018年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的房颤发病率为1.4%,全国有1000多万房颤患者。哪些人容易得房颤?高血压、心肌病、冠心病、甲亢、风湿性心脏病等很容易引发房颤,但不僅仅限于这些病,只要能引起心脏扩大的那些病,就可能引发房颤。房颤还是一种“增龄性”疾病,每增加10岁,患房颤的几率就增加一倍,在80岁以上的人群中,房颤患病率高达30%。医生建议,60岁以上的老人,应做房颤筛查,以便及时干预,避免疾病带来的中风危害。
那些无症状的人更应该筛查。何为“无症状”房颤呢?就是心脏乱跳的时候感觉不到。这主要与心脏乱跳的次数有关,有些人能够感觉心脏跳得比平时稍快,但时间长了,就耐受了;而有部分人的房颤表现方式就是早搏,因为早搏通常是一闪而过,不敏感的人就忽略了。
不论是哪种房颤,它的最大危害就是中风:心脏失去正常的收缩功能,致使血液滞留于心房,形成血栓,然后随血液流向脑部,从而发生血管堵塞。数据显示,患有房颤的人,中风发生风险比没有房颤的人多出5倍。房颤引发的危害不仅仅是中风,它还会影响心功能,导致心衰,所以一定不能大意。
如何预防?服用抗凝药物。简单地说,就是不让心房内的血液凝结成为血栓。目前抗凝药物传统的华法林应用比较广。
(摘自《成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