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筑牢脱贫攻坚防贫的四道“保障线”

2020-07-30左腾飞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20年8期
关键词:脱贫攻坚

左腾飞

【摘要】脱贫贵在高质量,高质量脱贫就要防止脱贫又返贫。因此,要针对脱贫质量不高可能导致的返贫,筑牢防贫措施的“保障线”;针对脱贫意愿不强可能导致的返贫,筑牢防贫动力的“保障线”;针对脱贫帮扶不足可能导致的返贫,筑牢防贫力量的“保障线”;针对脱贫基础不牢可能导致的返贫,筑牢防贫后劲的“保障线”。

【关键词】脱贫攻坚  防贫工作  高质量脱贫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20.08.016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防止返贫和继续攻坚同样重要,已经摘帽的贫困县、贫困村、贫困户,要继续巩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味着贫困线以下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出列,真正消除贫困问题。当前,脱贫攻坚进入了攻城拔寨的关键时期,脱贫工作应高度重视精准防贫,保证脱贫工作的稳定性和延续性,防止脱贫又返贫、未贫又致贫现象。防贫工作不仅关系脱贫工作的质量,也关系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成败。从实践层面看,随着脱贫攻坚战的深入开展,有些地方已经把防贫工作放在了突出的位置,立足“两年后”的扶贫工作,积极探索精准防贫体制机制建设,构筑了一道返贫的“保障墙”。但由于贫困程度的不同,个别地区脱贫任务仍然艰巨繁重,政府主要精力聚焦在剩余贫困人口脱贫上,防贫工作相对薄弱。返贫考验着脱贫的质量,既要注重高质量脱贫,也要做好应对各种不确定性致贫返贫的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做好贫困兜底,确保困难群众生活水平始终保持在贫困线以上。防贫与脱贫的实质都是帮扶济困,可以说防贫就是对脱贫质量不高的生活困难群众实施的二次脱贫。返贫的主要原因有脱贫质量不高、脱贫户脱贫意愿不强、帮扶力量不足且后续乏力、脱贫的基础薄弱等原因,要针对这些原因,采取有效措施,突出范围的合理性、措施的针对性、制度的延续性和防贫的基础性,构筑全方位的防贫体制机制,为防贫工作构筑坚不可破的“保障线”。

针对脱贫质量不高可能导致的返贫,要合理划定防贫范围,精准施策,筑牢防贫措施的“保障线”

脱贫质量不高是指脱贫户虽然各项指标达到了脱贫标准,但由于支撑脱贫的政策措施不稳定或者返贫的因素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致使收入支出重新陷入不平衡。比如,扶贫产业经营不善、贫困户面临失业风险、自然灾害突发、贫困家庭主要劳动力丧失,等等,都会导致返贫。脱贫质量不高,压缩了返贫的弹性空间,增加了返贫的概率。做好返贫工作,当务之急是针对脱贫质量不高的相对贫困群体进行精准认定,采取措施,再筑一道“保障线”。

精准认定防贫范围。防贫工作对象广义上看是可能返贫致贫的各类群体,但为了增强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应合理划定防贫措施重点实施范围,这是做好防贫工作的重要基础和先决条件。返贫对象具有不确定性,难以有效预估,只能根据收入情况划定标准,标准以下为重点防贫监测对象。划定的防贫范围不宜过宽,也不宜过窄。范围过宽会使纳入防贫监测对象数量过多,增加管理难度,降低工作效率和针对性。范围过窄会遗漏返贫概率较高的低收入群体,使防贫工作出现较大面积的盲区。以收入水平或可支配收入低于国家贫困线1.2倍或1.3倍为标准划定范围较为适宜。[1]各地可根据贫困状况、貧富差距、帮扶能力适当调整标准范围。总体来说,满足划定范围的防贫对象主要是非高标准脱贫户和非贫低收入户两类群体。这两类群体返贫的可能性较高,要实施精准防贫措施,逐一建立防贫档案,实施台账管理,摸清纳入监测范围内防贫对象的基本情况,针对致贫原因,采取相应帮扶措施,确保脱贫增收。要严格审核程序,因防贫标准比建档立卡贫困户范围广,地方政府扶持能力有限,应将有限的帮扶资源用到最需要的群体,避免将不符合条件的群体纳入范围。实施户申请、村评议、乡审核、县认定的四级确认程序,层层把关审核,层层签字背书,保证防贫对象识别精准。要突出防贫对象的动态性,定期对防贫对象档案进行调整,将新符合条件的纳入进来,不再符合条件的排除出去。当然,防贫对象应是所有可能返贫致贫的困难群众,严格界定范围的目的是提高防贫工作效率,对档案外因灾因病返贫的非建档普通家庭,也要建立完善上报监测制度,及时纳入帮扶范围,实施跟踪帮扶。这类群体数量少,情况往往比较特殊,应发挥村干部的积极作用,扩大政策宣传,鼓励符合条件的人员提出自我申请,根据一定程序,确保及时纳入帮扶对象,确保防贫工作实现全覆盖,真正体现执政为民的理念。

精准实施防贫措施。目前,我国已经广泛建立了医疗救助、教育补贴、住房保障、产业扶持和政策兜底等全面的扶贫政策体系,而防贫就是在这些措施的基础上,针对仍然不能满足需要的部分,实施差异化、多层次、全覆盖的精准救助措施,缺什么补什么,缺多少补多少。这些帮扶措施是在一般扶贫政策的基础上,针对仍然不能满足需要的部分进行差额补贴,区别于一般扶贫政策。比如,对因病致贫家庭,在享受基本医保、大病医保后,家庭仍然无力支付剩余医疗费用的,对超出的部分实施特别救助政策。这种特别救助不是以防贫措施替代扶贫措施,而是对扶贫措施的补充和强化。政府是精准防贫工作的主体力量,要强化主动作为,结合致贫原因,进一步创新防贫措施,确保各类贫困状况有措施、有兜底。

针对脱贫意愿不强可能导致的返贫,要强化教育引导,发挥主体作用,筑牢防贫动力的“保障线”

贫困户自身脱贫动力不足是返贫的一个重要原因。一些困难户贪图扶贫政策带来的实惠,争当贫困户、不愿脱贫,产生严重的福利依赖心理,存在“等、靠、要”思想,甚至故意隐瞒真实收入、隐瞒家庭基本情况,坐等返贫。不能有效激发贫困户脱贫的主观能动性,而一味依靠“输血”,不愿自己造血,不但制约高质量脱贫,也污染社会风气,滋生慵懒散思想,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本质背道而驰。尤其对深度贫困地区,贫困群众占比重,养成福利依赖心理,发展动力不足,对整个地区的长远发展都将产生负面消极影响,即使脱贫摘帽,也难以摆脱落后的局面。

猜你喜欢

脱贫攻坚
浅谈农民专业合作社在脱贫攻坚中作用
加快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之浅见
脱贫攻坚战中媒体的职责与使命
关于溆浦县脱贫攻坚工作的探索和思考
打赢脱贫攻坚战,民主党派如何作为
十八届五中全会以来的脱贫攻坚——基于新闻联播相关报道
天柱县整合涉农资金的实践与思考
走出一条具有甘肃特色的脱贫攻坚之路
传统媒体“脱贫攻坚”的形势与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