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标准的研制要与产业发展联动
——访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船舶与海洋技术委员会(TC8)主席、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秘书长李彦庆
2020-07-30薛龙玉
本刊记者 薛龙玉
近期,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船舶与海洋技术委员会(TC8)主席李彦庆被任命为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秘书长。同时担任国际和国内重要行业组织的要职,李彦庆先生对于国内船舶工业的发展以及中国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工作有着深刻的理解。
记者:近期您就任了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秘书长一职,目前您身兼多职,未来将如何利用好自身的优势,实现不同国际组织的协同,为促进国内船舶工业高质量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李彦庆:5月20日被任命为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秘书长后,工作思路一下子切换到了行业发展这个层面,目前还处于理思路的阶段。协会的工作面宽、政策性强,270多家会员单位的业务发展情况各不相同,支持并帮助会员单位渡过当前难关、走出一条新的发展路子,是协会的重要责任。协会参与的国际活动较多,如活跃造船专家联盟(ASEF)、中日韩欧美造船高峰会议(JECKU)、造船船检航运国际三方会议(Tripartite)等,这些国际组织或者国际活动,贯穿着一个重要的主题,就是对IMO有关公约规范的响应。如ASEF,虽成立仅5年,已获得了IMO非政府组织咨询地位,并成立了与IMO主要议题相对应的工作组;而JECKU和Tripartite也从不同角度对IMO议题进行讨论。目前我担任的ISO/TC8主席和ISO驻IMO全权代表的国际职位,主要精力也是在处理响应公约规范要求下的工业标准问题。所以,就任协会秘书长,给我提供了一个更宽阔的平台来处理全行业对公约规范的响应,特别是组织中国造船业更积极地参与全球海事治理和技术创新活动的机会。
当然,担任国内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秘书长与我现任的国际标准化组织船舶与海洋技术委员会主席这两个职务还是有一些区别的。ISO/TC8的人员来自不同国家,我的工作界面是国际性的。行业协会立足国内产业发展、面向国际合作,代表国内造船业的共同利益、关注会员的发展诉求、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会更加注重营造行业内外良好发展环境、及时警示产业和技术风险、主动贯彻国家政策及国际相关公约法规的要求、积极推动行业共性技术创新。
我同时担任这两个职务,有了更多相互促进的可能。中国是TC8国际标准化工作中最活跃的国家,把更多中国专家吸引和推荐到国际标准化工作中,更好地发挥中国对国际标准的贡献和影响,既实现对国内行业技术的牵引,又促进世界造船工业的发展,是我的责任。TC8在支持和促进造船、航运业履约、促进海洋可持续开发利用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对中国造船业了解国际海事法规、海洋法规以及标准制修订与应用都十分重要。TC8与国际相关组织保持了十分紧密的合作关系,每年能吸引各国近千名专家参与标准制定。这些各领域中的佼佼者,对当前法规情况、领域技术情况、产业发展需求等都有较深入的理解,这些应当可以成为中国造船界吸引的宝贵资源。我一直在思考,以什么样的方式把TC8及相关国际组织在政策、法规、标准等方面的工作与中国船舶工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结合起来,既通有无,更促合作,用国际通行的方式以相互裨益、共同发展这条主线串起大家共同的兴趣点,从而为推动世界船舶工业的发展创生出新的发展理念、提出全系统解决方案。这也是对中国船舶工业未来发展的有力推动。
记者:面对新冠疫情等挑战,未来您在领导多个行业组织开展工作时,在工作思路和战略上将做出哪些调整?
李彦庆: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和产业发展的影响很大,造船业、航运业是一个充分国际化的行业,在这场冲击面前也不例外,同样深受重创。从目前感受到的市场变化来看,主要还是对供应链的影响,未来还会持续发酵,下一步产业发展的不确定性增加了。疫情对今年国际标准化工作的影响很具体,那就是一系列会议无法正常召开。目前为止,ISO中央秘书处给各技术委员会的通知已明确,到十月底以前的所有实体会议全部取消,改为网络形式。而IMO的许多会议也取消或推迟,这让许多可以通过面对面深入研讨问题的工作变得更为困难,给TC8原定要深入讨论的议题蒙上一层不确定性。今年TC8的全会也将改为视频形式,同时为了更好召开全会,将精简会议内容。疫情对中国今年作为主办方的JECKU造船高峰会也产生了较大影响,我相信各国造船企业领导人期盼有面对面讨论问题的机会,但全球疫情尚未真正缓解,目前看来,召开实体性会议的可能性极小,现在也正在考虑如何与各方讨论更好的策略。
无论哪一个组织,当前都要面对疫情后行业可能有的新变化。可以肯定的是,本次疫情对世界航运、海洋油气开发以及海上休闲娱乐业的影响将是深远的,疫情对原来市场的低迷形成迭加效应,业界从总体上对未来市场演变、产业链可能的调整以及新技术创新驱动的效能等更加关注,也多了几分担心。我个人还是抱审慎乐观的态度,一是海运在世界贸易中不可替代的地位是稳固的,无论怎么变化,世界贸易80%以上仍将通过海上运输的格局不会改变;二是疫情短期来看加重了过去几年来航运市场和油气市场的低迷,但不是低迷的根本原因,长远来看,它对市场本身的影响有限;三是疫情确实对群体聚集类海上休闲业造成了冲击,也会促使人们对海上安全新的思考,大概率上讲,“海上安全”将会增添新的内涵,积极的对策将极大改善本次疫情中邮轮业在公共卫生方面的防控弱点。无论怎样,从历史的视角来看,疫情都只是短暂的,下游产业的复苏将不依赖于疫情的走向,造船界应当有这样一个乐观的态度。
无论是TC8还是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都有责任思考并引导业界踏上驱动快车道。协会将围绕“后疫情时代造船业向何处发展、怎么发展、驱动因素是什么?”这个大的主题,组织国内外研讨,在发展方向、发展动力、发展路径等战略性问题上形成共识,这也有利于中国造船界与国际同行之间在重大问题上建立一致性的话语体系,从而推动国际海事治理能力建设。协会还将针对国内造船、配套等供应链的稳定性、中外技术和产业合作、响应IMO公约规范要求以及更加安全、环保的内河航运、沿海沿江休闲业和装备业等等问题开展专题研究,并与有关部门、业主、制造业以及金融机构互动,推动船舶工业高质量发展和拉动高质量内需。
记者:请您简单介绍一下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船舶与海洋技术委员会(TC8)以及秘书处的主要职能和工作。
李彦庆:国际标准化组织船舶与海洋技术委员会,即ISO/TC8,成立于1947年,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中成立最早的技术委员会之一,也是ISO下最大的船舶类标准制修订机构。TC8作为全球最主要的船舶与海洋技术领域国际标准制定机构,负责船舶建造和营运过程中的设计、建造、结构、舾装、设备、方法、技术以及海洋环境保护相关的国际标准制修订工作,其标准适用于远洋船、内河船及IMO要求适用的其他海上结构物。截至2020年6月,TC8共发布标准357项,并有120项在研标准。委员会下设10个分技委、9个战略方向工作组、1个主席战略咨询组。在ISO各技术委员会中是为数不多的结构庞大、领域宽广、业绩卓著的委员会,也是ISO“劳伦斯·艾彻领导奖”唯一两次获奖的委员会。
在第N-2和N-1阶段计算最优控制的过程如下:首先,定义运行成本ck(xk,uk)=Lp,k(xk,uk)+lk(xk,uk).由于最后的成本被省略,这里在第N-1阶段开始执行.参考式(13),我们在一个特定状态上,通过合理地控制参数uN-1对最优成本 JN-1进行了评估,即
TC8一直秉承服务海事行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我担任主席后进一步结合海上贸易、工业发展和国际海事立法需求,通过不断强化战略引领、按需增设战略方向工作组、引入利益相关方联合推动等方式,在海事安全、海洋环保、海上安保、海洋技术和海事教育五大领域推进国际标准化工作,为利益相关方持续提供最佳技术标准解决方案。这些年来,TC8出版的标准得到了市场广泛认可和应用,许多标准成为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柱,如:ISO 28000系列海上供应链安全体系、ISO30000系列拆船管理体系、ISO 29400 系列海上风电标准,以及针对海上安全与环保制定的救生和消防设备、压载水、船舶降噪、船舶能效、防止油类污染、船舶涂层等一系列国际标准,TC8在国际海事工业创新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显著。
TC8的领导力来源于主席、秘书处以及分技委的力量。根据ISO规则,委员会秘书处是一个长久的管理性职位,承担着委员会日常管理工作。TC8从成立至今的73年间,秘书处共经历过三次更迭,荷兰承担秘书处的工作时间最长,从1947年到1998年共计50余年,第二次由日本船舶标准协会承担秘书处工作,从1998年到2007年共计10年,第三次就是由我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支持的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四研究所承担,从2007年至今。最早由我担任秘书,2010年我出任副主席后由七一四所国际海事与标准化研究部王晶主任担任秘书。
秘书处的工作除了需要尽职履责,完成日常沟通协调、会议筹备、项目和委员会管理工作外,还需要协调主席做好整个委员会的战略布局、组织机构调整、技术方向发展等工作。目前,TC8秘书处由七一四所专业团队进行支持,他们除秘书性工作以外,还持续研究海事技术法规并参与国际立法工作,包括联合国气候变化问题、生物多样性保护议题、国际海事组织海洋环境保护委员会和海上安全委员会议题等。从2016年至今,TC8依托秘书处组织筹办了国际船舶海洋产业发展和标准化论坛、国际压载水管理与标准化论坛、2019船舶和航运智能化国际论坛等前沿技术领域国际标准化活动。此外,秘书处也积极宣传TC8工作成效并支持帮助国内专家积极参与和主导前沿技术领域国际标准制定,在智能船、水生有害物种、LNG船舶、船舶网络安全、船舶能效、船舶降噪等前沿重点领域,持续推动我国实质性参与海事领域国际标准化工作。
记者:中国在船舶与海洋技术国际标准化方面主要参与了哪些领域的工作?中方的领导地位体现在哪些方面?
李彦庆:截至2020年6月30日,我国在船海领域主导发布国际标准共68项,其中船舶与海洋技术领域(ISO/TC8)60项(占ISO/TC8发布总数的17%)。我国主导在研标准45项,其中ISO/TC8中42项(占ISO/TC8在研总数37%),标准研究的技术方向主要包括舾装与甲板机械、海上安全、船舶设计、水下声学、船舶涂层、LNG船舶、挖泥船等。2019年,我国船海领域单位主导发布国际标准15项,较2018年新增9项,其中在ISO/TC8中10项;2019年主导完成标准新立项19项,较2018年新增8项,全部在ISO/TC8内完成。我国新研制标准的技术领域正逐渐从传统的船舶设计建造领域向潜水器、海洋环境保护、数字化技术应用等前沿领域扩展。
TC8是ISO中最活跃的技术委员会之一,始终坚持以海事立法、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三轮驱动标准制定工作。2017年,ISO/TC8主席和秘书处主动谋划提出海上安全、海洋环境保护、海上安保、海事教育培训、海洋技术五大战略方向和极地、水生有害物种、LNG船舶、智能航运、新海工、深海六大重点领域,形成了船海领域国际标准化新局面。2018年ISO/TC8在中方主席和秘书处带领下第二次荣获ISO最高奖——“劳伦斯·艾彻领导奖”。2019年,TC8主席和秘书处进一步优化战略导向,提出船海领域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UN SDG)的国际标准解决方案战略视图。此外,中方专家目前在ISO/TC8内还承担舾装与甲板机械、海洋技术、智能航运、挖泥船、极地领域的技术领导工作,并在其它技术领域积极参与标准制修订。以TC8领域的工作来看,中国在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的认识高度、参与程度、实际贡献和技术收获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参与治理能力进一步提升。
李彦庆:中国标准和国际标准之间并不是“升级”关系,而是面向不同的应用方开发的指导性文件。一些由我们国内工业界研究出来的标准,经过实践发现可以为很多相关国家带来共同利益,这时就会出现中国标准向国际标准的“转化”。这样的转化,会随着我国在船舶与海洋工程实践、产业发展以及技术提升等变得更为突出。从我国船海领域国际标准化发展现状和近年来国际标准化工作展现出的新特点来看,我对业界有以下三点建议:
一是要把国际标准化工作置于技术创新的优先地位,以国际市场和应用为场景,在促进产业升级、新技术应用和新业态形成等方面推动构建政策、法规、技术、标准四位一体的工作模式。船舶的安全性、环保性要求是刚性的、国际性的,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在立法执法等方面都十分严格,国际上IMO讨论和制定政策法规的过程,也是技术研发和标准制定的良机,TC8在运用代表ISO在IMO席位上的优势方面有成功的经验。国内在贯通政策、法规、技术、标准方面还缺乏完整的机制,把政策要求与法规的具体规定、相应的技术准备和履行的标准一体考虑的模式尚未形成,因此标准化的工作、特别是国际海事法规讨论制定与标准化工作之间、国内标准与国际标准之间表现出统筹乏力的现象。应当从全面研究船舶行业发展面临的国际政策、科技、竞争环境入手,围绕对IMO相关立法要求、新技术应用以及产业国际竞争共性问题,有序组织国内的相关工作,把国际标准化工作与技术创新自然衔接起来,既促进国内产业发展,也为全球海事治理做出贡献。
二是要把国际标准工作的评价模式从数量评价更多地转向对质量的评价,真正发挥国际标准化对行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从TC8标准制定工作来看,我国在船海领域主导国际标准制修订数量在国际上占绝对优势,但几乎半数标准都集中于传统领域。近年来虽然在高技术领域发力,但明显感觉存在技术能力薄弱的问题。当前日韩欧美等海洋强国正在国际海事立法新技术应用方面开展国际标准制定,这种在船海高技术、前沿性领域的标准化布局,为我国技术方案和产品的推广制造了困难。对此,我国船舶工业需要在海上安全、海洋环保、海上安保等领域持续加力,特别是在水面自主船舶、温室气体减排、极地航行、船舶能效、辐射噪声、低闪点燃料、黑碳控制等热点方面把握国际议题动向,积极开展科研活动,并结合产品研发成果提出高质量标准解决方案。
三是建立“后疫情”时代我国船海领域国际标准双多边合作机制。要提高我国在船海领域国际标准化中的影响力,就必须围绕IMO重大议题,开展中外标准研制合作,把适用的中国技术、中国标准转化为中外共同推动的国际标准。要发挥活跃造船专家联盟(ASEF)中我国专家的参与作用,与他国专家共同合作开展国际标准化活动;依托中-欧造船对话、中-丹绿色造船对话等双边合作机制,探索建立船海领域中-俄、中-德、中-丹、中-日-韩等双多边标准化合作机制,推进具体领域标准化及科研项目的务实合作,推动我国标准的走出去。
记者:中国海事企业如何利用国际标准提升产品竞争力、赢得国际市场?
李彦庆:运用国际标准提升企业产品竞争力是企业参与和应用国际标准的重要动力,中国造船工业企业也不例外。举近些年的一个例子来说明当前这一问题的重要性。2014-2015年期间,IMO和欧洲可持续论坛(ESSF)邀请ISO/TC8研制一项LNG加注干式接头国际标准。LNG加注干式接头是一种高技术产品,由于要承受低至-162℃的超低温,这种接头的制造难度很高,尤其是对密封性能和可靠性要求很高。该产品长期以来主要以进口为主,国外主要制造商涉及德国、瑞典、美国、英国等国,此产品在国外已有十几年的历史,具有一定的产业化规模。我国在此项国际标准研制前没有相关产品,在这个很小但却关键的领域几乎是空白。在TC8主席和秘书处的努力协调下,此项国际标准由我国专家牵头,以国外产品为基础,统一了LNG加注干式接头公头端面尺寸,解决了该产品的国际兼容性问题。同时,在标准的研制过程中,也带动了我国船舶行业企业对此产品的参与、研发、设计、试验、验证和制造。目前国内已有几家企业具备了LNG加注干式接头的设计、制造能力,某种程度上实现了该产品在国内从无到有的过程。此外,国家标准也将与ISO标准同步推出,对推动国内LNG加注干式接头的快速发展,提高国产品牌整体实力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样的例子在ISO/TC8的工作中还有不少。我们希望能发挥出国际标准化工作对产业技术研发的带动和牵引作用,巩固我们的优势特色产业板块,同时在前沿板块中有所突破,更好地为产业转型发展提供支撑。因此,搞国际标准的专家要与企业产业发展联动,这样才会避免标准制定和产业发展各走各路、各唱各调的局面。
记者:您认为应如何引入先进的国际标准,使中国标准更好地与国际接轨?
李彦庆:船舶工业是一个深度国际化发展的行业,中国船舶工业在改革开放之初就与国际规范和标准接轨,并在国际竞争中发展壮大,成长为当今世界第一造船方阵之首。毫无疑问,中国造船界能够按照世界上任意一家先进船级社的规范建造全球航行的船舶,也在工业标准的开发和应用上大量制订和采用国际标准,我国船舶工业在技术、商务、标准规范、服务等都全面接轨于国际通行规则。在国际标准研制方面,目前我国主导研制的国际标准已经可以占到国际标准总数量20%左右,在几乎全部的国际标准研究项目中都有参与。在采标方面,2018年船舶领域对于ISO和IEC国际标准的采标率就已达到了90%以上。当然,随着新的法规要求、市场需求和新技术应用,对船舶产品、制造过程、网络服务等也提出了新的标准需求,并且伴有高技术的特征,国际标准在制定过程中的技术竞争也是很激烈的。中国造船界一方面要面向国际海事立法的最新需求,结合航运业在安全、环保等方面的要求,参与和主导国际标准制定,并积极推动国内采标工作,提高产品的技术起点;另一方面,要结合“一带一路”建设,通过贸易合作、工程建设等开展中外标准互认,促进标准随产品、随工程走出去,让中国标准成为国际标准。
记者:面对海事行业不断涌现的新需求和新挑战,未来TC8在研发新标准方面将有哪些重点和方向?近期,TC8将重点聚焦哪些工作?
李彦庆:TC8的战略是把标准制定与海事工业的最新要求紧密结合在一起,始终保持标准制定的活力和对工业创新的支撑作用,即以IMO为代表的国际海事和海洋立法需求为重要导向、兼顾利益相关者所在行业的市场需求和技术应用,把政策法规要求和海事界技术创新对标准的需求进行及时的转化,形成标准项目的动态性调整机制。
2017年TC8在阿根廷全会上提出从五大战略方向(海上安全、海洋环境保护、海上安保、海事教育培训、海洋技术)和六大重点领域(极地、水生有害物种、LNG船舶、智能航运、新海工和深海)重点开展船海领域国际标准化工作;2018年在丹麦全会上完成了新版“战略规划”,对TC8的战略目标、重点领域、发展策略、具体实施等内容进行了详细阐述,进一步为国际标准制定指明了方向;2019年在新加坡全会上围绕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在船舶与海洋技术领域的要求,提出了海事领域支撑可持续发展的国际标准解决方案战略视图。近年来,TC8通过战略引领带动领导力建设,主要聚焦以下热点开展工作:一是继续在海上安全领域推动工业标准支撑IMO相关法规的执行,特别在极地水域救生、客船应急疏散、甲板机械、特种材料等方面研制标准;二是加速在海洋环境保护方面推动工业标准的制定,主要针对压载水、海洋塑料垃圾、船舶能效等开展标准研制;三是围绕着智能航运相关问题,开展无人水面船以及智能航运相关的术语、数据管理、船岸通信、网络安全以及船载软件维护等方面的标准研制;四是围绕新能源应用开展工作,主要是LNG、氢能的加注与运载相关的标准化;五是围绕着海洋技术开展的标准化活动,主要有潜水器安全性、海水淡化、海洋观测仪器以及海洋环境评估方面开展国际标准制定。此外,TC8还在海上风电、海-陆多式联运、海事教育培训等方面开展标准化活动。
今年尽管受疫情影响,我们仍利用线上工作模式推动船海相关领域国际标准化工作,例如今年4月召开了2020年TC8主席战略咨询组(CSAG)会议和秘书研讨会,邀请不同领域专家通过管理和技术两个层面,就疫情对TC8整体工作的影响进行评估,并就几个重要方向如大型邮轮防疫、极地安全环保和海事培训等领域,研讨国际标准如何更好满足后疫情时代的需求,继续更好地为国际立法及工业界提供标准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