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大学“双师型”教师建设的多维分析及优化研究

2020-07-29陈慧康艳商新娜曹国良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应用型大学高校管理师资队伍建设

陈慧 康艳 商新娜 曹国良

[摘 要]“双师型”教师是培养新时代创新型高素质人才的骨干力量,“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应用型大学发展的重要举措,受到越来越多高校的重视。以北京联合大学为例,从教师、学生、企业、高校管理部门等多维度对“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研和分析,总结归纳出应用型大学“双师型”教师队伍发展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机制优化的方案。

[关键词]应用型大学;“双师型”教师;高校管理;师资队伍建设;产教融合

[中图分类号]G 645.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0310(2020)03-0057-06

0 引言

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其中明确提出高校要“加强产教融合师资队伍建设”[1]。教育部于2018年对《普通本科教学合格评估指标体系》进行了修订,强调应用型高校要主动服务区域社会的经济发展,坚持内涵式发展,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注重双师双能型队伍建设[2]。近年来,应用型大学越来越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制度变革和发展[3-4],“双师型”教师队伍不断壮大,逐步成为应用型大学师资中的骨干力量,在培养新时代创新型高素质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针对北京联合大学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的实践情况,从多维度对“双师型”教师建设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调研和分析,并提出机制优化的建议,希望对应用型大学“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一些借鉴。

1 “双师型”教师的涵义及发展情况

从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印发《开展建设示范性职业大学工作的通知》,首次从政策层面提出“双师型”教师的概念[5]至今,“双师型”教师的涵义经历了一个认识和提炼的过程,主流观点有双证书说、双职称说、双能力说及双素质说[6-10]等,在这个过程中,对“双师型”教师建设的认识不断深入,这些说法互相补充,不断完善了“双师型”教师的涵义。北京联合大学非常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依据教育部文件精神和城市型、应用型大学的办学定位,制定了《北京联合大学双师素质教师队伍管理办法》,为学校“双师型”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提供政策保障。对“双师型”教师的认定条件主要有以下几条:有本专业实际工作的中级及以上技术职称;近五年中有两年以上(可累计计算)在企业第一线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经历;参加教育部组织的教师专业技能培训且获得合格证书,能全面指导学生专业实践实训活动;近五年主持(或主要参与)两项应用技术研究(或两项校内实践教学设施建设及提升水平的设计安装工作)。

政策实施三年多来,学校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培养“双师型”教师的方案,通过积极联系企业共建、组织行业培训、鼓励教师行业实践等措施,加大对“双师型”教师的认定。截至目前,全校累计已有600多名教师被认定为“双师型”教师,在各专业的人才培养岗位上发挥著核心骨干作用。下面从多个维度就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开展情况和存在问题进行调研和分析。

2 “双师型”教师建设发展的多维分析

通过调查问卷、走访交谈等多种方式,从一线教师、学生、学校不同管理部门、各种企业等不同维度对“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发展情况和存在问题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

2.1 一线教师维度的调查分析

2.1.1 问卷设计及回收情况

通过在线问卷调查的形式,收集了北京联合大学的150名一线教师对“双师型”教师现状和发展情况的相关信息,问卷共设计了28个题目,主要包括教师基本信息、“双师型”教师培训情况、“双师型”教师培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提高“双师型”教师培训效果的建议等方面。调查涉及14个部门和学院的包含文科、理科及工科的一线教师。教师所属部门和学院的分布情况如图1所示。

2.1.2 数据质量分析

1) 信度分析

信度(reliable)即为可靠性,指的是采取同样的方法对同一对象进行测量时,所得到结果相一致的程度。测量信度的方法有很多,本文采用Cronbachs的α值来测量信度,又称克朗巴哈α信度系数法,并且运用SPSS 25.0软件进行信效度分析。信度系数值范围为0~1,且最小接受值为0.6。信度分析结果为0.617,大于0.6,说明调查问卷达到信度要求。

2) 效度分析

效度是测量数据的有效性程度,采用测量工具测出其所要测量特质的程度,检验数据的准确性和有用性。效度分析分为最基本的三个类型:内容检测、准则效度和结构效度。本文采用KMO检验和Bartlett球形检验。KMO考察的是变量之间的偏相关性,KMO值在0~1之间,数值越大,变量之间相关性越强,KMO>0.9时,相关性非常强;KMO>0.7时,相关性较强;KMO>0.6时,相关性一般;KMO>0.5时,相关性较差。Bartlett球形检验是检验变量的独立性,当Sig<0.05时,说明变量的显著相关性。

使用因子分析进行信息浓缩研究,分析研究数据是否适合进行因子分析,从表1可以看出:KMO=0.715>0.7,说明相关性较强;通过Bartlett 的球形检定,近似卡方值为1 883.509,显著性(Sig)为0.000<0.05,则通过显著性检验。

2.1.3 数据分析

1) 教师基本情况和对“双师型”教师的基本认识分析

调查了教师的基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学历、职称、教龄、教授课程的类型等。从被调访者的性别分布上来看,大部分是女教师,比例是72.4%,男教师占比27.6%,可看出北京联合大学的一线教师中女教师要高于男教师比例。年龄主要分布在30岁到50岁之间,其中30岁到40岁之间占比37.4%,41岁到50岁之间占比48%。副教授占比47.2%,讲师的占比是37.4%,教授的占比较少。教师的教龄在11年至15年居多,主要讲授专业课和公共基础课。分析结果显示,69.1%的教师认为“双师型”教师建设有利于学校应用型大学的定位和发展,能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有82.9%的教师愿意成为“双师型”教师。

2) 教师对“双师型”教师的培训参与程度与效果评价

近年来,为了提升“双师型”教师的比例,北京联合大学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支持并鼓励教师参加有针对性的实践培训活动,如学校每年下拨一定的经费资助一定数量教师参与不同行业和专业的实践培训活动。教师的参与程度和重视程度的分析结果分别如图2和图3所示。

有70.89%的教师认为“双师型”师资培训是有必要的,而且也愿意参加和配合,有将近65%的教师认为学校对“双师型”教师培训的重视程度比较高,认可学校做的工作,有些教师也觉得这些工作还应该加强,并更有针对性。

对于培训的效果,教师的反馈比较多样,如图4所示。有54.4%的教师认为培训有效果,对“双师型”教师的提升有帮助,对效果不太满意的教师主要是觉得培训的针对性不够强,并且有些培训流于形式。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方面是北京联合大学的学科门类比较多,不同专业的教师对培训的需求有差异;另一方面还在于教师参与培训的次数和认真程度等。

2.2 学生维度的调查分析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提升“双师型”教师工作的最终目的是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从而普惠学生,因此,对大学生群体进行了调查分析。

2.2.1 基本情况和数据质量分析

学生问卷共设计了14个问题,包括基本信息、对教师参加企业实践的欢迎程度、对“双师型”教师教学效果评价等。通过线上问卷发放和回收的调查方式开展,累计获得样本312份。采用Cronbachs的α值来测量信度,经统计计算,Cronbachs α系数为0.812,明显大于0.6,问卷可信度高。KMO值为0.882,相关性很强,Sig为0.000,显著相关。在被调查的学生中,大部分为大学二年级和三年级的学生,占到了70%,理工類学生占比最多,为49.04%,其次是经济类,为32.05%,还涉及了管理、文史等专业的学生。

2.2.2 数据分析

1) 对“双师型”教师的优势的认识

学生对于“双师型”教师的优势认识是一个多选项目,结果显示,教学能力强占比最高,为80.77%,有丰富的社会资源占比为71.15%,认为“双师型”教师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分别占比63.14%和58.97%。这个结果反映出学生最看重的是“双师型”教师具有更高的执教能力,并且希望老师能有一定的社会资源为他们的实习和就业带来更多机会。对于“双师型”教师能根据学生的特点实施因材施教方面的能力,学生的评价统计情况如图5所示,有62%的学生对“双师型”教师的能力还是相当认可的,有35.58%的学生对此感觉不明显。

2) 对“双师型”教师经常参与校外企业合作项目的认识

有63.47%的学生认为“双师型”教师需要经常参与校外企业的合作项目,33.33%的学生对此保持中立态度,仅有3.2%的学生觉得“双师型”教师不必有与校外企业合作的经验。这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学校统筹规划教师参与企业实践与校内工作的关系。

3) “双师型”教师能够帮助学生进行企业实习和就业指导的认识

有62.5%的学生认为“双师型”教师应该具备帮助学生联系实习企业的能力,35.26%的同学保持中立态度,极少学生表示“双师型”教师不必帮助学生联系实习单位。

4) 学生希望参与企业实践的情况

对于学生参与企业实践方面,有84.62%的学生希望学校能够提供机会可以进到企业实习,学生迫切希望学校可以多提供实习机会,这也是应用型大学学生的特点。对于实习周期,42.63%的学生表示愿意实习1个月左右,22.76%的学生表示愿意实习2~3个月,12.82%的学生愿意实习1学期以上。学生认为实习的时间越长,越能更好地与社会接轨,进而利于就业。

2.3 合作企业维度的调查分析

“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和发展离不开社会和企业,因此,对合作企业和单位进行了调查,由于企业情况多样,因此,采用访谈的调查方式,以求掌握企业对“双师型”教师项目合作的较全面情况。

2.3.1 基本情况分析

本次调查设计了包含20个题目的访谈提纲,主要有企业基本信息、企业对接收教师参加实践的需求和企业对教师参加实践的评价及要求等。调查选取了32家企业,访谈企业规模跨度较大,既有50人以下的小公司,也有10 000人以上的大公司。大部分被调研企业所在地是北京,仅有少数企业注册地在京外。企业性质覆盖国有、私有、合资等,其中私有企业比例为75%,占比最高;产业类型涉及第一、二、三产业,其中第三产业比例最高,达到70%。

2.3.2 数据分析

本部分选取主要指标进行数据分析。

1) 企业与大学合作意向和内容分析

在企业与应用型大学合作项目的形式上,为教师提供实践机会、为即将毕业的学生提供实践机会、招聘毕业生、共同参与核心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分别占比75%、71.88%、68.75%、62.5%,而较少的企业会让应用型大学的教师和学生参与到人力资源建设当中。

2) 企业对教师到企业实践的意愿统计

有58.33%的企业愿意教师参与实践活动,33.33%的企业有些犹豫不定,8.33%的企业不愿意教师参与企业实践活动,说明大部分企业还是愿意与应用型大学进行合作的。

3) 企业是否愿意吸收学校教师到企业实践的原因统计

企业愿意教师去实践的原因中58.33%是为教师提供实践机会,50%的原因是为企业带来人力资源,41.67%的原因是向其他优秀企业看齐。企业不准备吸收教师到企业实践的原因中58.33%是企业缺乏专项资金支持,16.67%的原因是企业管理上有困难而且教师不能对企业提供相关帮助,还有16.67%的原因是企业不需要教师去实践。

4) 企业确定教师实践指导方案的方式统计

校企合作很注重三个主体的地位,教师实践方案大部分由企业、派出学校和教师共同确定,占比40%。企业与学校协商的比例也很高,达30%,企业自行商定的很少占比10%。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大部分企业愿意接受教师去企业实践,一方面是有助于增加教师的实践机会,具有社会效益;另一方面可以为企业带来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具有经济效益。但目前的问题是引进教师到企业实践还没有达到广泛双赢的局面,很多情况下增加了企业成本,而收益却比较隐性甚至不明显。教师在企业所做的大部分工作都属于基础性工作,并未参与到企业核心技术或管理流程中,这与教师参加企业实践的时间长短和参与形式也有些关系。

2.4 学校相关管理部门维度的调查分析

本部分针对“双师型”教师的管理和运行等工作涉及的学校相关部门进行了调查,主要包括人事处、教务处、科研处以及多个学院的职能部门等的相关行政人员。调查采取访谈的形式进行,设计了包括19个主要问题的访谈提纲,包括“双师型”教师的相关规章制度的制定、过程管理、成果跟进、评价等方面。下面就主要访谈项目进行数据分析。

1) “双师型”教师规章制度的制定

目前,学校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双师型”教师的规章,但是大部分受访者认为这些制度还需完善,并应与时俱进。同时,制定政策应在充分和多维调研的基础上,建立反馈机制,并结合多个职能部门共同商讨。对于教师参加企业实践是否一次性完成的问题,有74%的职能部门教师认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实践分开进行,因为大部分教师在参与企业实践的同时还要承担一定的教学或科研的压力,所以在制度制定时,应充分考虑到不同教师的情况,在时间上可以比较自主、灵活地进行选择。

2) 采取哪些措施加强教师企业实践过程管理

提出的措施主要有:学校、企业共同制定书面文件;企业派专人执行,校、企、主管单位联合成立第三方督导小组进行定期及随机督查;过程走访等。

3) 教师到企业实践如何评价

教师到企业实践的过程,也加强了学校与企业的联系与合作,对促进学校协同育人和教育教学改革具有积极作用。但是目前有些专业比较难与企业合作,并且有些实践合作流于形式,没有实质性合作内容。说明在接下来的计划制定中,应当视专业而定,注重校企结合的实际意义,注重过程和结果的把关,不断提高校企结合的质量。

通過对以上四个维度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对应用型大学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教师、学生和企业都表达了积极的意愿。但是从调研中也看出,目前建设中面临着一些问题:学校多个管理部门的协同联动机制不够健全;对“双师型”教师的激励和评价机制尚需加强;学校与企业的沟通可以更进一步深入和双向发展;如何建立校企共赢发展的长效机制等。这些问题成为进一步优化应用型大学“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方向。

3 机制优化策略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机制优化要与学校的总体发展规划相适应,根据上述多维分析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学校城市型、应用型大学的办学定位,提出以下机制优化方向。

3.1 加强政策引导,完善协同管理

学校根据发展规划和各专业师资情况,制定“双师型”教师认定和发展的细则和保障措施,并加强宣传力度,树立优秀典型,从学校和学院的层面为教师积极搭建校企合作桥梁和建设实践基地,为教师参与行业实践创造更多机会和条件。“双师型”教师在培养过程中,涉及教学任务安排、经费、成果认定等多个学校管理部门的工作,一方面,学校要从整体上协调部门间的工作衔接、信息共享和协同一致,为教师提供顺畅简便的办理流程;另一方面,学校也要建立完善的监督和评价机制,对于教师参与行业实践要有计划和成果要求。

3.2 拓宽“双师型”教师引入和培养思路

“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需要一个过程,首先,对于紧缺“双师型”教师的学科与专业,可以拓宽师资引入思路,学校可以通过增加外聘教师比例,把来自企业(行业)生产一线的有丰富经验的企业人员以及实践和创新能力较强的工程师、会计师等专业技术人员聘为兼职教师,解决临时困难;其次,学校派教师到企业中去,深入企业一线,参与管理流程,利用企业的资源提高教师的实践操作技能,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成长为“双师型”教师。由此通过双向培养,建构“双师型”师资建设平台,完善高校教师队伍结构。

3.3 建立健全“双师型”教师激励制度

一套行之有效的“双师型”教师激励制度,能够充分调动教师们的积极性。首先,学校可在各项评优选拔活动中给予“双师型”教师一定政策上的倾斜;其次,经学校(学院)审核派出到企业实践或接受培训的,期间的岗位津贴可全额发放;最后,可在年度、聘期考核及项目申报等各项活动中给予“双师型”教师增设加分项。通过这些举措来突出“双师型”教师在学校中的优势地位,从而激励广大教师以成为“双师型”教师为荣,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健康发展。

3.4 加强产教融合,实现共赢发展

北京联合大学党委书记韩宪洲在《城市型、应用型大学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探析》中提出,要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将产业标准及要求与人才培养规格有机结合,逐步建立专业与产业的双向嵌入机制[11]。在不断完善产教融合的发展思路中,加强双向挂职锻炼、项目驱动解决企业难题、订单式培养学生等模式的开展,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拓宽思路,并实现校企共赢发展。

4 结束语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在应用型大学人才培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企业、教师、学生的共同参与。基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多维数据分析为优化各项政策、提高协同工作效率、实现共赢发展提供了详实全面的决策支持,有针对性的机制优化策略将提升应用型大学师资力量,提高办学水平,更好地为新时代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EB/OL]. (2017-12-5)[2020-02-10]. 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7-12/19/content_5248564.htm.

[2]郑锦伍.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路径探究[J]. 教育教学论坛, 2018(15):18-19.

[3]王瑞云.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思考[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7(3):86-87.

[4]张静.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探究:以山西工商学院为例[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22(13):197-198.

[5]国家教委.开展建设示范性职业大学工作的通知 [EB/OL].(1995-12-19)[2020-02-10]. https://law.lawtime.cn/d515703520797.html.

[6]古翠凤, 喻晶晶. 产教融合背景下“双师双能型”教师团队建设[J]. 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8, 19(6):10-14.

[7]詹先明. “双师型”教师发展论[M]. 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2010.

[8]韩婷婷. 校企合作视角下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建设探究[J]. 物流工程与管理, 2017, 39(1):173-174.

[9]马慧莲.产教融合背景下高校“双师型”教师培养路径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9,38(6):25-27.

[10]黄瀚玉,曾绍伦.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路径与策略——基于政策文本及内容分析[J]. 教育与职业, 2019(11):73-79.

[11]韩宪洲. 城市型、应用型大学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探析[J].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2017,31(1):1-5.

(责任编辑 李亚青)

猜你喜欢

应用型大学高校管理师资队伍建设
应用型大学视域下大学生诚信问题研究
应用型大学《会计信息系统》校企合作课程研究与实践
应用型大学背景下建筑学导师工作室教育模式研究
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守望沃野助力小康
校企合作机制下的应用型大学的多媒体应用技术课程改革与实施
关于加强乡村学校美术师资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浅谈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如何建构高校管理干部队伍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