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子教育的运作结构平衡冲击与理性持守

2020-07-29张洁

教育实践与研究·理论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基础教育改进策略影响因素

张洁

摘   要:在校内主流教育之外,以市场化、集团化、资源分层化为主要特征的课外辅导模式——“影子教育”,已成为受教群体“培优补差”的常见渠道,与基础义务教育存在动态的占比关系。文化资本延续所导致的育儿需求、家校时间差及“金字塔式”的竞争机制催生了“影子教育”的兴起与发展,同时也在传统校内教学、师资流动等方面产生了冲击。基于此,现聚焦两种教育的运作模式,剖析影响因素、开展现实省思,并提供了相应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基础教育;影子教育;影响因素;改进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0)18-0030-03

基础教育旨在为社会公众提供最基本、共有化的知识要素与社会经验,聚焦于受教群体的终身学习、正确价值观和综合发展,主要涉及到听说读写能力、策略制定能力及技能延伸能力等,这种具有“全民性、基础性”的教育模式为个人发展、文化公共服务及社会运作提供了坚实支撑。在各区域教学质量、教育资源不均衡、个人竞争诉求加深的整体背景下,“影子教育”逐步成为受教群体进行资源竞争、提升效率的重要渠道。

一、“影子教育”的面向主体及运作模式

从本质上看,“影子教育”是学校课堂之外的补习教育,主要包括有偿家教及机构培训辅导等方式,对学科重难点、课堂教学外的拓展知识或艺术能力进行补充提升,成为“主流教育模式”以外常见的课外补习模式,具有盈利化、市场化、集团化的综合特征。“影子教育”主要面向准中考班和准高考班的学生,这类受教群体的快速补习提升的需求更为强烈。在这种模式下,相关教育辅导机构或有偿家教的个人,大多以校内所教课程为主要授课内容,兼顾学术探究与艺术培育,秉承“培优补差”的基本理念来对受教群体进行定向培养与提升,并在多媒体软件的支撑下,选取录播课、在线问答、在线小班课及邮件共享等方式来开展辅导教学。

二、“影子教育”的崛起因素及现实省思

(一)影响因素

1.由择校竞争催生,文化资本延续所需。在教育资源全球化及竞争可视化的催动下,家长群体对孩子的知识储备、“名校”竞争力以及集体排名的重视程度显著提升,面对趋于“白热化”“供求矛盾加剧”“以分、钱、房择校”的竞争状态,面对学校之间教学成果的差异,部分家长开始转向更为直观的校外教育资源,意向在更具教育优势、学习资源更全面、定向培养的校外辅导机构中寻求更为直观可见的资源支撑。与此同时,排除“片区入学”“购房入学”等条件的限制,民办学校或组织、辅导机构等教学模式均不受以上这些条件的管控,这种“非对口”的生源选择模式允许受教群体根据个人倾向、优质教育资源分布及教学质量来选取特定的教学点。从社会文化发展的层面上看,家长群体期待下一代能够更好地进行文化资本、社会身份地位的积累与传输,防止子女因受教育程度受限、视野受限而错失更多的发展机会,这种由文化再生产、资本积累延续所催生出的“家庭焦虑感”也成为“影子教育”兴起的一大因素。

2.“正三角”竞争机制,家校时间冲突。在全球化经济发展的浪潮下,越来越多的国内外重点院校或单位在录取学生时,更加看重学生的综合发展素养、思维体系及专项能力,以此来作为个体评估的综合条件。在知識爆炸时代,各专业领域对公众的受教育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有的学历水平难以跟进当前社会市场的动态需求,且在部分领域,学术类知识水平的高低与工资水平、社会地位并非正相关的关系,大多作为进入重点部门的“基本利器”,而在此基础上,精进的业务能力、特殊才艺、社交能力、知识资源获得能力等均成为从事市场活动的重要敲门砖,这种由社会发展所带来的“能力精进诉求”成为家长群体及学生群体的有形压力。从现实角度上看,家长群体与学生教育之间存在较明显的知识代际差及时间差,难以在孩子的课余时间进行思维交流及学业补习,由上下班、上下学、寒暑假所带来的时间差成为学生学业监管与提升的特殊时间,且这类时间的长短与受教群体所处年级的高低存在线性关系。在此基础上,较多的家长群体将孩子交由校外辅导机构看管,在“托儿所”中进行培优。

(二)“影子教育”对基础教育的冲击

1.师资分层与人才流失。反观“影子教育”的实践模式可知,校外辅导机构中的教育工作者可开展一对一、一对少数的学术学科补课、拓展兴趣专长等课堂教学模式,有高弹性的利润空间,吸引了一批教师,降低了公办学校体制内的教育教学成效。与此同时,在部分校外辅导机构中,出现了“教师分层”现象,即高价格的课程体系对应高水平的师资力量,这些机构跟随世界重点高中、大学的入学标准,来设置更高规格的学科拓展项目或提前学习更高年级的学科内容,如国际学术写作、编程、数学建模、剑桥英语等级考试、国际钢琴比赛等,这种划分“价格区间”及“教育资源重点班”的辅导模式,更契合高收入水平、优势阶层的“培优、取优”的教育理念,也激化了教学育人的不平等。

2.阶级固化与教育失衡。受到“正三角”式社会资源竞争模式的影响,“影子教育”的过度开展会在一定程度上引发教育不公平及阶级固化现象。在当前教学体系下,学术考试成绩和专项特长是学业录取、职位竞聘考核的两个重要考虑因素,工作性质、薪资及学术文凭成为综合评估个人素养、经济市场阶级产生的衡量指标,为确保子女能够占有更多的教育资源、获得更高质量的教育发展机会,家长群体对孩子在获取知识、增进专项能力等方面的教育投资逐步加大。在此过程中,中产收入阶级及高产收入阶级群体有更高的教育资源购买力,可为子女提供更宽阔、更前沿的发展空间,而低产收入的公众群体则难以充分满足以上诉求,诱发不同收入层次的社会公众存在教育资源分配失衡、阶级固化及教育不公平的负面现象。

三、“影子教育”发展与基础教育改革的建议

(一)建立“公益化”教育帮扶福利制度

综合审视公办学校及校外教育辅导机构的教学模式可知,公办学校应逐步提升自身教学活力及优质资源覆盖率,来切实满足受教群体的个性化发展诉求,借鉴辅导机构的运行特征,相关部门可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统筹规划不同公办学校之间的教育资源分配,鼓励其不断汲取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优质元素,着力从以下几个维度出发:其一,为公办学校提供更优质的教育产品、学科辅助服务及教辅用品。教育领域的整体发展过程应注重高品质教育资源的持续化准入,借助必要的市场调控来为学校的科学管控、提升竞争活力保驾护航。其二,实施更灵活、效度更高的师资管理模式。上级教育部门及学校领导班子可着力向“简政放权”的方向靠拢,给部分骨干教师拨发一定数额的学科经费,从软硬件环境上均保证教师群体持有一定的自主权来合理开展课程改革、项目实践探究及学生学术竞赛,以期满足学生高质量、高效率发展诉求及缓和现有教学平台之间的矛盾,并以此为着力点,充分激活教师群体的选择权、教学事业理想及综合成效。其三,适当推进公办学校与校外辅导机构在教学管理之间的模式借鉴及经验交流。教育初心在于“传道、授业、解惑”,并以此为基础,不断完善教学模式及教育视野。基于此,公办学校的教师群体可理清社会市场选择的结果,科学借鉴其余教辅机构中的授课模式、实践计划、全局视野、学生心理与人格教育,扩充多维度的多媒体教育媒介,将自身培养成特定学科领域中的专家,以此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核心诉求。相关部门及教学人员应深入解读教育教学的公平性、公益性,成立“公益教师团队”来将前沿资源传递到各层面、各区域,对部分教育贫困县进行教育传输与结对帮扶,鼓励青年教师及学生群体加深对公益项目、学校结对项目的理解与支持,倡导教育贫困县的适龄学生定期去资深公立学校或辅导机构进行免费、阶段性的学习,并通过网络传输、项目实践、媒体宣传等方式来推进“公益化”教育帮扶模式的深入发展,努力使得每一个学生都不掉队,力争实现“教育差距”和“贫富差距”双管控。

(二)教师定期流动,建“联片联盟”试点

为保证公共教育资源服务在不同层面群体中的持续补给,应倡导师资群体在省间、市区、城乡之间进行跨级流动,流动范围涉及到各学科、各级职称人员及学校管理人员,如校长、教导处主任、学科教研组组长等每五年进行交互流动,保证不同类型、不同区域内的学校享有相对均衡的优质教师比重,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完善:其一,助推基础教育学校之间的联合与兼并。针对当前的“择校热”现象,相关教育部门应鼓励学校之间进行合理的布局调整与合并,汲取“影子教育”中的集团化办学、建分校区、骨干教师兼顾行政职责等经验,鼓励重点公办学校在教学薄弱区域建分校、建“分校教师联盟工作试点”,选取合作办学、集团统一招生的运行模式,来实现“优质带动”的核心目标。其二,建立“片区教学咨询点”。以区县为划分,制定相对应的“师徒结对”“城乡结对”发展模式,倡导乡镇学校同市区资深学校建构“联片研训”的学科发展模式,成立中心备课组,每对组合配置均秉承“强弱搭配、青老互促”的基本理念,组织区县政府及教育部门分批次、连续化地为各类公办中小学提供信息交互及多媒体软件支撑等服务。其三,“送培下乡”。考虑到部分乡村地区或贫困地区在交通方式、硬件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局限性,相关教育部门可将培训基地、培训设备、评选场地等安排在这些地区,在便于乡村公办学校教师进行技术培训、提升业务素质的同时,也为各层次区域的开发对接提供了现实渠道。

综合来看,在公办学校教学与“影子教育”博弈发展的过程中,应努力实现机会公平、过程公平及效度公平,对校外辅导机构的面向群体、运行模式及社会责任进行实时监管,关注培训帮扶、教育资质审批、公益社团、家庭教育期望及教育获益群体等多方面的内容,以期对“影子教育”机构平台进行规范化调控和理性持守。

【责任编辑 刘梦薇】

猜你喜欢

基础教育改进策略影响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政策话语的迁嬗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现状与改进策略
教育均衡发展:现代教育发展的新境界
高中体育教学中不同教学内容传授方式改进的实践与探索
“中国梦”之中国“自主高考”梦
基于微课应用的专递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初中英语“写作入门”摭谈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