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内部控制问题及对策探究
2020-07-29李雪军
李雪军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学校的发展规模逐渐扩大,学校的内部管理面对较大的挑战,而且政府对学校内部控制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学校应当积极响应政府要求,加强内部控制建设,尤其是内部控制体系中的财务内部控制。内部控制能够有效提升学校的管理水平、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经济效益等,对学校的经营发展而言,加强财务内部控制是非常关键的,因此,学校应当提高对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视,不断优化财务内部控制,及时解决财务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使财务内部控制能够发挥其作用。本文主要对学校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以及内部控制体系中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进行论述,并且提出了优化财务内部控制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学校;内部控制;财务内部控制
财务内部控制是学校内部控制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内部控制的主要目标,学校应当明确财务内部控制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不断加强财务内部控制,提升学校的财务内部控制水平,全面推进学校的健康持续发展。
一、学校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一)保证学校正常经营发展的基础
国内学校在市场经济环境的影响下,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学校所涉及的业务范围也在逐渐扩大,大多数学校的经营模式发生变化,比如短期培训、校企合作等,给学校的经营带来一定的积极影响,但与此同时学校的内部管理压力逐渐增强。所以,学校需要通过加强内部控制,对学校的各类资源进行整合,监督学校的财务情况,保证财务信息的准确性,为学校的良好发展夯实基础。
(二)有效提升学校的内部管理水平
学校根据政府的相关政策以及市场经济环境建立内部控制制度,通过制度约束学校的内部控制工作,将学校在经营过程中的风险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学校在经营过程中利用内部控制体系,保证财务工作能够顺利开展,规范学校的内部管理流程和管理方式,结合学校的实际发展情况,制定科学的管理计划,全面提升学校的内部管理水平,推进学校健康快速发展。
二、学校内部控制体系中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控制环境有待改进
学校的内部控制环境是财务内部控制开展的重要基础,但是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学校的内部控制环境不足以支持财务内控工作,导致财务内控工作效率较低,无法有效发挥作用。首先,学校管理层对内部控制基础环境建设的重视程度较低,缺乏内部控制意识,严重影响学校推进内部控制建设工作。其次,学校过于重视教学业务范围的拓展和提升经营效益,内部管理不到位,而且学校的内部治理结构不合理,虽然现有的管理结构便于管理层人员对学校进行管理,但是决策的科学性不能保证。最后,学校内部的财务内控人才素质有待提升,部分职工的综合能力较弱,无法满足现阶段财务内控的需求。另外,学校内部的财务内控制度可执行性较低,制度落实不到位,财务内控制度流于形式。
(二)缺少独立的财务内控组织,内部监督不到位
学校内部设有独立的財务管理部门,负责学校的财务工作,但是大多数学校内部都未能针对财务内部控制工作设置独立的机构组织,财务内控组织的缺失也导致学校的内部监督不到位。同时学校的监督机制不完善,导致财务内部控制在落实过程中容易出现问题,导致学校的经营风险增加,影响学校内部的业务开展。
(三)风险防范意识薄弱
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受到政策、市场环境以及内部经济环境的影响,会在战略方向、经营管控、财务管理、合规等方面出现不确定性因素,如果风险防范意识薄弱,不关注这些不确定性因素,就会产生风险,使学校处于危险之中。学校在经营过程中面对较多的风险,比如民办学校生源较少,招收学生数量无法满足学校的办学需求,则会使学校的经营受到影响。民办学校的经营资金主要都来源于学生学费,若是招生数量较少,学校的经营资金匮乏,则会促使学校选择外部融资的方式获得资金,如果学校在外部融资过程中缺少风险防范意识,不关注资产负债率高低、不控制融资规模、不考虑负债结构的合理性等融资管理控制要点,就会增加学校的债务风险,给学校造成较大的经济压力。另外,部分学校的风险管理体系不完善,风险识别和预警不及时,缺少风险应对方案,以至于一旦发生风险无法立即控制。
(四)内部信息沟通存在问题
良好的内部信息沟通是内部控制有效落实的关键,通过信息沟通可以将内部控制的相关数据反馈给内控人员,而实现信息沟通则需要高效的信息平台,但是就目前实际情况来看,部分学校内部缺少支持信息沟通的平台,未能建立或者已经建立的信息平台无法有效发挥作用。学校信息系统的重要性认识不准确,而且建设信息系统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因此导致学校的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缓慢,学校内部控制实施过程中的信息传递仍旧依靠传统方式,使得信息的时效性不能保证,同时在信息传递过程中也容易出现失误,影响学校内部之间的沟通。
三、优化财务内部控制的有效对策
(一)优化内部控制环境
学校应当加强优化内部控制环境,为财务内部控制工作夯实基础,首先,管理层人员要提高对内部控制环境建设的重视,结合实际情况优化内部控制基础环境,管理层人员要积极学习内部控制相关的知识,以便于对内部控制建设工作进行指导规划;其次,加强对内部控制的宣传,使学校职工都能够正确认识内部控制,积极配合内部控制工作;最后,根据学校所处的环境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尤其是关于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确保内部控制工作能够有效约束。另外,学校要对内控人员进行综合培训,主要从专业知识以及职业道德修养方面对其进行培训,提升内控人员的综合素质。
(二)完善财务内控组织并加强内部监督
学校应当根据财务内部控制的相关要求,组建独立性强的财务内部控制组织机构,明确财务内部控制管理的主体,明确其主要责任和权利,同时要求学校的财务管理部门、内部审计部门都参与到财务内控工作中,明确各个部门所负责的环节以及所需要承担的责任。财务内控管理组织要求内部审计部门切实发挥其审计监督职能,对财务内控管理全过程进行监督,并且财务内部控制组织要保证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不能过多干预审计监督工作,保证审计监督结果的准确性。另外,学校的内部审计部门需要配备专业的审计人才,杜绝出现一人担任多个部门职责的情况。
(三)加强风险管理意识
学校在经营发展过程中所面对的风险类型较多,为了降低风险对学校发展的不利影响,首先学校要强化风险管理意识,基于学校的实际情况以及政府政策建立风险管理体系,建立起健全、职责边界清晰的风险管理结构,明确董事会、监事会、管理层、业务部门等在风险管理中的职责分工,织密风险管控网络;其次,学校要规范内部控制流程,贯穿到学校管理的各个环节,从项目的立项审核批准、项目实施过程监控、结项评审等全过程实现闭环管理,从而将风险的影响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四)加强内控信息化建设
学校可在内部现有的信息管理系统中实现信息沟通功能,为内部的信息共享和传递提供高效平台。学校基于内部控制的相关要求,对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进行完善,并且将学校内部的信息系统进行连接,确保内部信息能够无障碍地快速传递共享,学校内部的各个部门能够借助信息管理平台实现信息交流和经验共享。而且学校通过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也能够减少人工失误,将传统模式下的纸质数据转为电子信息,存储更快,查询更加快捷,内部的财务数据质量得到有效提升。另外,通过信息系统能够实现风险预警,借助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学校内部的经营数据以及市场经济信息进行分析,及时识别风险,提前制定应对措施,将风险对学校的影响控制到最小范围内。
四、结语
学校的内部控制工作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以及较多的成本,因此,学校不应当急于求成,而是要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不断改进优化内部控制,构建内部控制体系,全面提升内部控制水平,使内部控制的作用能够得到有效发挥。总而言之,学校管理层人员以及其他职工要提高对内部控制建设的重视,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优化内部控制流程,加快实现内部控制管理目标,确保学校的管理水平以及教学质量都能够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唐建.有关民办高校财务内部控制的管理研究[J].商讯,2020(12):42+44.
[2]邓杰文.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纳税,2020,14(12):109-110.
[3]谭卫东.高校财务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9(22):12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