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有生命的语文课堂
2020-07-29张必飞
张必飞
摘 要:基于新课标的理念,基于学生的素养发展,基于语文课程的特性,对语文课堂的问题加以思考: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获得言语实践的快乐,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获得言意兼得的快乐,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获得体验思考的快乐,构建一个有生命的语文课堂。
关键词:生命;言语实践;言意兼得;体验思考
一、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获得言语实践的快乐
语文课堂本应是学生言语实践的快乐场所,让学生愿学、乐学。可是经常有学生在老师的一连串的无效问题的强劲牵制下,被动地吸收知识,被动地接受训练。枯燥无味的讲解,支离破碎的分析,重复机械的训练,挤占了读写议思的时间和空间,消解了课堂的温情和暖意,语文原有的情趣和美感丧失殆尽。与语文应有的美好情结,因为情趣的僵死而硬生生地断裂,从而导致学生们没有空间参与,没有时间体验,没有心情表达。
课标中提出:“语文课程应特别关注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学生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汉字的形象性、意合性、蕴藉性特点,使得汉语文富有丰厚的生命意蕴和强大的情感张力,焕发出强盛的生命活性,这也决定了,从中感受语言的迷人魅力和灵魂的澄明开阔,贯通彼此语文教学不能简单地把一篇篇鲜活的课文视为学生获取知识的工具,而应该唤醒学生的生命热情,诉诸于学生的生命体验。引导学生始终高扬主体精神,以自己全部的生命激情和智慧投入语文体验,将静态和物化的書面符号还原为同样拥有炽热的气息、脉流和温度的鲜活的生命体,与之进行亲密无间的交流和沟通隔绝的精神世界和生命境域。生命的交汇和同构使得语文教学焕发出新的机和生活力,使语文课堂走出荒芜的沙漠,建设生命的绿洲[1]。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这样的教学,充分地尊重和信任学生,从“封闭”,走向“开放”,从“知识”走向“能力”,从“训练”走向“实践”,从“学会”走向“会学”。在自主开放的学习空间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享受做主人的快乐。教师可以将自己隐藏起来,将舞台留给学生,只是创造一种问题情境,制造一种“悬念”,将学生置于“不确定性”之中,给予独立人格的空间,给予独立思维的空间,给予独立活动的空间,将学生引向语文学习的前台,主动地学,快乐地学,高效地学。留给学生广阔的思考和想象空间,激发他们自己去探索,去冒险,去寻求,获得言语实践的快乐。
二、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获得言意兼得的快乐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样的课程界定,已经极其明晰地回答了语文课程“是什么”“教什么”和“怎么教”这三个核心敏感的问题了。在语文教学中,如果偏于人文性的深入开掘,而忽视对语言文字的感悟、积累、运用,就会造成语文课堂的“缺氧”“缺钙”,长此以往,日复一日,学生的语文素养出现“营养不良”也就在情理之中了。例如,在教学《狼牙山五壮士》,将五位壮士的英勇顽强精神体悟到了极致,而课文中关于五位壮士语言、动作、神态的细致描摹却置之不理;教学《莫高窟》,通过大量的影视图像,引导学生沉醉于“精妙绝伦的彩塑”和“宏伟瑰丽的壁画”之中,对课文的表达方式却不闻不问……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获取“文本意义”的阅读过程,和获取“文本语言”的语言学习过程有着本质区别。清代学者姚鼐认为阅读活动其实是读者对文本内容的“意化”,是“得意而忘言”的过程。“得意而忘言”的阅读,忽略的正是语文课程非常重要的一项教学任务——语言学习。“语言文字”,是语文教学的根,是语文教学的魂。语文教学本体的缺失,让语文在高空中摇摇欲坠,让语文在生活中丢魂失魄。汉语言是“人治”的语言,是学生的语言,应给予学生以时间和自由,让他们在言语世界中悠游,在反复诵读中感知言语作品,并能动用自己的生活积累,披文入情、涵泳体味,有理解吸收,有叩问商榷,有参与表达,既是阅读中的语感积淀,又是自己心意的充实。教师要引导学生以自主丰富的想象力,沉入每个言语作品之中,感受言语内在生命的每一丝灵动,最终达到与言语作品同化的至高境界。
教学中,引导学生在揣摩品味重点词句的过程中,感悟、体验、理解文本思想的“高处”,用词造句的“妙处”,领悟、欣赏文本语言的妥帖与精妙;关注表达形式,挖掘和发挥文本的“例子”作用。既让学生在品味语言形式的过程中学习表达,揣摩形式,又让学生在“仿说”的实践中学习表达,举一反三。学生在情境的调试下,在角色的驱动下,自主地唤醒话语表达欲望,自发地参与言语交际活动,自觉地创造性运用课文的规范语言,自愿地习得仔细观察的写作技法,在饶有情趣的言语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获得言意兼得的快乐[2]。
三、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获得体验思考的快乐
现在,经常有部分学生不愿意举手回答问题,其实不是他们不会思考,也不是他们没有思想,而是课堂太多的“规定”,捆绑了孩子们的思想、精神、自由,渐渐地,学生们习惯了“听”老师的,习惯了“猜测”老师的意图,他们学会了无限制地顺从,会不自觉地“让大脑睡大觉”,让老师和书本“侵占自己的灵魂”。
新课标中表明“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语文老师在课堂上,不应该过多地抛出自己的观点,要让学生带着小问题进入课堂,带着许多大问题离开课堂。而不是让他们带着问题来到课堂,带着句号离开课堂。我们要鼓励学生向教师挑战——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允许学生发表与教师不同的意见和观点;鼓励学生向课本挑战——鼓励学生提出与课本不同的看法;鼓励向权威挑战——鼓励学生通过自己探索、否定权威的结论。
引导学生反求诸己,返回到自己的内心,做心灵的沉思和灵魂的追问,为精神的皈依找寻自己的家园,其创造的过程也是自我精神充实、自我价值实现的丰富过程,渗透着自身生命体验和言语智慧的信念和理想。
构建一个有生命的语文课堂,让学生享受语文生活的浪漫,感受母语的魅力。
参考文献
[1]花纯玲.构建绿色生命的语文课堂[J].小学教学参考,2015(19):23.
[2]王小云.尊重学生个性,构建语文生命的课堂[J].基础教育研究,2014(2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