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培养幼儿观察记录能力
2020-07-29张茜
张茜
摘 要:幼儿的科学探究应从生活中常见的事物、现象开始。影子是幼儿几乎每天都能见到的,影子时大时小、时隐时现等各种各样的变化,都引起幼儿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记录是幼儿科学探究活动重要的研究方法。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幼儿清楚记录内容、丰富记录形式、交流记录心得,让幼儿科学探究活动更明确、更有趣、更积极。通过科学探究活动,在幼儿内心播种科学观察、探究的种子。
关键词:探究活动;观察记录;科学探究能力
科学活动对幼儿发展具有重要意义。6岁幼儿有积极的求知欲望,已经能初步理解影子形成的比较内在的,隐蔽的因果关系。在幼儿园户外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观察影子的形成、变化等。帮助幼儿展开科学探究活动。活动中,教师要指导幼儿运用科学方法、策略进行记录,对幼儿进行积极的探究启蒙,让观察、探究的种子在幼儿心中萌芽、生根。
一、明确记录内容,让幼儿科学探究活动指向更清晰
“观察”是科学中最重要的技能,当然也是我们要培养的首要技能。
如在科学探究《有趣的影子》活动中,教师可以采用阶段性、层次性的活动方式,引导幼儿的观察由简单到复杂、由表面走向深层次,促进幼儿科学探究能力和操作实践能力的发展。如开始时的观察可以先让幼儿记录自己观察所见,如“哪里有影子?”“所有的物体都有影子吗?”“不同物体的影子是什么样子的?”“影子会有变化吗?”等等,这些内容都是基本的经验,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进行观察记录。接下来的观察可以引导幼儿记录思考,如“你可以制造影子吗?”“影子产生的条件是什么?”“你能让影子有变化吗?”“影子可以变成彩色的吗?”等。这样的观察记录已经不光是孩子的表面的观察,而是结合了孩子们思考、探究的过程。第三阶段可以引导幼儿分组进行不同观察,如第一组的幼儿观察“让影子立起来的条件”,知道需要光源和物体基本经验。第二组的幼儿观察“影子可以变成彩色的条件”,在活动中获得了透明的彩色物体的影子就是彩色的等。在不断地观察记录中,幼兒不仅能观察到表面的现象,并且能够初步认识到影子这个自然现象的本质和内在。
通过对《有趣的影子》科学探究的观察记录,幼儿能够提出问题,这些问题又能够作为幼儿下一次探究活动的开始。幼儿在教师指导下分析问题、尝试继续操作、实验解决问题,如此,幼儿能够在原有的经验基础上不断深入挖掘,从而不断提高探究活动的有效性。在这个过程中,幼儿的科学探究观察记录经验能不断发展、提升。
二、丰富记录形式,让幼儿科学探究活动更有趣
把获得的信息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归纳出现象后面存在的规律,这是科学研究中很重要的步骤。在幼儿科学探究活动中,随着科学探究活动和观察活动的进行,在不同在阶段,教师要指导幼儿用适宜的方式记录活动的信息。幼儿可以用图画、符号、表格、简单的文字、照片等多种方式记录探究活动中主要的过程和关键的步骤。幼儿的记录可以有不同的形式,可以有个人记录、小组记录和全班记录。小组记录展现的是幼儿在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和探究活动中的过程和结果。全班记录常常在个人记录和小组记录的基础上产生的。
在科学探究《有趣的影子》活动中,我提供了不同的物体,如“积木”“书本”“玻璃瓶”“房子”“人”等。并且和幼儿在不同的时间段观察和记录影子。在观察影子过程中,有的孩子用粉笔在地上描绘出同伴的影子并让我用手机拍摄下来,有的孩子用绘画的方式将物体和影子画成了画,有的用简单的表格记录影子在不同时间段的变化,等等。为了推动幼儿探究活动深入,我让幼儿展开小组探究活动,探究影子产生及变化必须的条件。如在探究“彩色的影子”的活动中,孩子们分别准备了三种不同颜料放在不同的杯子里。一个透明的杯子里放了红色的颜料水,一个不透明的杯子放了红色的颜料水,还有涂上红颜料的杯子。活动过程中,经过不断的实验和操作,孩子们用表格记录影子变化情况。反思交流中逐渐认识到“透明色彩物体的影子就是彩色的。不透明彩色物体的影子都是黑色的”这一个关键的经验。
在探究活动中,教师需要适当的引导幼儿进行科学记录,并且对实验记录结果展开初步的分析,通过分析,鼓励幼儿再次大胆猜测,让幼儿在“推测——实验——再推测——再实验”的过程中不断尝试、探索。“影子能不能与我们的身体分开”“怎么样让自己的影子躲起来”等等。正是通过形式多样的观察、探索、记录,孩子们才能深入的了解光源和影子的内在关系。
三、表达交流结果,让幼儿科学探究活动更积极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在幼儿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要及时梳理幼儿探究活动中出现的关键问题,让幼儿经验得到分享。
在科学活动《有趣的影子》中,我和孩子们共同展开探究。如在分组探究活动过程中,幼儿根据自己的实验记录展开讨论。有的孩子认为,影子的大小和光源照射的角度有关系,有的孩子则说影子的大小和物体本身的大小有关系,有的孩子说影子的大小和光源照射的远近距离有关系。为此,我们特开展一次“影子比大小”的活动,在教室中用手电筒和积木进行试验。每个幼儿都有相同的材料。通过探究活动,孩子们发现,在使用同一物体时,直射时影子就小,倾斜角度越大是影子就会变大。大小不同的物体相同的光源角度物体越大,影子就越大,反之物体越小,影子也越小。在这个活动基础上,我将幼儿活动时间延长,孩子们发现,影子大小的变化跟光源的角度、物体的大小、光源与物体的距离的因素决定的。这样的探究活动丰富了幼儿科学认知,让他们在相互聆听、理解、讨论中获得科学经验。
幼儿大班的科学探究活动,可以发展幼儿科学探究能力。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幼儿明确记录内容、丰富记录形式、交流记录心得,让幼儿在探究中有所发现、有所感悟。孩子们在记录科学探究活动过程中,能够体验到科学研究的方法、精神,形成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占兰.幼儿园科学教育资源(第一版) [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
[2]吴敏.幼儿园科学观察活动的有效开展幼儿园开展[J].福建教育:综合(D版),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