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学院师资与技术服务平台建设研究与实践
2020-07-29陈庆樟孟杰杨保成许广举
陈庆樟 孟杰 杨保成 许广举
[摘 要]行业学院是以服务区域产业行业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与技术研发的基地,因此行业师资体系建设及技术研发服务平台建设成为行业学院建设的关键点之一。项目组以汽车工程类专业为例,开展了行业学院师资与技术服务平台建设的相关研究。基于汽车工程行业学院现状,从校内师资行业工程能力培养体系和行业企业师资教学能力培养体系两个方面,探讨了汽车工程类专业行业学院师资与平台的建设方法。围绕区域产业行业前沿需求,建设学科与技术服务研究平台。实践表明,行业学院技术研究服务平台建设与行业师资培养相辅相成,互相提升。
[關键词]行业学院;应用型本科院校;师资与平台;汽车工程类专业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0)08-0183-03
随着经济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进入了大众化阶段,社会对于各类人才也呈现多样化和多层次需求,对此不同高校的发展呈现多样性的定位[1]。不同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不同,决定了不同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也不同。建设应用型本科院校是目前一些地方性本科院校的发展目标,由于这些地方性本科院校建校时间普遍不长(或应用型转型时间较短),已有的师资队伍还不能满足建设应用型本科院校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因此,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应用型师资队伍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关键[2]。
当前,行业学院为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变提供了一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转型发展新模式。行业学院以区域产业行业需求为导向,以行业班为抓手,以行业岗位能力为培养目标,与区域行业龙头或行业协会、专业学会合作,产教融合培养行业工程应用型人才[3]。但无论是行业课程体系建设还是学生行业岗位能力培养,最关键要解决的问题还是行业师资问题[4]。
本文以常熟理工学院汽车工程行业学院为例,根据区域实际需求把平台建设与行业师资建设结合起来,探索实践行业学院师资培养与平台建设的有效方法。
一、建设行业学院师资队伍及平台存在的问题
(一)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
近年来,在高等教育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师资队伍出现了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具体表现为:一是教师年龄结构的不合理,应用型本科高校以青年教师偏多,据统计发现,35岁以下的专任教师占比超过教师总数的一半以上;二是一些应用型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二级学院教师队伍的专业结构、职称结构等不尽合理,高学历、高职称教师按专业分布不均衡;三是高层次人才和团队较为缺乏,有影响力的学科专业带头人、教学名师和骨干教师数量较少,而且一些应用型专业缺乏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该专业的发展[5]。
(二)有行业职业资格和任职经历的“双师”型教师偏少
行业学院建设就是为了培养行业应用型人才,除了理论教学外,实践教学尤为重要,因此应用型本科高校需要一定数量的有生产、管理和专业实践经验的教师。但是实际中,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师资招聘多数来源于国内的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985、211等高校)的博士及硕士,因此既精通某个领域的理论,又精通工程实践的“双师型”教师数量较少,而且具有行业背景的专任教师的比例更低。多数教师因为没有相关行业的工作经验,也不具备充足的培养应用型人才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背景,致使行业学院建设效果不佳[6-7]。
(三)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有待提高
应用型本科高校青年教师招聘以专业学科或研究方向为主,并非来自于专业的师范类院校,此前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教师技能训练,而入职前的岗前培训并不能完全满足教育教学水平提升的需求,再加上入职后的各种繁杂工作,青年教师在实际教育教学中的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水平提高不快,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青年教师多数是毕业于国内的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博士及硕士,虽然具有科学理论基础扎实和理论研究能力,但是缺乏企业或工程实践背景,不能完全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
(四)专职教师服务地方工程技术开发能力有待提高
高校的三大责任是教书育人、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开展科研及技术研发是一种反哺教学的有效途径,也是为了站在更高的角度,提高人才培养的实用性和贴近行业生产实践。但是,地方院校以教学工作为主,在科研和技术研发平台建设上不足,工作时间较少,科研压力也较小,学校科研氛围较淡,科研技术产出也较少[8]。
(五)平台建设缺乏行业定位
目前,由于评价机制问题,大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平台仍按研究型大学模式进行建设,不能适应区域产业行业需求和学校自身定位,脱节十分严重[9],科研往往不能支持地方产业,导致教师科研只限校内,不能延伸至行业。这样的科研与研究型大学相比,没有任何优势和补充,也表现不出特色,又不能服务地方、服务社会,同时教师行业工程开发能力的提升也没有依托。
二、行业学院师资与平台建设方案
(一)行业学院学科技术服务平台建设
行业学院师资队伍建设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常熟理工学院汽车工程行业学院建设与发展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因此,要规划汽车工程行业学院建设思路,明确行业学院办学理念、定位、特色与文化,依据汽车工程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区域新兴汽车城的需求,我们制定了汽车工程类专业行业学院师资与平台建设方案。图1为行业学院学科与技术服务平台体系。
根据行业学院学科平台体系建设以行业前沿需求为导向,服务行业一线技术研发为目标,着重建设针对现场和产品的测试分析平台,做到行业企业用得上,逐步成为区域相关行业一线开发测试分析公共服务平台,并与行业重点企业共建研究中心(如建立了特种车研究开发中心、精密轴承研究中心、轮椅轻量化研究中心等)。校内师资团队通过平台运行,借助校企合作横向课题及纵向课题研究,在应用基础研究及工程技术开发方面都得到了良好的锻炼与提升。
(二)校内师资行业工程能力培养体系建设
校内师资行业工程能力培养体系指的是以校内教学团队为单位进行师资队伍和师资平台建设与完善(如图2所示,见下页)。
一是大力培养青年教师,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师资源,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在学历、职称、技能等方面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青年教师。如要求新入职青年教师第一年必须深入了解校内实验室,并要求青年教师承担实验分室管理;鼓勵青年博士入职一年后进入企业博士后工作站,进行博士后研究。
二是利用校内实验室和学科竞赛培训教师,提高教师的实践指导能力。实验室既是教师完成实践教学任务的重要场所,又是培养青年教师实践技能的重要环节。要求教师在课程实验中必须承担至少一组指导,并以实验室为平台指导大学生开展学科竞赛项目或创新创业项目。
三是鼓励教师开展研修。一方面要鼓励教师利用假期参加企业培训或相关教学科研项目培训,另一方面要积极推进骨干教师国际化,鼓励教师申请国家留学基金、省政府留学奖学金和省教育厅境外研修等项目,联合学校人事处开办PETS-5培训班。
四是规定并鼓励校内师资在职称晋升前需具备半年及以上企业研修经历,企业研修需在横向课题研究的基础上(到账10万元及以上合作项目)才可以申请,这确保了企业在研修过程中可以深入到工程研发一线,执行相关具体项目。
(三)行业企业师资教学能力培养体系建设
行业企业师资教学能力培养体系指的是以行业岗位模块为单元进行师资队伍和师资平台建设与积累,校内外师资共同开发行业模块化项目化课程,以课程为纽带建立校内校外稳定师队伍师资队伍机制,如图2所示。
行业学院通过产学研合作,聘请具有实践经验、实践能力的行业从业人员和管理人员担任学院外聘的兼职教师,在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同时也充实了实践教学队伍。学院积极鼓励专任教师和外聘兼职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发挥“传、帮、带”作用,促进教师实践能力的提高。如联合学校人事处(教师发展中心)开展企业师资教学能力培养,联合行业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组织带教师资教学能力培养,联合行业协会组织行业带教师资现代知识学习。
行业学院的“汽车技术讲堂”项目,广泛邀请了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行业技能大师来开展汽车技术专项讲座和汽车技术系列讲座。
行业学院与学校、行业企业共同协作。一方面,利用汽车工程学院与地方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开展的成人教育免费为行业企业的带教师傅提升学历或进行模块化理论知识培训;另一方面通过企业组织技术人员参与教师横向与纵向项目研发,既提升企业技术研发人员科研能力,又为行业企业创新研发提供动力,同时保障了行业学院行业师资的创新能力及教学能力。
三、总结
行业学院的办学定位应该是服务区域产业,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成为区域行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更好地服务区域产业,行业学院应该围绕区域产业行业前沿需求,建设学科与技术服务研究平台,把平台建设与师资建设结合起来,以全面提高校内及校外(行业企业)教师队伍素质为中心,以培养优秀年轻骨干教师为重点,努力造就一支校内与校外有机结合,互相提升的行业学院师资队伍。把行业人才培养、技术研发服务与行业产业发展结合起来,共同开发行业模块化、项目化课程,并且以这些课程为纽带建立校内校外稳定师资队伍机制。
[ 参 考 文 献 ]
[1] 宣葵葵,王洪才.高校产业学院核心竞争力的基本要素与提升路径[J].江苏高教,2018(9):21-25.
[2] 冯君莹.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探索[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8(14):116-117.
[3] 赵更生.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误区及应对[J].中国成人教育,2010(18):37-38.
[4] 宋华.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应用型本科师资队伍建设的研究[J].职业技术,2010(12):69.
[5] 李玲玉,赖美娇.本科高校产教融合建设产业学院新系统探析[J].福建商学院学报,2018(2):70-74.
[6] 李潭.产业学院:校企合作新型路径[J].教育评论,2017(11):27-30.
[7] 李玉峰.地方大学产业学院的组织特征及运作模式[J].科技展望,2016,26(34):334.
[8] 周子凡,陈忻,宋照风,等.产业学院教学实践与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9(11):232-233.
[9] 李宝银,陈荔,陈美荣.转型发展中应用型本科院校产业学院建设探究[J].教育评论,2017(12):3-6.
[责任编辑:刘凤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