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学习强国”之力思自考思政课助学之变

2020-07-29韦凯

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 2020年3期
关键词:学习强国解决方案

韦凯

摘要:文章通过调研发现当前自考思政课助学存在发展瓶颈,查找了深层次的四点原因,在深入分析党员教育平台“学习强国”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思想为王、技术为先、资源为要、积分为基、互动为主的五大优势后,初步阐述了“学习强国”给自考思政课助学带来的学习方式、积分、短视频短消息、学习资源多样化等四方面的启示,提出了借力“学习强国”做好自考思政课助学工作的完善顶层设计、强化过程管理、引入积分认证、优化助学环境等四方面策略,提出了易于操作的信息化解决方案。

关键词:学习强国;思政课助学变革;自考助学;解决方案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20)06-0056-05

一、自学考试思政课助学

1.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概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申明“国家鼓励自学成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阐明公民“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在终身学习型社会“立交桥”建设中的地位。

自学考试是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创立的一种以学历考试为主的国家考试制度,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国家考试三位一体的高等教育形式。这种教育多数情况下是考生在自觉自愿基础上的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发学习、自主学习是其主要实践路径,考试合格、自学成才是其个体融入社会的价值追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学习和考试方式灵活,学习者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报考课程科目和门数,自主安排学习方式及学习时间,实现工作和自学考试学习二者的兼顾。同时学习者还可以自主选择是否参加助学机构举办的辅导班。根据《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历年发布的统计数据:截至2018年,全国累计已有逾2.7亿人次参加自学考试,毕业学生达1617万人。[1]

2.自考思政课助学现状不容乐观

当前,自考助学工作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一是面向社会的“助学课堂”逐渐减少,二是自学考试网上助学没有取得预期成果,三是“专接本”“二学历”等全日制助学形式逐渐成为主流。思政课助学也是如此。为确切掌握自考思政课助学现状,笔者设计了调查问卷,发放2322份,回收1851份。调查显示,自考思政课助学存在以下两种质态:

一方面,在“两学一考”(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国家考试)三位一体的自考“三角形”中,社会助学经常缺位,是最短的那条边,思政课助学就更是被边缘化了,54%的考生没有参加自考思政课助学。87%的考生靠死记硬背思政课教材和大量做题,全然提不起学习兴趣。考完就忘是其常态,真正是“雨过地皮湿”。

另一方面,有助学的质态也令人担忧:①内容陈旧、方式老旧、灌输依旧。会教的教师不多,愿意学的考生更少,72%的受访者表示助学内容过时、教师照本宣科。所教授的知识没有动起来、活起来,不能入耳入心入脑。②现学现考,学习消化过程缺失。89%的受访者的备考方式为考前划重点、强记强背,仅仅应付考试。以静态知识说教为主、考生识记为主。采取结果导向,考完就忘。以传统的“敲黑板、划重点”为传统的助学辅导方式。③学生主体意识不强,学习兴趣缺失。在“影响自考生思政课学习效果最主要的原因”一栏,49%的考生反映自身重视程度不够,说教太多,枯燥无味,提不起学习兴趣,学生归属感、成就感不强。④学习成本较高。经济成本是可见的,还有时间成本。本来自学是可以解决工学矛盾的,可为了瞄准过关的结果,不得不被线下助学套牢,而且是上大课。少数线上助学的,因为没有反馈和比较,学生无法确定自身的进度,处于孤立而迷茫的状态,很少有机会发展自我效能感。

在当前提升自考思政课助学成效亟待改进的措施方面,92%的考生反馈要贴合考生需求,匹配供需;整合網络培训资源,提升供给质量;创新助学辅导方式,增强学习效果;改革终结性考核评估办法;把助学辅导和最终考试关联起来,以学代考,以学免考。因此,助学是有必要的,但需要换个方式。

3.自考助学问题原因分析

(1)自考思政课助学施教能力不足与新时代思政课高要求之间的差距较大

近期,国家层面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课程、师资发出一系列声音。自学考试作为一种高等教育形式,同样存在“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思政课教育不容忽视。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在京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2019年4月29日,教育部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培养规划(2019-2023年)》(以下简称《培养规划》)[2],提出工作目标是“努力培养造就数十名国内有广泛影响的思政课名师大家、数百名思政课教学领军人才、数万名思政课教学骨干,推动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更平衡更充分发展,整体水平不断提升,切实办好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国家层面大力倡导、呼吁加强普通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但这需要一定的周期,不可能一蹴而就。

(2)传统思政课教材与新时代鲜活的生动案例之间不能同频共振

传统教材的理论宣讲是严肃的、乏味的,自考生难以从中获得学习的乐趣。而新时代鲜活生动的案例尚未走入教材,《培养规划》指出,“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上下功夫,在找准、讲清、讲透思想理论教育和‘00后大学生理论兴趣的共鸣点上下功夫。”

2019年8月1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在加强思政课教材体系建设中明确要求,要“注重提升思政课教材的政治性、时代性、科学性、可读性。国家统一开设的大中小学思政课教材全部由国家教材委员会组织统编统审统用,在教材中及时融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新经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最新研究进展。”[3]

(3)當下学习、阅读习惯与传统助学方式的矛盾凸显

移动互联网和手持移动设备的普及,为终身学习提供了便利条件,为考生自主学习大开方便之门。一系列技术障碍与操作使用问题都不复存在。 利用零碎时间的“微学习”“微阅读”已成为现代人学习新知的新常态。如果继续采用老旧的课程设计、老套的助学版式,很难满足新时代的年轻人持续变化的需求和期望。

(4)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方式导向不同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主要评价方式是终结性评价,就是通过课程学习后参与笔试考试,一次性给出考生成绩,从而区分通过和不通过,忽视对学生平时的过程考量和努力程度、学习状态的客观评价。有些学生在接受助学辅导的过程中,对于一些简单照本宣科、纯说教式“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也会存在一些逆反心理和认知差异,加大了助学教学的难度。

二、“学习强国”走红网络

2019年初上线的“学习强国”是中宣部为落实习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倾力打造的在线学习创新平台,是运用信息革命成果,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传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做大做强主流舆论的创新阵地;是弘扬主旋律、引导社会向上向善,凝聚同心共筑中国梦正能量的创新成果;是推动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创新实践。不难发现,“学习强国”具有如下鲜明特征和优势:

1.守正——思想为王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最新成果,“学习强国”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首要内容,主题鲜明突出,内容权威全面,彰显出思想力量和理论份量。在纷繁复杂的网络世界中体现了“万山磅礴必有主峰,龙衮九章但挚一领”的主旨。

2.高速——技术为先

“学习强国”以云服务为基础,以海量资源为依托,以高速带宽做后盾,以全天候高可用性做保障,为9000多万党员实时流畅访问提供便利。试想,如果网络拥塞、访问迟滞,点播不畅,再好的声音也发不出,再优质的资源也无人问津。

3.干货——资源为要

资源品类的丰富性、资源平台的融合性、资源更新的即时性是“学习强国”平台资源的三个主要特征。“学习强国”承担着传递信息、传播知识的任务, 内容涵盖了时事要闻、综合新闻、最新政策、政治理论、经济军事、科技文化、人事法纪、体育旅游、天文地理,应有尽有。有人称之为“思想的宝库,学习的宝藏,资源的宝山”。

4.粘性——积分为基

“学习强国”积分系统经过几次改革和变化,起到良好的吸引学习受众、规范学习行为等引导控制作用。

2019年1月29日“学习强国”发布《学习积分规则优化公告》,最主要变化就是对部分积分项目增加“活跃时段”。在活跃时间段积分翻倍,此举意在引导用户利用业余时间学习。3月28日,学习强国发布新版,积分规则又一次重新调整,此次调整削减了学习得分的“虚高”部分,规范了操作,避免为“刷分”而学习,同时也保护了后起学习者的积极性。5月16日,增加“挑战答题”环节,同时新增规则,每次答对5道积3分,每次答对10道以上积6分。7月1日,推出“强国商城”,上线流量大礼包,使用学习积分“点点通”即可免费兑换上网流量月包。在有些地区,凭积分可以兑换景点门票、书籍等已经开始尝试。

5.互动——趣味为主

“学习强国”安排了不少互动环节,大大增强了软件的友好性和趣味性。用户之间可互动,比如在“阅读文章”“观看视频”后均可在下方“点赞”,可以按“☆”收藏,可以分享给学习强国、微信、短信好友,还可以发表观点和评论。除“点赞”不计分外,其他都是积分项目。

用户和平台之间可互动。比如在“我要答题”栏目下有挑战答题环节,没有参考答案,该项挑战有30秒时间限制,且答对方能继续,答错就得离场。这就引入了“游戏化学习”的理念,大大增强了软件使用的趣味性。

用户和客服之间也可互动。如,可以在“我的应用”板块“我要吐槽”栏目下写下意见,反映诉求,还可在“建议反馈”栏目直接和在线客服对话,咨询功能使用,反馈相关建议。

三、“学习强国”给自考思政课助学带来的启示

1.学习方式的启示

助学的本质是助力学生自学而不是代替学生自学,如果单纯助考就有失偏颇了。思政课助学尤其要正本清源,让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入耳入心入脑必须采用“随风潜入夜”的渗透式,而不能是填鸭式、灌输式。因此,助学的方式要变,要从以线下同步式(集中式)“你教我学”变为线上异步式(分散式)“你导我学”。“学习强国”突破时空限制,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适用于个人独立学习,也适合有组织的导学、助学,满足多层次学习对象的不同需求,契合了自考思政课助学的鲜活资源需求和灵活方式需求。

2.积分的启示

自考的思政课助学若采用积分方式,必然会结合采取任务驱动法,引导学员完成任务清单上的学习任务。同时开展全域排名,让学员形成“前有标兵、后有追兵”的学习紧迫感、危机感,促进其在学习的道路上自我激励、自我强化,一步一个脚印,积小胜为大胜。当积分达到一定量时,学员就产生了“路径依赖”,他会尽量主动避免因一时不学而名落孙山。这样就确保了助学、自学是一个连续、长期的过程。

3.短视频、短消息的启示

认知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专注力保持时间只有10-18分钟,未成年人的就更短。能够一次性掌握的概念为7加减2个,即5-9个概念。将视频资源、学习文章小型化、微型化,就降低了学员的认知负荷,学习内容更易于被吸收消化。同时多样化的资源,选择面宽,自我掌控的余地较大,人们更倾向于完成自己主动选择的任务。这样助力自学的效果更好。

4.学习资源多样化的启示

视听资源形象直观地呈现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理解和记忆,激发其学习兴趣,节省时间,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多样化的资源可以让学生避免审美疲劳。个别化的资源可以让学生自己控制学习进度、选择内容以及学习方法,发挥每位学生的最大能动性。

四、借力“学习强国”做好自考思政课助学工作的构想

1.完善顶层设计,规范助学行为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助学的阵地必须牢牢坚守。

对线下思政课助学而言,必须有高等学校(主考院校)组织合格教师施行助学辅导工作;对线上思政课助学而言,建议由国家考委(至少是省一级考委)统一标准、统一组织、统一认证,而线上方式当大力提倡。借力“学习强国”,线上思政课助学有三种模式可选:

(1)全盘“拿来式”。直接使用“学习强国”知识体系、资源体系、积分体系,以积分算学分,以积分换考分。这种方法的优势有三:①可迅速打开思政课助学局面。②避免重复学习。有的党员参加自学考试,同时也报考了思政课助学班,如此就可以“两场小麦一场打”,互有兼顾了。③成本极低。除移动终端需要上网以外,关于思政课的助学全程、全员免费。不过对年龄偏大的参加自考助学学员来说,App的使用是一道新的门槛,

(2)高仿“借鉴式”。试点构筑与“学习强国”样式相仿的思政课助学平台,按照思政课助学班级为单位建立学习组织,统一管理。开发、建设、购买、引进数字资源系统,提供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数据等思政课助学多媒体资源、资料。建立积分导学系统,通过完成学习任务获得学习积分,建立积分兑换系统和激励反馈系统。

(3)融合“嵌入式”。初步建设类似“学习强国”的思政课助学框架,链接“学习强国”资源,发布、审核。根据思政课助学批次发布助学任务,完成任务跟踪和管理。

2.突出政治标准,强化过程管理

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思政课的题中应有之义。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思政课助学的本质要求是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根铸魂,教育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坚定“四个自信”,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思政课助学不应随着思政课自考结束而终止,因为思政课的学时学分毕竟有限,而立德树人是一个长期过程,要力求做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境界。利用思政课App,采取多元评价方式,诸如对学习时长的累计、对学习数量的记录,还有每天的签到打卡等等,能够通过时间轴反映学员学习的过程。不同的评价方式,可以转换统一为积分,引导学员对自己的学业情况准确掌握。

同时,通过思政课考试也不应是终极目的,思政课学习的过程才更重要。若要减小考试指挥棒带来的不利影响,势必要改变“一锤子买卖”的评价方式,修正终结性考试模式的不足,将终结性考试与过程性评价结合起来,树立重视学习过程、“功到自然成”的鲜明导向。

3.引入积分机制,畅通认证渠道

对自考思政课助学而言,无论是强化过程监督管理,发挥教师(甚至是AI虚拟教师)的领学导学作用,还是激发自考生学习兴趣,保持用户粘性,改善用户体验,提升学习效果,都必须采用有别于传统方式的革新机制。若借鉴“学习强国”采用“积分”机制,无疑具有重要革新意义。

(1)助学“积分”制有利于过程监管,有记录、有轨迹、可追溯。把自考思政课助学从线下搬到线上,碎片化学习、非正式学习、微学习的学习型态多了,有的分数是耗时间精力就能拿到,有的是要凭智慧智力才能拿到。因此要求打通各种算分方式,有一个合理的折算方式。

(2)助学“积分”制有利于强化激励。采用积分系统是保持用户粘性、引导学习进程、反映学习力度(努力程度)的重要手段,它是在线学习系统的重要策略,是用户粘性理论支撑下的反馈激励机制。参考“学习强国”并以积分为基础,打造良好的积分体系。于团体,可对比、激励,从而形成竞争态势;于个体,可掌握学习内容,调适学习进度,监督学习成效,检测学习效果,形成自我激励。

(3)助学“积分”制有利于突破传统学习“期限”和“专业”制约,为实施学分银行、畅通学力认证累积经验。一般认为,施行学分银行举措可突破限制、时间自由、地点自主,专业衔接与学分互换。另外,可以从自考思政课助学向其他课程其他专业延伸扩展,使我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及其助学更具灵活性,更加人性化。

4.适应助学需求,优化学习环境

(1)严防刷分替学

为杜绝他人或不法机构代刷积分现象,要切实做好身份认证工作,可考虑在系统安装初期绑定手持设備的方式,避免代刷者频繁更换手机;也可在进系统开始学习前采用指纹认证、人脸识别等方法确定学习者本人身份,还可在每次学习过程中采集声纹。为杜绝学员个人刷分行为,可以结合点击频率、悬停时长等基于点击流和时间轴的技术指标,测算有效学习资源数量和学习时长,从而赋予相应积分。

(2)适时撤离“拐杖”

“学习强国”中有一个降低学习难度的“拐杖”,即针对每日答题的测验,有“查看提示”功能。“拐杖”用多了,自然而然产生依赖心理,就不会搜肠刮肚冥思苦想了,对自学者而言学习效果就打了折扣。针对这一问题,可以采取三种举措,消除“拐杖”不利因素:一是设置每道题的提示总次数不超过两次,到第三次还出现该题目时就取消“查看提示”功能。二是将题目难度分级分类,有些简单题目,不予提供“提示”。三是优化激励机制,对答题中不看提示就作答的,给予翻倍积分奖励;对仍然索要参考答案的,可以消耗一定积分给予提示。

(3)增强“挑战”趣味

“学习强国”中的“挑战答题”很有意思,一来没有提示完全凭学习积累;二来有半分钟时间限制,不容许答题者上网去搜寻答案;三来答错一题就要离场,只给一次分享复活的机会,答对才能继续。这是很好的模式,值得充分借鉴。针对挑战答题,如果增加真人“PK”环节,以10或15题为一组,每题以10秒或15秒为限制,速度快且正确者优先得分,答错、答对但速度慢以及超时者均不得分,这对答题者的知识积累、综合素质、反应速度、答题策略等都是一个考验,同时还有运气成分,趣味性势必大大提高。

(4)完善资源机制

自考思政课助考资源是助考变革的重要内容,必须有相应的机制保障:①资源要有共建共享机制。发挥省级考委的组织优势,统筹课程资源开发计划。发挥主考学校的优势,将思政课名师的短视频、微课程按计划分别开发制作,省级考委组织专家审核,通过的集中起来共享。②资源要有评级推介机制。没有经评级并推荐的助学资源,很难发挥巨大作用。要让优质的资源脱颖而出,要让点击量大、下载率高的资源得以重复使用、二次开发。③资源要有优胜劣汰机制。对于访问量不大甚至无人问津的资源,应当有一个自动或者人工甄别过程,如果确属趣味性差、科学性弱、关联度低、可用率低的可随时清理,保证质量。④资源要有限时更新机制。再好的资源如果始终处于置顶状态,反而会阻碍其他资源的及时应用。好资源在必要时要限定时间,过时不候,或者超过时限,免费资源变为收费资源,推动大家及时利用优质资源。

(5)改革评价体系

考试评价体系具有导向作用,有什么样的考试评价体系就会导致什么样的助学(学习)行为,因此若要杜绝急功近利的助学(学习)行为,势必要从源头变革,即改革自考思政课一卷定成绩的终结性评价方式。

建议结合助学、学习的积分,变革自考思政课终结性评价方式为过程性评价,或者将二者结合起来。比如,可以规定自考思政课总评成绩满分为100分,助学成绩(平时成绩)占30%,统考试卷成绩占70%。在一个助学周期内(以1年计)助学积分达到规定分值(比如10000分)即得满分30分,笔试试卷只要考到30分(以70分为满分计),综合总评成绩即可过关。大大降低了自考生学习难度,增强自考生备考信心,同时还能取得较好的思政课教育效果。 积分换学分,积分算成绩完全可行,并且容易操作,积分在成绩中的占比如何划定得更科学可以另行研究。如果考虑到考生原本就是党员,进一步和“学习强国”打通,实行“学习强国”积分与自考思政课积分换算,实行自考思政课免考也未尝不可。

五、结束语

“学习强国”思想正、技术高、资源好、有积分、互动强,广大党员天天打卡,有空便学,“比学赶帮超”,终身学习的氛围在全党进一步浓厚,同时为引领全社会终身学习风尚做出了榜样。若将“学习强国”与自考思政课助学关联、嫁接起来,利用其人机界面的友好性、助考资源的丰富性,变单一内容为多元内容。利用其助考时间的灵活性,有效解决工学矛盾。利用其互动性、趣味性,走出传统助学重教轻学的误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变考生适应课程为课程适应考生。利用其过程管理,扭转原来重结果轻过程的不足,变“临时抱佛脚”为“功夫在平时”,通过顶层设计、过程管理、积分机制、环境创设等,一定能为自考思政课助学带来崭新气象。

参考文献:

[1]教育部.2018年全国教育事业發展统计公报[EB/OL].http://www.moe.gov.cn/jyb_sjzl/sjzl_fztjgb/201907/t20190724_392041.html.

[2]教社科函[2019]10号.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培养规划(2019-2023年)》的通知[Z].

[3]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EB/OL].http://www.gov.cn/zhengce/2019-08/14/content_5421252.htm.(编辑:鲁利瑞)

猜你喜欢

学习强国解决方案
艾默生自动化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和折中方案
S700K-C转辙机防水解决方案探讨
运用“学习强国”平台解决“本领恐慌”
以“学习强国”为平台,对建设“学习大国”的思考
海安市高新区侨联积极推进侨眷侨属安装使用“学习强国”APP
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党支部掀起“学习强国”平台学习高潮
江苏阜宁:“学习强国”成为党员干警提升综合能力“推进器”
基层武警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基层武警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