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教育的现状分析及其对策
2020-07-29李春怡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越来越受到家长的重视。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在幼儿早期教育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包含其中的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教育也不例外。在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教育中,早期幼儿通过欣赏建构了一定的审美心理结构,也提升了发现美、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但是由于艺术教育自身的独特性,所以目前开展实施的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教育仍有一些不完善的部分。本文笔者将对目前我国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教育的现状与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找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和措施,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学前儿童 美术欣赏 现状 对策
一、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教育的现状分析
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教育是学前儿童美术教育非常关键的一部分,但是,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教育一直没有得到社会、幼儿教师、家长的重视,甚至是被忽视的领域。当今,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仍然停留在注重美术知识与技能讲授,把幼儿获得知识与技能当作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根本任务。从而导致我国的美术教育变成单纯的传授知识技能,幼儿缺少感受、欣赏、体验艺术并获得审美愉悦的契机。美术欣赏教育在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中成为无足轻重的一部分,对于培养幼儿审美感受和美术欣赏的能力,更是被当成虚无缥缈的东西而不被重视。
另外,即使有些教师认识到了美术欣赏教育的重要性,但是苦于缺少合适的欣赏材料,欠缺必备的欣赏理论指导,缺乏欣赏指导经验等主客观原因,无法提升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教育活动的有效性。
(一)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教育的发展目标定位模糊
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教育对幼儿人格的审美培养有非常大的帮助,其本质上就是审美教育。它不同于其他学科教学的教学目的、方法和思路,有其自身的目标要求,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于教学过程的规律性的认识,人们制定出来的以指导教学实际工作的基本要求”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教育一直是我们国家美术教育中非常薄弱的环节,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幼儿教师和家长都把目光集中在美术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上,过于看重美术教育结果的好坏,严重忽略了幼儿审美感受的获得与审美能力的提高。一些幼儿教师对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教育的目标定位模糊不清,仍然停留在传授幼儿美术知识技能的层面。
(二)學前儿童美术欣赏教育的内容选择不当
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教育活动呈现内容的选择不当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1.选择内容不符合幼儿审美范畴
在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方面,虽然一些幼儿教师已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已有经验以及生活实际,但是有部分幼儿教师选择的美术欣赏教育活动内容与儿童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审美范畴有严重偏差。有一些作品因其画面不协调或者背景特殊并不能吸引幼儿兴趣,因此不能选作幼儿美术欣赏对象。幼儿教师应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与已有知识经验审慎选取美术欣赏教育活动的对象。一些幼儿教师对美术欣赏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不恰当,也反映出幼儿教师对幼儿审美心理知之甚少。
2.选择内容的容量过大、欣赏内容重点不突出
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教育活动中存在“选择内容的容量过大、欣赏内容重点不突出”的现象。幼儿教师在进行美术欣赏教育活动设计时,计划欣赏的作品过多,所以幼儿无法捕捉到观察重点,从而导致幼儿没有深入感受与体会欣赏对象。例如,“大班艺术领域美术欣赏活动——米罗爷爷的画”从了解米罗爷爷为切入点,可以想象他是一个什么样的爷爷,然后再进入欣赏情景,但是在下一个环节中幼儿教师却用较长时间引领幼儿认识特殊符号,最终环节幼儿教师也没有带领幼儿回归作品整体,所以幼儿未能完整感受欣赏作品的内容,也没有深层次的理解。
(三)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教育的方法单一
长期以来,幼儿教师在实施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教育时一贯采用单一的“灌输法”。“灌输法”就是在教师高度控制下直接指导的方法。灌输法是以幼儿教师为中心,幼儿教师将自己的间接经验直接灌输给幼儿,剥夺了幼儿亲身获得直接经验的机会,忽视了幼儿自身的感知与体验,导致幼儿不能与美术作品进行直接对话。长此以往,幼儿会失去自我感知对象、自我加工信息、自我创造作品的能力,最终导致审美能力下降。
(四)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教育的评价低效
在美术欣赏活动实施过程中,大部分幼儿教师并没有给幼儿留出足够的时间供其自主欣赏与探索。幼儿教师总是低估幼儿自主感受与体验的能力,急于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幼儿。但是往往大多数幼儿教师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所以在对其他幼儿教师进行评价时效果不佳,并没有指出其根本问题,也没有达到评价可以激励教师的功能。
二、促进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教育良性发展的建议
(一)明确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教育的目标
由于当前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教育的目标定位模糊,因此,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应该将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与教育理论结合,明确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教育的目标就是通过欣赏美术作品,培养幼儿审美的感受力、想象力、表现力、创造力。幼儿教师要一改从前注重传授幼儿美术知识技能与关注幼儿当下美术绘画能力提高的观念。
首先,明确学前儿童美术欣赏的目标应该开拓幼儿视野,培养他们对实际生活中美的事物和艺术品的兴趣,并在欣赏过程中获得积极愉快的情感体验。其次,应该熟知浅显的艺术术语,具有探讨以及描述艺术作品的能力。最后,通过欣赏表达自己的感受,激发幼儿潜在的创造力。
(二)选择适宜的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教育内容
幼儿教师在实施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教育活动时,可以尽量选择一些在美术史上具有代表性的并且有符合幼儿审美的各类经典作品。包括各种美术形式的作品,比如绘画作品、雕塑作品、建筑艺术等。幼儿不仅会被题材多样、内容丰富的绘画作品吸引注意力,生活中一些形态各异的建筑或者风格独特的工艺也会为幼儿所喜爱。格里尔(Clark,Day&Greer,1987)曾详细规划了“学科取向的艺术教育”学科概念,说明如何运用四个艺术学科领域的特性形成具有结构性的课程。在学前儿童美术欣赏课程中,选择的教育内容要整合美学,同时给予幼儿亲身体验大自然、社会的机会来丰富和拓宽幼儿的视野,促进幼儿对艺术作品产生更深层次的情感体验。陈鹤琴曾提出:大自然大社会才是活的教材,我们可以结合幼儿实际生活选择一些他们熟悉的材料供其欣赏,可以更好地吸引其注意力。
(三)采取多元化的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教育方法
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教育活动中“对话法”的提出,是为了弥补长期以来“灌输法”带来的遗憾。“对话法”顾名思义是指幼儿、幼儿教师、美术作品三者之间相互对话交流。在采用“对话法”时需要注意的关键点如下。
1.师生的关系应该是民主平等的,双方主动参与,双方不能迫使任意一方接受自己的看法、观点,幼儿教师应允许幼儿基于自己的主观感受表达观点。
2.教师首先要学会自己与欣赏对象进行对话交流,才能进一步做好幼儿与欣赏对象之间对话的“桥梁”。
3.教师要注重提问的方式方法,技巧性的提问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
(四)提升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教育评价效能
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教育活动的评价内容一般包括:对幼儿教师教学的评价、幼儿学习的评价、活动设计实施的评价。在以往的评价方式中基本上着重于对幼儿教师教学的评价,并且评价效果不佳,并没有指出根本问题,也没有起到评价可以激励教师的功能。其实在进行学前儿童美术欣赏课程时可以从幼儿发展与学习这一维度分析评价,目的在于了解幼儿学习的情况,从而给予幼儿教师启示,改变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才能更好地提升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教育评价的有效性。
三、结语
总而言之,通过幼儿教师引导学前儿童欣赏和感受美术作品、自然景物和社会环境中美好事物,丰富儿童的美感经验,培养其审美情感、审美评价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是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教育的重要使命。我们只有明确适宜的美术欣赏教育的目标,选择符合幼儿知识经验与审美范畴的美术欣赏作品,采取多元化的美术欣赏教学方法,才能培养幼儿发现美、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才能进一步建构早期幼儿的审美心理结构,促使幼儿身心和谐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策山.教学论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2]屠美如.儿童美术欣赏教育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关云,关蕊.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教育现状与对策[J].陕西學前师范学院学报,2018,34(11):94-99.
[4]高学金.传统与现代相融——谈儿童水墨画教学[A].2017年2月全国教育科学学术交流论文汇编[C].2017年.
[5]夏舒虹.走进孩子的内心,探究孩子的另一种语言——以儿童美术作品赏析为例[J];文教资料.2017年16期.
[6]邱宁玲.从平面到立体:丰盈儿童的生态美术视野——“蕊春儿童剪纸”的校本课程实践研究[A].2016年江苏省教育学会学术年会报告文集[C].2016:149-154.
[7]尹少淳.如何让儿童美术教学更有针对性?[N].中国美术报,2019-01-28(016).
(作者简介:李春怡,女,硕士研究生在读,辽宁师范大学,研究方向:儿童审美与艺术)(责任编辑 刘冬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