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声乐训练研究
2020-07-29黄婷
摘要:声乐是一门终身艺术,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音乐教学承载着培养学生艺术修养和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职责。于声乐训练中有效培养高中生的核心素养,要求教师把握好声乐训练中的关键点、培养歌唱表演的自信心、培养高中生的艺术情感以及训练学生的心理调控能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 音乐教学 声乐训练
核心素养下,高中音乐教学承载着培养学生艺术修养和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职责。实现该教学目标需要高中音乐教师高度重视声乐训练,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法和教学策略,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声乐训练的参与度。基于此,本文结合实际教学经历与经验进行相关阐释,为相关专业的教师提供参考。
一、把握好训练中的关键点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声乐训练与其他音乐教学相比存在更多的关键点,这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给予其高度关注。
一是要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歌唱姿势。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正确的歌唱姿势是发声器官发出优美歌声的前提与保障,所以要在声乐训练中按照正确的歌唱姿势进行反复训练,及时纠正各种错误,逐渐形成良好的发声习惯,为取得良好的声乐训练成效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咬字吐字习惯。在歌唱艺术当中,唯有清晰的吐字才能使歌曲富有感染力。因此,在声乐训练的前期,教师要通过有音高、有节奏、有表情的朗读训练,让学生掌握住发声的基本原理,再配合声乐训练将一首歌曲以字正腔圆、声情并茂的方式演绎出来。
三是使学生具备分析和处理歌曲的能力。要想唱好一首歌曲,需要演唱者理解歌曲的核心思想、表现手法及词曲作者的创作意图,在此基础上,对歌曲的演唱过程进行恰当的处理,最终呈现出以情带声、声情并茂的演唱效果。因此,在声乐训练当中,教师要时常带领学生分析歌曲,掌握歌曲的处理方法与相关技巧,不断提高学生的声乐水平。
四是注重开展形体动作的训练。虽然歌唱艺术是借助美妙的歌声来打动别人,但在演唱一首歌曲时如果从头到尾都没有任何肢体语言,就会给听者留下呆板的印象。因此,在高中音乐教学的声乐训练当中,要适当开展一些形体动作和脸部表情训练,使听众不仅能够欣赏到美妙的歌声,还可以看到演唱者协调的肢体语言,从而使歌唱表演具备更强的专业性与完整性。
二、培养歌唱表演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一名优秀人才的必备要素,更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高中音乐教师应将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贯穿于整个声乐训练当中,避免学生因害羞、害怕犯错、担心自己歌唱水平不佳等原因对声乐训练产生抗拒心理,消除学生的心理顾虑,使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声乐训练当中,享受音乐世界的美妙。
首先,音乐教师自身要充满活力,时时刻刻以一种阳光自信的姿态面对学生,当学生受到这种感染之后,自然会跟随教师的节奏,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教学和声乐训练当中。
其次,音乐教师要时常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建立起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谈话内容未必完全与音乐教学内容相关,教师可以与学生们谈一谈学习或者日常生活当中的奇闻逸事,或者音乐领域的名人轶事等等。在谈话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思想观念进行针对性引导,例如告诉学生不要害怕挫折和困难,遇到学习障碍要勇敢面对,只要把那些挫折和打击视为提升自己、锻炼自己的机会就一定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身能力上的不足,避免学生出现自卑、逃避、畏难的心理。此外,在开展音乐训练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哪怕微小的进步,这种进步不仅指训练水平,还可以表现为学习态度或听课的认真程度。
因此,音乐教师要时常给学生送去一些鼓励与赞扬,尤其面對那些进步速度较慢或者学习能力稍差的学生,更要拿出足够的耐心,适当地开展一些差异化教学,逐渐拉近学生之间的差距,帮助全体学生建立起较强的自信心,使其能够以更加积极健康的心态迎接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三、培养高中生的艺术情感
在核心素养下,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声乐训练不能只注重提高学生的声乐技巧。否则,就无法充分发挥声乐训练在提高学生信心素养方面的作用。因此,不论在音乐课堂还是声乐训练中,教师都要正确引导学生体会音乐世界中的美妙情感和艺术元素,实现声与情的结合,以此来促进学生艺术修养的整体提升。但是,由于每一名学生的个人条件、接受能力和学习感受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在培养学生艺术情感时,更多的要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
具体来说,就是结合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关注不同的教学侧重点。比如在刚刚进入声乐训练状态时,有一些毫无音乐基础的学生可能对于某种训练方法还不太适应。此时,教师先不要急于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或者声乐技巧上的训练,而是选择一首符合高中生年龄特点和兴趣喜好的歌曲,让学生体会其中的快、慢、强、弱、升、降、调性、旋律走向变化等特点,进而对歌曲本身的思想情感产生一定的认识。之后再开展音乐教学和音乐训练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成效,学生也会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实现教学成果的显著提升。同时,这也更加符合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相关要求,让学生在把握知识的同时具备一定的人文修养。
四、训练学生的心理调节能力
伴随着人才竞争压力的不断扩大,在开展教育工作时一定要同步培养学生的心理适应度,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具备较强的心理调节能力,更好地迎接各种机遇与挑战。因此,核心素养培养视角下的高中声乐训练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基于对学生心理状态的了解,有针对性地融入一些心理调控能力训练环节。
比如,当代高中生普遍存在学习压力大、抗挫折能力低下、心理承受能力差等问题,一旦遇到某种困难就会产生放弃或者逃避的心理,这显然不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音乐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适当融入一些声乐表演或演唱比赛环节,让学生在大胆演唱的过程中学会自我心理调控,避免在众人面前进行语言表达和情感表达时出现紧张、怯场等情况。同时,让学生在一次次尝试甚至失败之中找到进行自我心理调节的方法,具备正确面对挫折与失败的思想观念与心理素质。同时,还可以在班级中组织一些小型汇报演唱,让学生自愿分组进行合作表演。如此一来,不但丰富了声乐训练的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训练水平的提升,还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使其在提高歌唱技能的同时获得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五、结语
综上所述,声乐是一门终身艺术,基于核心素养视角,高中声乐训练过程中,教师在向学生传授声乐技巧的同时,需要同步培养其艺术修养、审美能力以及人文素养,从而为其今后形成健全完善的人格和正确的思想观念创造有利条件。高中学生也会因为深受声乐教育的启蒙和声乐艺术的熏陶,在今后的成长道路上学会欣赏艺术,感知音乐魅力,从而促进核心素养的形成。
参考文献:
[1]钟丽萍.核心素养下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声乐训练[J].文理导航(下旬),2018(09):51.
[2]刘玉良.核心素养下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声乐训练研究[J].中国农村教育,2019(20):105.
[3]李晓玲.高中音乐学科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方法探寻[J].考试周刊,2019(A4):20.
(作者简介:黄婷,女,硕士研究生,甘肃省嘉峪关市第一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音乐学)(责任编辑 刘冬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