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真课堂” 培养“真素养”

2020-07-28刘风雷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20年28期
关键词:平行四边形创设素养

刘风雷

史宁中教授曾经指出: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要求教师要抓住知识的本质,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在掌握所学知识技能的同时,感悟知识的本质,积累思维和实践的经验,形成和发展核心素养。我在参加片区教研活动中,听了三位教师同上《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一课,结合自己对这节课的理解,我认为作为落实数学核心素养的主阵地——数学课堂教学,应该做到“四要”。

一、数学课堂要用“真素材”。

数学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学习数学就是要学会数学的思考。在小学数学课堂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设计与课堂教学中常将生活化的材料引放课堂。但当学生面对现实生活材料的繁杂,往往出现无所适从的感觉来。如果学习材料选择不当,学生容易纠缠于生活经验思考,而影响数学思考目标的达成。

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时,A老师创设了“老地主给两个儿子分地(一块长方形,另一块平行四边形),两儿子都认为自己分少了”的情境,而B老师创设的情境与A老师如出一辙,只不过把“老地主给儿子分地”变成了“熊妈妈给熊大熊二分地”。C老师用的是课本上“两块草坪哪块面积大”的情境。情境的创设都是为了孩子更好的接受和理解知识,但是怎样的情境才是自然顺畅的?因为接下来三位老师都是用“方格图数方格”的方法来比较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的面积,所以不管是“地”还是“草地”是怎么拿到方格纸上又进行比较的呢!我们不要“为  了情境而情境”。硬性的让学生接受或者按照老师的预设去思考,是培养不出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基本学科素养。试想,我们给孩子提供上述的“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的纸片,让孩子利用老师提供的方格纸、剪刀、三角尺等工具去研究,这两张纸“哪个面积大”。学生自然而然会调动他们的学科知识,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技能去探究……

二、数学课堂要有“数学味”

新课程理念给小学数学课堂带来了不少变化:精心创设生活情境、积极开展小组活动、热火朝天讨论交流,小学数学课堂变得有趣了、活泼了、热闹了。但是在很多这样的课结束以后,静下心来琢磨:这样的数学课似乎少了些什么!数学课堂缺少了学生积极有效的数学思考,数学课少了“数学味",数学课堂因缺乏积极有效的数学思考渐渐地失去了应有魅力和生气。

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一课的教学中,A老师是直接“扶着”孩子走,但没有给孩子充分的自主探究时间就“积极”地给孩子揭示转化过程和前后对应关系。B老师在讲解过程中无视孩子已经说出“转化成长方形”的发现,继续按照自己的思路,生拉硬拽的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教学设计走。而C老师却是精心设计了几个问题,“你准备怎样研究它的面积?”“你是怎样转化的?”等等,放手给孩子自主思考和探索的时间,在孩子可能遇到问题的地方入手,让孩子真正的参与“转化过程”,进而积极地投入研究和思考。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科素养怎能不提升?

三、数学要说“真语言”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但数学语言的严密性、科学性常常令人望而却步。教学中怎样才能运用好数学课堂教学语言呢?怎样才是说“数学真语言”呢?

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一课的教学中,A、B两位老师都没有注意数学语言的严密性,说是“长方形土地”,说着说着就变成了“长方形”,把“平行四边形纸片”放到方格纸中,到最后就变成“平行四边形”了!数学真语言还要注意“科学性”,就是指数学教师的语言在语法要求上是正确的;在逻辑上要经得起推敲;在科学上是有定论的。有些教师不注意这一点,只考虑学生的兴趣和教学方便而损害数学语言的科学性。A老师在创设“土地”情境时,两块地的面积竟然是24平方米!只是凑了个书上情境的数据吗!在放到方格纸中时,也是说“把这两块地放到方格中比较大小”,科学性何在?严密性和科学性是小学数学“真语言”的基本属性。

四、数学要上“真课堂”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是陶行知先生的一句话,他告诉我们:“真”比一切都重要。数学“真”课堂的目的就是要化繁为简,切实牵引,让学生获得真实的体验,在知识与能力方面都有实在的收获。

正如上面提到的B老师,无视孩子的提前发现不能正确引导,丧失了最佳教育契机和个别学生的思维引领。即使孩子思维走向错了,那也是错误的资源。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收获是否充实有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走向,思维如何前进,思维瓶颈如何突破,都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把握好的,教师不能只关注教学预设,而忽略课堂生成。A老师在上课时的“扶”——老师引领发现转化前后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的关系而不是学生合作交流和自主探索,不也是没有真正尊重学生学习主体的“强加干预”吗?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只有学生真正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才会有思维的碰撞和灵性的融合。以生为本的课堂才是顺应时代发展,遵循学生发展规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真”课堂!

综上所述,立足“真课堂”才会培养“真素养”。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要求教师要抓住知识的本质,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在掌握所学知识技能的同时,感悟知识的本质,积累思维和实践的经验,形成和发展核心素养。

刘风雷     山東省菏泽市牡丹区李村镇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平行四边形创设素养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创设未来
平行四边形的烦恼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平行四边形”易错题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找图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