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推广民族文化综合服务平台
2020-07-28赵兹涵李厚颖
赵兹涵 李厚颖
摘要:在国家倡导的“互联网+”大背景下,按照促进各民族协调发展的建设理念,将民族文化的推广与科技相结合,搭建集各民族艺术小视频、民族风情旅游攻略、民族工艺品及特产贸易、民族文化数据库等多种功能服务于一身的“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不仅能够起到填补传统民族文化市场空缺、带动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作用,还能专注民族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带人们领略各民族无限风光。
Abstract: In the context of the "Internet+" advocated by the stat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onstruction concept of promoting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various nationalities, combining the promotion of national culture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is paper establishes the "Internet+" comprehensive service platform with a collection of small videos of national arts, travel guides of national customs, national crafts and specialty trade, ethnic culture database and other functions service, which can not only fill the gap of traditional ethnic culture market and promote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ethnic minorities, but also focus on the spread and development of ethnic culture and show people the infinite beauty of all ethnic groups.
关键词:互联网+;文化保护;少数民族;经济发展
Key words: Internet+;cultural protection;ethnic minorities;economic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碼:A 文章编号:1006-4311(2020)20-0185-02
1 民族特色产业的现状及趋势
在机械化生产方式和利益最大化经济思想的影响下,我国少数民族产业正逐渐被取代。民族文化产品的生产制作滞后于市场需求,产品制作手法、生产流程等技术落后。同时民族特色产品的传统营销方式渠道单一,大多是实体店铺运营销售,存在卖难的问题。而在“一带一路”政策带领下,国家贸易往来越来越频繁,特色民族文化产品发展迎来了新的契机,因此搭建推广民族文化的一体化服务平台很有必要。
2 “互联网+”民族特色产业平台功能概况
平台针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贸易发展状况,重点关注民族风俗、民族美食、民族服饰、民族旅游等方面。民族之美可以是现代美,可以是古典美,也可以是二者融合。吸引用户去体验民族之美并成为时尚,以此来提升用户精神追求。“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将会结合用户的喜好,促进民族产业发展,带动整个少数民族经济进步。平台主要由以下四大板块构成:
2.1 民族艺术小视频板块
各民族的歌舞乐器发源并在民间广泛传播,具有创作即兴、演出风格独特的特点。它们所在地域的宗教信仰、生活习惯、文化传统又赋它们朴实无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形象生动等特点,是我国民族文化殿堂的瑰宝。但它们不易引起年轻人的兴趣,无人传承导致很多民族艺术逐渐走向消亡。近年来小视频的兴起为民族文化的传承点燃希望,网络小视频抓住年轻人喜欢新鲜事物的特点,即使在视频质量不高的情况下,播放量依然很大。平台设置民族艺术小视频板块进行直播并发布有关民族艺术的小视频,发布者可以展示独特的民族艺术,供其他用户欣赏,从而形成一个集各类民族艺术的交流空间,吸引民族艺术爱好者使用平台。
2.2 民族游览交流社区
在综合服务平台中形成一个集吃喝玩乐于一身的交流板块。将民间艺术(如:陶瓷、木雕、中国结、刺绣、竹编、弹棉花、补锅等)和原生态的传统技术(如:纳鞋、蒲编等)以及民族特产、民族服饰的制作过程作为主推内容,图文并茂,向用户展示珍贵的民族文化。社区内,发布者可以将民族工艺的信息、步骤、资料上传至平台,给那些对民族传统手工业感兴趣的人一个了解的途径,使用户产生深入学习的兴趣,让潜在的传承者变成真正的继承人。
2.3 民族工艺品及特产贸易板块
综合服务平台作为“互联网+”信息平台,鼓励用户发布民族特产产品信息,进行民族特产交易、民族服饰租赁以及闲置物品交换,提高物品利用率,减少浪费。民族特产、特色工艺品及民族服饰的畅销不仅可以促进用户感受各民族风情,更重要的是切实帮助偏远地区人民解决信息不灵,产品难买难卖的问题,真正帮助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
2.4 民族文化数据库
民族语言是各民族人民灵感的源泉、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文化走向,最能象征着一个民族或地区的特色。随着时代的发展,普通话的推广使得民族语言正在逐渐消失。加强方言的传承和保护尤为重要,因此一体化平台应着重针对民族语言进行了整理和研究。在平台中用方言戏曲、方言歌曲,激发用户对民族文化的学习兴趣,营造学习氛围。平台定期发布各种方言活动,增加大家对方言的学习兴趣,推广方言的使用,让方言文化重新焕发生命活力。同时发布一些国家关于民族政策的文件,学习党史国情。
3 平台特色与创新
3.1 创造“互联网+”民族文化产业商业新模式
综合服务平台利用无边界的互联网,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创造虚拟与现实的通道,实现线上与线下的无障碍交流,使得传统民族文化产业实现了信息技术的融合调整以及改造升级,不仅激发了新的生命力,同时创造了新的商业模式。在这种“互联网+”商业模式下,民族文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可以采用O2O营销模式,减少产品由于时间、空间甚至宣传不到位等限制引起的滞销甚至停产。
3.2 保护式微民族文化,稀缺民族文化资源共享
我国有许多少数民族聚居之地,特色艺术和民族风俗由于少数民族人口偏少、聚居地较为偏远等原因逐渐走向衰落。而传统民族文化的保护方式一般是以父子或师徒的方式进行传承。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冲击和工艺传承人的消失,民族文化产业出现了衔接不成熟、保护不到位的传承与发展问题。综合服务平台专注于宣传式微民族文化,将民族工艺制作过程、民族舞蹈、戏曲等资料发布到平台上,使得万里以外的爱好者通过影音播放、在线直播、电子阅读等方式更加深入具体地了解民族文化。对于民族绘画、织帛等静态文化产品,使用者可以通过360度虚拟展示,高分辨率局部放大等功能细致观察。通过一体化平台,丰富民族文化艺术产品的载体形式,创新非物态民族文化的保存和传承方式,有效促进稀缺民族文化资源有效利用和配置。
4 综合服务平台竞争分析
4.1 S——优势分析
平台投资成本低,可以将更多的资金用在民族文化数据库搜集和企业自身的成长上。市场前景广阔,经过调查显示,网络上还没有专门为宣传民族文化、促进民族产业发展的平台,因此平台竞争力强劲。目前综合服务平台的竞争压力主要来源于网上购物平台、网上旅游平台、网络小视频软件。这些软件和网络平台虽然存在,却没有专门化的交流模块,无法形成较大范围的竞争力,在“一带一路”与“十三五”五大发展理念的历史性机遇背景下,民族文化产品会吸引到越来越多的目光,一体化平台会得到飞速的发展。
4.2 W——劣势分析
基础设施不完善,平台在物流运输、收付款、数据整合、网店创立等方面都不够成熟,必须借鉴淘宝、拼多多等大型平台服务经验进行运营,企业自身发展能力相对较弱,管理、營销、运营人员,特别是专业技术人才缺乏,民族文化数据库以及民族特产信息的调查搜集工作繁琐,仅凭借企业的力量很难搜集完善资料,需要与政府相关部门配合和资金支持。
4.3 O——机会分析
综合服务平台通过吸引少数民族经销商,实名注册网店,以其特色产品加以宣传,用“互联网+”的形式将许多不为人熟知的“稀有濒危”民族特色产品推广向追求个性和特色的消费者,达到消费者和平台“双赢”的场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时期,党和国家实行人才政策,鼓励青年去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支持外出务工者返乡建设,来带动少数民族地区科技和经济的发展。这给综合服务平台的推广和使用带来了机遇。与此同时,在综合服务平台购买的民族特色产品也能由于国家政策的扶持,达到物美价廉的效果,增强平台的特色和市场竞争力。
4.4 T——威胁分析
少数民族地区存在初期成本投入大效益回收慢的风险。作为投资商而言,虽然在各种优惠政策支持下,可以节省一定成本,但由于民族地区存在基础设施薄弱、经济发展滞后等普遍问题,效益回收还是会比较缓慢且存在较大风险。目前,主营民族文化产品的网站和企业还不多,但并不意味着不存在竞争,其他行业如:服饰、农贸、商品批发等行业都存在成熟、系统的线上平台和企业。如果时机成熟,他们随时有可能转型主营少数民族特色产品,成为竞争力较强的对手。
5 结语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网络平台是解决地域限制的一个高效途径,综合服务平台推广少数民族旅游,既可以开阔民族文化爱好者的眼界,又可以增加民族文化教育和普及,宣传文明旅游,保护民族特色和生态环境。通过互动平台,不仅更加真实具体地展现民族旅游区的优美和文化特色,还能互帮互助、交流一些经验误区。如果推广民族文化的综合服务平台能够得到应用,推广到市场,大批的民族文化爱好者和年轻人将会慕名而来,齐聚一堂,互相交流,充分展现各异的思维和丰富的知识。曾经偏僻的少数民族地区由此热闹富裕,无人问津的民族产品制造商家因此脱贫,各色的民族服饰在保留特色的同时增加创新元素,不断地交流和互相成长。推广民族文化的综合服务平台将如同一个愈滚愈大的雪球,吸引越来越多的使用者,民族文化之花也将怒放于中国市场,在世界市场摇曳生姿。
参考文献:
[1]胡优玄.基于技术驱动的“互联网+民族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研究[J].商业经济,2018(05):57-59,71.
[2]刘维国.方言的保护与传承——以甘肃天水地方语言文化研究为例[J].文教资料,2015(29):23-24.
[3]青觉,金炳镐,朱振军.中国共产党少数民族经济政策的形成和发展——中国共产党民族纲领政策形成和发展研究之十二[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2(02):52-61.
[4]袁长征.民族经济政策法制化问题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06.
[5]裴圣愚.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8(03):8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