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物联网技术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0-07-28张倩倩

教育界·中旬 2020年7期
关键词:教学中物联网技术小学信息技术

张倩倩

[摘要]由于物聯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在技术,上能够实现智能化传输可靠以及多种感知等,这些技术的出现不仅给人们的生活以及学习带来巨大的便利,还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对于教学而言,有很大的影响和积极意义。在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中运用物联网技术,不但能够提升信息技术教学的质量,还能实现教学内容的多样化,这对于提升小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关键词]物联网技术;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

一、前言

物联网的基础是互联网,就是将物品通过互联网的形式进行有线或者无线的连接,实现物品之间的数据以及信息的通信和交换,进而达到物品的智能化监控和管理。物联网技术包含了很多的技术,如射频技术识别、自动识别、条形码技术、红外感应、激光扫描、全球定位、蓝牙技术等。物联网按照相应的协议与互联网进行连接,并实现物品动态与静态的信息网络连接,进而达到对物品定位、跟踪和智能识别的目的。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融入物联网技术,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以及创造力,还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科学技术探究欲望,这对于培养小学生信息技术综合素养有很大的意义。

二、基于物联网技术,拓展课程学习空间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对于物联网技术的使用极其关键,其可以进一步扩展信息技术教学的空间。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融入物联网,可以激发学生开拓自己的兴趣爱好,扩展其学习的空间,还有助于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其学习的自主性和创新性。物联网技术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教学资源,其优势是传统教学中所不能达到的。

例如:教师在进行《机器人行走》一课的教学时,如果仅凭口头传授很难让学生理解相关的内容,根本达不到教学的目的。机器人属于高科技,其体型比较大,对于普通的学校,相关设备和零件并不能直接在课堂,上展现,因此,想要直观地给学生进行教学就受到一定的限制。此时,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使用物联网技术给学生展现机器人,还可以直接展现机器人行走的动态,给学生最直接的体验。同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自己亲自操作,使用物联网技术来实现机器人行走,教师进行指导,这样不仅能丰富教学的内容,还改变了课堂教学的氛围,同时实现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借助物联网技术,还实现了人与物之间的交流。在《机器人行走》的课程教学中使用物联网技术,拓展了信息技术教学的空间,让学生与物联网技术接触,直观感受机器人行走的画面并参与其中,实现人与物之间的交流。在物联网技术的教学环境中,实现了教学的信息化数字化以及网络化,还实现了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体验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联通,达到丰富信息技术教学内容的目的,同时也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率和质量。

三、借助物联网技术,强化实践操作教学

就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课程而言,该课程操作性较强,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实践教学上,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在教学时就要注重对学生进行锻炼,将课程任务交予学生,让学生动手完成,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对于学生而言,强化其教学中实践操作能力,不仅能够让其感受教学内容的真实性,还可以让其真正体验物联网技术的具体化应用,在教学过程中配合教师教学工作。

例如:教师在进行《机器人组成》一课的教学时,应该给学生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以及方法,将课程中相关的资源利用起来,给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物联网技术让学生对机器人进行组装,并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机器人的组成实践课程中来,学生可以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充分利用物联网的技术来组建自己心中的机器人。教师也可以让学生组队完成,实现教学过程中的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课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课外作业一组建一个简单的小机器人,并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其中,同样不要给学生限制,让其发挥想象,组建一个自己心目中的机器人后,再在课堂上展现自己的成果。同样,教师在开展Windows文件基本的操作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自己进行相关的文件夹创建,并能够自己查找所需文件内容,同时,对简单的复制粘贴等操作进行实践练习。在教学的过程中进行实践,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1]。

四、借助物联网技术,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新课改要求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要摒弃原来的机械式教学方式,应该让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不断地探索,培养学生主动探究、敢于探究、勤于探究的能力,并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教师就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主动探究,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列如:教师在进行《机器人传感器》一课的教学时,为了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喜欢的机器人传感器来给学生讲解机器,人的原理。传感器不仅是机器人的核心设备和技术之一,还是物联网技术的核心之一。所以,教师给学生讲解传感器相关内容之后,便可将其拓展到物联网的技术中。物联网的相关系统主要是信息技术,两者的关系密切,借助教学中的传感器来帮助学生理解物联网,能够加深学生对物联网的认识,进而对信息技术有更深的了解。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提升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质量以及效率,实现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综合素养的目标。再如,教师上到《画星星》一课的教学内容时,在给学生讲解完基本的课程内容之后,可以借助物联网技术来给学生展现画星星的过程。对于小学生而言,小星星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吸引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给小学生展示其画法,能够提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果教师利用物联网技术来引导小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就更能提起学生对信息技术教学的兴趣,进而达到教学的目的。

五、基于物联网技术,课程联系实际生活

物联网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无论是在生产还是生活中,智能化的应用已经变得不可或缺,家居、安防、交通、医疗、物流农业等都已融入物联网技术。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信息技术课程与实际的生活相联系,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信息技术教学中物联网的融入。

例如:教师在上到《智能家居》一课时,可以让学生将课堂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智能家居主要的特点就是网络通信信息化、自动化,给用户提供一个安全便利的家居环境。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现智能家居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利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进行感受,给学生讲解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家居中的使用。如扫地机器人,用户可以使用遥控对机器人进行操控,也可通过光感来控制窗帘的自动化等。再如,教师上到《智能交通》一课时,同样可将课堂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到现实生活中感受交通信号的控制系统以及相应的行车监测记录,道路交通管理和诱导系统等,了解智能交通是如何实现交通事故的处理,确保交通的顺畅的。物联网技术在交通中的运用,不仅实现了交通智能化,还给予人们智能化体验,如电子务等。教师也可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其回忆,假期和父母自驾旅游的过程中,路上都会有电子屏对交通信息进行展示,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对物联网在智能交通中的应用有更深的理解。同样,教师在进行《智能导航》的教学时,也可以将教学与实际的生活相联系,让学生明白生活中的导航正是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导航能够进行准确定位,给用户最好、最便捷的道路信息,让用户体验物联网技术的应用。通过对实际生活进行举例,让学生感受实际生活中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进而联系到信息技术的教学中,不仅能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教学内容,还能提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样可以减轻教师教学过程中的负担,还能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达到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的目的,也实现了物联网技术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的意义[2。

总而言之,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融入物联网技术,是小学教学中该学科创新和发展的奠基石,也同样是一种挑战。要实现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质量以及效率的提高,就要改变课堂教学的方法,使用物联网技术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还要不断开拓信息技术教学的空间,开发小学生的思维空间,确保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在整体,上的改革有效。物联网技术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实现了信息技术教学智能化,不但可以增强学生对该学科的理解,還能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培养小学生信息技术学科的综合素养,提高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关金玲.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的物联网教学讨论[J].文渊(小学版),2019(7):546.

[2]董永飞.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的物联网教学[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2):90.

猜你喜欢

教学中物联网技术小学信息技术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要培养法律意识
基于Arduino的物联网技术下校园路灯控制的实现与应用
基于新课程理念的小学信息技术游戏化教学探析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