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根肿病油菜品种在陕南根肿病区的田间表现及评价
2020-07-28王晓娥李永红王国军孙晓敏
王晓娥,李永红,岳 峰,李 英,王国军,孙晓敏
(1. 汉中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陕西 汉中 723000;2. 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陕西 杨凌 712100;3. 汉中市南郑区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与安全监理中心,陕西 南郑 723100)
油菜根肿病(clubrootdisease)是由芸薹属根肿菌(Plasmodiophora brassicae)侵染引起的,主要为害油菜根部。油菜主根或侧根受害后膨大成纺锤形或不规则形肿瘤,无毛细根或毛细根稀少,植株矮小,叶片变黄萎蔫,角果数和角粒数大幅度降低,严重减产。致病菌在土壤中可存活10 a,并借助农业机械跨区作业、风媒、水媒等途径进行传播,由于抗病品种缺乏,近年在各地迅速蔓延,严重影响我国油菜产业的发展[1-4]。前期研究发现,采用化学手段防治油菜根肿病成本高且效果差,而种植抗性品种是最经济有效的措施。但我国根肿病抗病育种工作起步较晚,抗源材料缺乏,现育成的抗病品种十分有限[5-6]。
陕西省南部的汉中、安康和商洛3 市统称陕南地区,大部分区域位于北亚热带和暖温带的过渡带,自然条件具有明显的南方地区特征[7],采用稻—油两熟制,是甘蓝型油菜主产区和优生区,常年油菜种植面积达13.3 万hm2,占陕西省油菜种植面积的70%以 上[8]。2014 年以来,陕南地区油菜根肿病蔓延十分迅速。据调查,2015—2017年汉中市油菜根肿病从2县2镇蔓延到5 县(区)16 镇,发病面积超过667 hm2[7-9], 2018—2019 年仅汉中勉县一个县发病面积就突破667 hm2,生产上急需种植抗病品种来控制根肿病的发生,稳定油菜产业的发展。为此,课题组引进了“华双5R”“171R”和“175R”3 个抗根肿病油菜品种,在陕南根肿病重发区开展田间种植试验,考察其田间抗病性、农艺性状和产量表现,以期为陕南根肿病重发区油菜产业发展筛选出优良抗病品种[10-11]。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于2017 年9 月至2018 年5 月在汉中市南郑区高台镇东新村联丰农业服务专业合作社基地进行,海拔520 m,试验田地势平坦、肥力中等偏下,供试土壤为黄泥沙壤土,根肿病连年重发,上一年病株率为70.3%,前茬作物为水稻。
1.2 试验材料
供试油菜品种分别为华双5R、171R、175R(华中农业大学提供)和秦油10 号(咸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提供),其中秦油10 号为对照品种。
供试肥料为油菜直播专用肥(N-P-K=20-10-10), 施用量40 kg/667m2;选用“双锄”套装(烯草酮EC 120 g/L+草除灵SC 500 g/L)防除一年生禾本科阔叶杂草,使用量为30~50 mL/667m2。
1.3 试验设计及田间管理
采用大区对比试验,各品种按随机区组排列[15],每个大区面积123.5 m2(长19.0 m,宽6.5 m)。大区周围栽种保护行,大区间留走道80 cm。考查田间抗根肿病性、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和产量。
试验田块早开沟排水,2017 年9 月29 日采用拖拉机旋耙、分区、理好三沟,人工撒施底肥,施硼肥1 kg/667m2、油菜直播专用肥40 kg/667m2。10 月1 日采用人工撒播方式播种,播种量为800 g/667m2。油菜出苗后,11 月17 日喷施毒死蜱杀虫剂防治菜青虫。11 月25 日间苗定苗,去弱留壮,去小留大,留苗2.0万株/667m2。12 月10 日(油菜5~7 叶期)喷施“双锄”套装药剂全田防除杂草1 次,2018 年2 月10—11 日人工除草1 次。追施2 次氮肥,一次是在油菜4叶期作提苗肥,另一次是在12 月中旬作腊肥,每次追施氮肥1.85 kg/区。2018 年5 月12 日取样考种,5月20 日机械收割。
1.4 根肿病调查与评价
分别在2017 年12 月15 日(苗期)、2018 年3月10 日(现蕾抽薹期)、3 月25 日(开花期)、5 月12 日(成熟期)进行田间调查,每期随机拔取20~75株油菜植株,视根部肿瘤情况将病情分为0~9 级。具体标准为:0 级,根部无肿瘤;1 级,仅毛细根上有肿瘤;3 级,侧根上有肿瘤;5 级,侧根肿瘤大且主根上有小肿瘤;7 级,主根全部膨大但植株生长正常;9 级,根上肿大部分龟裂腐烂、植株萎蔫或死亡。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按以下公式计算。
发病率(%)=发病株数/调查总株数×100
病情指数=Σ(各级病株数×相应病级)/(调查总株数×最高病级)×100
品种的根肿病抗性等级按病情指数进行分类:病情指数为0 即免疫(I)品种,病情指数为0~5 属高抗(HR)品种,病情指数为5~20 属抗病(R)品种,病情指数为20~50 属感病(S)品种,病情指数为50~100 属高感(HS)品种。
1.5 农艺性状及产量性状调查
油菜生育期间记录出苗期、现蕾抽薹期、开花期和成熟期的时间,于2018 年5 月12 日取样进行室内考种,每区选3 点、每点连续收集20 株油菜,即每个品种选取60 株油菜测量株高、分枝、角果数、粒数等产量构成因素,收获后称量千粒重。5 月20 日按大区进行机械收获并测产。
1.6 统计分析
数据采用Excel 2003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各油菜品种田间抗根肿病性表现
由表1 可知,华双5R 全生育期未见根肿病病株,抗性较强,对根肿病免疫;171R 整个生育期病株率均值为4.7%、病情指数均值为1.2,表现为高度抗病;175R 整个生育期病株率均值为11.4%、病情指数均值为5.6,表现为抗病;而秦油10 号整个生育期病株率均值为46.8%、病情指数均值为21.8,表现为感病。
2.2 各油菜品种的生育期及长势
3 个抗病品种中生育期最长的是175R,为229 d;华双5R、171R 与对照品种秦油10 号的生育期相同,均为227 d;3 个抗病品种在陕南地区均能正常成熟,熟期与当地主栽品种相当,各生育期表现整齐一致,苗期长势弱,蕾薹期和成熟期长势中等。
2.3 各油菜品种的产量相关性状和产量构成因素
表1 各油菜品种的根肿病田间病情表现
由表2 可知,参试品种中175R 植株最矮,为100.6 cm,华双5R 和171R 株高相当,分别为116.8 和116.7 cm,对照品种秦油10 号植株最高,为120.3 cm。华双5R 和171R 的第一次有效分枝较多,分别比对照多1.6 和1.5 个,其分枝部位分别位于35.2 和41.7 cm,主花序有效角果较多,分别为31.3 和39.6 个。而175R 的第一次有效分枝数比对照少0.1 个,其主花序有效角果数也比对照少3.4 个。
从产量构成因素来看,各品种中华双5R 的单株有效角果数最多,为106.1 个,175R 的最少,仅50.2个,低于对照;每角粒数以华双5R 最多,为20.24 粒,175R 的最少,为17.57 粒,比对照少4.37 粒;171R和175R 这2 个品种的籽粒较大,千粒重均为5.01 g,秦油10 号籽粒最小,千粒重为3.91 g;单株产量以华双5R 最高,为8.85 g,171R 次之,175R 最低,只有4.41 g,低于对照。
2.4 各油菜品种的理论产量和实测产量
由表3 可知,参试品种株数在1.5 万~2.0 万株/ 667m2,差别较大,华双5R 和171R 的最多,为2.0万株/667m2,175R 较低,为1.9 万株/667m2,对照秦油10 号最低,只有1.5 万株/667m2。理论产量以华双5R 最高,为150.45 kg/667m2,175R 较低,为71.22 kg/667m2,对照品种秦油10 号最低,仅57.12 kg/667m2。3 个抗病品种的实测产量从高到低排序依次为华双5R >171R >175R,华双5R、171R 和175R 分别比对照增产50.98%、41.50%和14.87%。
2.5 各油菜品种其他抗逆性表现
试验过程中还发现,175R 的抗倒性最强,华双5R 和171R 抗倒性较差,对照秦油10 抗倒性最差;各品种抗寒性指数均为0,耐寒性强;成熟期菌核病发病率最高的是对照秦油10 号,病株率为5%,病情指数为1.7,3 个引进抗病品种的病株率为2%~3%,病情指数为0.6~1.0。
表2 各油菜品种的产量相关性状及产量构成因素
表3 各油菜品种的理论产量和实收测产
2.6 综合评价
由表4 可知,3 个抗根肿病油菜品种在陕南地区均表现出较强的抗病性,其中华双5R 对根肿病免疫;同时,3 个品种的抗寒性强,均能安全越冬,未发生冻害现象;而且生育期适中,均能正常成熟。其中,华双5R 和171R 从苗期、蕾薹期到成熟期整个生育时期,生长整齐一致,抗倒性稍差,单株有效角果数较多,产量较高,抗菌核病性强,可作为主栽品种在陕南根肿病重发区推广种植,同时也可作为抗性种质资源用于抗病品种选育;而175R 这个品种生长整齐一致,分枝部位较高,抗倒性强,可做为特性种质补充到资源库,丰富育种资源用于下步开发利用。
3 讨 论
2017 年油菜播种前阴雨多,试验田湿度过大,播种后连续下雨15 d,2018 年春季又干旱少雨,导致各品种整体植株长势弱,产量较低。同年同区域无根肿病农户直播种植的田块,秦油10 号产量为139.84~152.14 kg/667m2,普遍低于往年平均水平。试验中各品种定苗均为2.0 万株/667m2,成熟期再次调查株数,175R 减少0.1 万株/667m2、秦油10 号减少0.5万株/667m2,说明根肿病会造成油菜死苗,死苗率高达25%。试验中,菌核病受春旱影响发生较轻,根肿病发生率也比上年减少23.5%,关于春季干旱是否会影响根肿病的发生,下一步将深入研究。
表4 3 个引进抗根肿病油菜品种的综合性状分析
抗病育种在根肿病综合防治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国内外这方面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现有抗病资源和抗病品种数量和类型有限,当务之急是如何最大化地利用好这些有限的资源。笔者认为在生物技术和生物信息学快速发展的前提下,通过田间栽培来评价种质资源的抗逆性、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是决定其是否可用的前提和基础,对提高育种效率具有重要意 义[12]。笔者通过根肿病重发区田间种植,对3 个引进油菜抗病品种的田间抗性、农艺性状及产量表现进行了分析,认为华双5R 和171R 可直接在陕南根肿病区推广种植,同时可作为油菜根肿病的抗性种质资源进行最大化利用,而175R 可作为特性种质丰富育种资源,间接利用到育种实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