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封包穴位外敷治疗肛肠手术后腹胀临床研究

2020-07-28逍,敖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0年4期
关键词:封包肛肠排气

奉 逍,敖 翔

(重庆市大足区中医院,重庆 402360)

本研究用中药封包穴位外敷治疗肛肠手术后腹胀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91例,均为2018年10月至2019年3月诊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8例。治疗组男23例,女20例;年龄21~72岁,平均(42.21±3.21)岁。对照组男27例,女21例;年龄22~73岁,平均(42.45±3.47)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以心理干预及腹部按摩。

治疗组予以中药封包穴位外敷。取神阙、气海。用附片10g,吴茱萸20g,五味子10g(打碎),补骨脂30g,柴胡20g,白芍20g,枳壳10g,延胡索15g(醋制),黄连10g,小茴香15g,陈皮15g,香附30g。用10cm×10cm药袋将药物包扎好,将药袋置入蒸锅或微波炉当中,加热至50℃左右,敷于穴位处。

两组均治疗1周。

3 观察指标

开始排气的时间,开始排便的时间,术后住院的时间。腹胀症状积分,其中0分无腹胀,1分轻度,2分中度,3分重度[1]。

4 疗效标准[2]

治愈:腹胀和其他症状消失,症状积分降低大于等于85%。显效:腹胀和其他症状改善,症状积分降低60%~85%。有效:腹胀和其他症状改善,症状积分降低30%~60%。无效:未达到“有效”标准。

5 治疗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两组治疗前后腹胀积分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腹胀积分比较 (分,±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腹胀积分比较 (分,±s)

组别 例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48 2.34±0.45 1.21±0.24治疗组 43 2.41±0.48 0.56±0.13

两组开始排气时间、开始排便时间、住院时间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开始排气时间、开始排便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s)

表3 两组开始排气时间、开始排便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s)

开始排便时间(h)组别 例 开始排气时间(h)术后住院时间(d)对照组 48 32.34±3.45 36.34±6.45 8.21±0.24治疗组 43 21.41±1.48 26.41±2.48 7.56±0.11

6 讨 论

术后腹胀的主要原因有五。一是由于在手术期间肠的拉动刺激,引起胃肠功能障碍。二是在麻醉后的患者中,部分交感神经被阻滞,抑制了胃肠道神经激素的调节,导致肠道暂时性麻痹,肠腔内气体过多积聚,并没有从肛门排出[3]。如果延长麻醉时间,抑制时间会延长,可能引起胃肠道黏膜病变。如果黏膜屏障受损,则可能导致肠麻痹甚至肠梗阻。三是术后使用镇痛药可减慢新陈代谢,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减慢胃肠道蠕动并引起肛门排空时间延迟。四是由于手术伤口的疼痛引起抽泣,导致空气被吸入消化道,引起腹胀。五是由于手术后卧床休息,活动量减少,胃肠道蠕动变慢,肛门排气时间延长。

中医认为,腹胀与气血亏损、脏腑功能失调、三焦气运不畅相关[4]。治当以理气通腑为主。中药封包是通过热力作用将药物的有效成分经皮肤组织的吸收,发挥药物效应,具有活血通络、祛风除湿、消肿止痛、强筋壮骨、行气消胀、散寒调经功效。

中药封包穴位外敷治疗肛肠手术后腹胀效果较好。

猜你喜欢

封包肛肠排气
肛肠微波理疗椅对混合痔术后局部症状的应用效果
中药封包在急诊老年急性胃肠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肛肠手术后并发症的临床治疗措施与效果
手术室护理应用不同体位摆放配合肛肠手术的效果观察
护肤 巧用保鲜膜
不要忽视自己的肛肠健康
一种无人机回收系统的安全优化
堀场制作所的新型排气流量计
堀场制作所的新型排气流量计
排气歧管螺栓紧固力的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