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ICC 导管在卵巢癌同步放化疗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2020-07-28扈媛媛

当代临床医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预见性放化疗卵巢癌

扈媛媛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安徽 合肥230022)

卵巢癌为女性常见的生殖系统恶性肿瘤,发病初期,患者症状具有隐匿性,确诊困难[1]。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显示,60%~70%的卵巢癌患者,确诊时疾病均已处于晚期[2]。确诊后,采用同步放化疗的方式给予治疗,可有效延长患者的寿命。有研究指出,将PICC 导管应用到治疗期间,可有效减轻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3]。但在此期间,加强护理干预同样较为重要。本文于本院2016 年12 月至2018 年12 月收治的卵巢癌PICC 置管患者中,随机选取76 例作为样本,阐述了PICC 导管的应用方法,观察了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本院2016 年12 月至2018 年12 月收治的卵巢癌PICC 置管患者76 例。采用抽签法随机分组,观察组(38 例)年龄(38~65)岁,平均(50.93±10.20)岁。对照组(38 例)年龄(35 ~67)岁,平均(50.93±10.20)岁,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1.2.1 卵巢癌同步放化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紫杉醇+卡铂一日疗法化疗,21 天化疗一次,连续治疗6个疗程。

1.2.2 PICC 置管方法 两组患者PICC 置管方法相同(1)经肘静脉置管,患者取仰卧位,穿刺侧手臂外展,与躯干呈直角,头面向对侧。(2)肘窝上10cm 处测量臂围,消毒穿刺点及其周围皮肤,戴无菌手套,消毒铺巾,预冲PICC 导管,15°~30°角进针穿刺。(3)见回血后,减小穿刺角度,推进导管鞘至静脉,松止血带,撤针芯,经导管鞘置入PICC 导管。(4)待PICC 导管达到设计深度后,撤出导管鞘,导管体外留置5cm,注射器抽吸回血,0.9%氯化钠冲管,正压封管,连接肝素帽,妥善固定导管。

1.2.3 干预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于PICC 置管期间,实施预见性护理,对穿刺侧肿胀、堵管、脱管、过敏、感染、局部渗血等并发症进行预防,方法如下(1)心理干预: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对其进行鼓励与安慰,减轻恐惧情绪,改善心理状态。(2)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嘱其加强自我干预,对脱管等风险进行预防,提高PICC 置管的安全性。健康教育的内容,应以“PICC 的用途”、“PICC 的优点”及“PICC 带管出院的自我护理方法”为主,以使患者认识到,PICC 置管后,经导管输注药物,可有效减轻自身的痛苦,且可降低治疗费用,使其依从性得以提升。(3)风险预防:住院期间,患者置管12h 内应避免剧烈运动,12h 后,置管侧肢体可正常活动。输液时,护理人员应将软枕置于患者前臂下,抬高穿刺侧肢体,预防压迫,避免肿胀。为预防堵管,可采用生理盐水20ml 或肝素液脉冲式推注,保持正压,并于高浓度液体输注后,采用生理盐水冲管。为预防脱管,应妥善给予固定,患者置管侧肢体活动幅度不宜过大。为预防过敏,应适当改变胶布的贴敷部位,已过敏者,应采用赛肤润涂抹。为预防感染,穿刺部位应保持干燥、清洁。潮湿、渗血、污染的敷料,应及时更换。(4)出院后的护理:针对带管出院者,应嘱其避免拖地,但可进行煮饭、洗碗等活动。沐浴时,应首先采用保鲜膜包裹置管部位,继而采用胶带固定两端,后方可淋浴,应避免盆浴,以防感染。患者带管期间不得进行大幅度活动,不得提取2.5kg 以上重物。导管每隔7d 应换药、更换辅料,带管时间不得>1年。一旦出现渗血、穿刺侧麻木、导管回血、脱管、发热等症状,应立即来院处理。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置管情况(包括置管成功率、置管长度、留管时间3 项指标)、护理风险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 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以(均数±标准差)表示。P<0.05 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置管情况对比 观察组一次置管成功率100%、置管长度(51.0±1.5)cm,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留管时间(154.2±3.6)d,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 护理风险发生率 观察组穿刺侧肿胀发生率2.6%、过敏率2.6%、局部渗血率2.6%,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1 置管情况对比

表2 护理风险发生率

3 讨论

卵巢癌同步放化疗期间,患者需长期用药。PICC导管的应用,可有效减少穿刺次数[6]。但携带导管期间,患者发生脱管、感染等风险的几率较高。常规护理方法在预防各项风险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实施预见性护理,于风险发生前,对其进行预防,可有效降低风险发生率,且可于风险发生后,第一时间给予处理,以提高PICC 导管携带的安全性,预防意外拔管,使留管时间得以延长。本文研究发现,实施预见性护理后,卵巢癌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100%、置管长度(51.0±1.5)cm,与实施常规护理者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提示本院PICC 置管技术较为成熟,置管成功率较高。进一步观察发现,实施预见性护理后,患者留管时间(154.2±3.6)d、穿刺侧肿胀发生率2.6%、过敏率2.6%、局部渗血率2.6%,与实施常规护理相比,患者留管时间更长,护理风险发生率更低,安全性更强,优势显著(P<0.05)。

综上所述,于卵巢癌同步放化疗期间应用PICC导管,可有效减轻反复穿刺对患者所带来的痛苦。携带PICC 导管期间,实施预见性护理,可有效预防脱管、堵管、感染等风险,提高治疗的安全性,使留管时间得以延长。

猜你喜欢

预见性放化疗卵巢癌
全程营养护理管理在食管癌同步放化疗患者中的应用
预见性护理程序在老年痴呆护理中的应用及满意度评价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浅述食管癌术后及放化疗后并发症的中医药治疗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接种新冠疫苗中的应用
中医饮食干预在改善肿瘤联合放化疗患者营养不良的应用效果观察
基于Oncomine数据库研究PDE4D基因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及血根碱的调控作用
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放化疗前后甲状腺功能变化情况及其临床意义
miR-181a在卵巢癌细胞中对顺铂的耐药作用
18F-FDG PET/CT联合CA125、HE4在诊断复发性卵巢癌及其腹膜转移预后评估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