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术室精细化管理在围手术期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2020-07-28罗杏颜

当代临床医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手术室医护人员精细化

罗杏颜

(中山市西区医院手术室护理,广东 中山528411)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护理服务要求也越来越高,原有“配合完成手术”护理模式已不能满足患者高标准化、多元化护理需求,这就要求医院护理必须转精细化管理转变,将患者作为护理中心,为患者提供专一、全方位优质护理[1]。本研究旨在探讨手术室精细化管理在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特收集我院80 例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现作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 年4 月至2018 年4 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0 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40 例):男性18 例,女性22 例,年龄20~55 岁,平均年龄(37.5±4.8)岁;手术科室分布:10 例为普外科,8 例为骨科,15 例为妇产科,7例为泌尿外科;手术类型:25 例为传统手术,15 例为微创手术;观察组(40 例):男性20 例,女性20 例,年龄23~56 岁,平均年龄(38.2±4.9)岁;手术科室分布:11 例为普外科,7 例为骨科,13 例为妇产科,9 例为泌尿外科;手术类型:23 例为传统手术,17 例为微创手术;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科室分布、手术类型等基线资料表现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1.1 纳入标准(1)年龄>18 周岁。(2)符合手术指征。(3)无肝肾疾病、心脑血管疾病。(4)患者及家属对研究内容知情,自愿参与且签署同意书者。(5)本研究已获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1.2 排除标准(1)神志不清、精神疾病者。(2)语言功能障碍者。(3)严重全身性疾病。(4)手术禁忌及依从性差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围术期实施常规手术护理流程管理,术前对患者信息、药品、医疗器械进行认真核对,告知患者手术注意事项;术中密切观察患者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术后待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将其转送至普通病房,并和病房护理人员做好交接。

观察组患者围术期实施手术室精细化管理,具体内容如下(1)人员管理。人员管理对手术成败具有直接影响,因此,在手术室精细化管理过程中,医院应加强手术室医护人员培养,提高医护人员医德和工作责任心;在治疗护理过程中,将患者作为工作中心,学会换位思考,站在患者角度了解患者痛苦,尽力挽救生命危急,缓解患者痛苦,和患者建立良好的相互信任关系;定期委派事业心、工作责任心强的医务人员进修培训,回院后组织医护人员交流学习,提高全员理论知识及操作能力,避免手术过程中出现失误;合理安排医护人员,培养合作默契,提高团队工作效率,缩短手术时间。(2)环境卫生管理。加强手术室卫生管理,可避免患者出现感染;将手术各项工作具体到每一位医护人员,提高医护人员工作责任心;每天定时对手术室器械、地面、层流装置、医疗设备及卫生情况进行检查;每日使用消毒液对手术室进行消毒,术中坚持无菌操作,做好灭菌处理,将空气中微生物降到标准范围内;所有医护人员进入手术室必须更换衣物,统一穿着一次性清洁衣裤和帽子,并做好消毒、灭菌处理。(3)器械管理。手术完成后,所有污染敷料、医疗器械必须及时回收处理,从污染源头控制感染;加强污染医疗器械清洗、灭菌、消毒处理;提前准备好手术所需器械,定期对医疗设备进行检测,做好仪器维护工作;手术室护理人员应对手术器械、流程进行记录,不断对布局进行优化,以便为下次手术做好准备。

1.3 评价指标与评判标准(1)护理满意度评价标准:由医院管理部自制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表,对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调查表为百分制,非常满意≥80分,较为满意71~79 分,不满意≤70 分;总体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2)观察记录两组大出血、皮肤压痕、烫伤及其他不良事件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 软件分析处理本次研究数据,采用皮尔斯卡方x2检验计量资料,P<0.05 表明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0.0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5.00%,观察组远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 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15.00%)明显比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5.00%)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护理满意度对比[n.(%)]

表2 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

3 讨论

手术室是医院危重症状患者抢救及实施外科手术主要科室,不仅工作强度高,且风险高,有效的护理模式是保障手术室手术顺利开展,日常工作正常运行重要保障,如管理环节不够精细,手术流程缺乏合理性,将可能降低手术运行效率,提高管理成本。精细化管理最早出现在发达国家企业管理,在管理过程中不仅注重社会分工精细化和服务质量精细化,从流程定义、流程分析、事件安排、资源分配等多方面进行流程管理[2]。在手术室精细化管理中,其主要目的为避免失误和漏洞,提高工作效率和可操作性,结合患者实际情况,以患者为管理方式实施中心,有针对性的制定精细化流程管理方案[3]。提高医务人员工作责任心,让医护人员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不断加强医护人员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培训,以便能更好的回答患者疑问,提升手术操作能力,合理对手术顺序和时间进行规划,让手术操作能有条不紊的进行,避免医疗资源浪费[4]。另外,精细化管理中要求医护人员加强手术室环境管理,对设备、环境、器械、衣服进行严格的消毒灭菌,加强污染物管理,保证手术无菌操作,减少患者感染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5~6]。

本研究收集我院收治的80 例手术患者,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护理流程管理,观察组实施手术室精细化管理,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与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90.00%、5.0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与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75.00%、15.00%,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更高,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患者围术期实施手术室精细化管理不仅可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还能减少不良事件,提高手术安全性。

猜你喜欢

手术室医护人员精细化
探讨市政工程的精细化管理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
精益管理工具在手术室耗材管理中的应用
精细化管理的企业管理模式探讨
手术室优质护理实践分析
法国用免费拳击课感谢医护人员
《海峡姐妹》志愿者为医护人员送温暖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等疫情过去,你要记得这四件事
我的好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