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防性干预在流行传染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0-07-28徐金来

当代临床医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预防性传染传染病

徐金来

(仪征市大仪中心卫生院,江苏 扬州211409)

流行传染病的发生主要是易感人群在寄生虫、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影响下致机体形成传染性疾病,传染性疾病具有流行性、传染性,对患者日常生活影响较大,目前临床常见传染性疾病分为肠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1]。流行传染病的顶防与控制为目前我国各级医疗卫生部门研究的重点,本次研究为论证预防性干预对流行传染病临床应用价值,比较未实施预防性干预40 例成年人以及实施预防性干预行传染预防及控制干预40 名成年人干预效果,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7 年5 月至2019 年5 月流行传染预防及控制干预的80 名成年人按照是否实施预防性干预将所有参与本次研究的个体分为对照组(未应用预防性干预)与实验组(应用预防性干预),实验组40 例患者:男(20 例)女(20 例)比例为1:1,年龄在21 岁~58 岁,中位年龄为(41.12±1.12)岁,文化程度:高中及高中以下、大专、本科及本科以上分别有18例、12 例、10 例。对照组40 例患者:男(21 例)女(19例)比例为21:19,年龄在21 岁~55 岁,中位年龄为(41.11±1.11)岁,文化程度:高中及高中以下、大专、本科及本科以上分别有17 例、13 例、10 例。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统计学验证,P 值大于0.05。

1.2 病例选择标准 参与本次研究的个体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排除标准(1)排除参与本次研究前流行传染病确诊患者。(2)排除同时合并其他疾病患者。(3)排除难以正常语言交流或精神系统功能障碍患者。(4)排除参与本次研究前服用治疗性药物或肝肾功能异常患者。

1.3 方法 对照组流行传染预防及控制干预的40 例个体未实施预防性干预,医护人员密切监测患者各项生命指征。实验组患者实施预防性干预,具体内容及方法如下(1)医护人员应重视流行传染病健康知识的普及与宣传,通过发放宣传手册、绘制板报等多种形式向个体介绍相关流行传染病基础知识,促使群众了解流行传染病相关内容,弥补群众对流行传染病相关认知缺失,促使流行传染病群众积极参与到流行传染病预防中。(2)加强疫苗接种干预范围及力度,隔离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为流行传染病顶防控制的基本预防措施。对于流行传染病确诊患者应尽早隔离并明确流行传染病疾病种类,结合患者病情制定科学处理方案,并了解与传染病接触的群体,对与传染源接触的疑似病例进行流行传染预防及控制干预,密切监测流行传染预防及控制干预个体各项生命指征变化情况,并预防性给药。(3)预防性干预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关注患者心理情绪变化,主动与个体进行交流,根据患者交流中的反应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尽量满足患者需求,为患者播放节奏舒缓的音乐、发放报刊,从而转移患者对自身疾病的担忧,此外耐心解答个体提问。

1.4 观察指标(1)观察比较两组流行传染预防及控制干预个体流行传染病发生情况。(2)观察比较两组流行传染预防及控制干预个体护理干预前后自我护理能力,本次研究参考ESCA 评估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该量表总分在0 分至172 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越高。

1.5 统计学处理 SPSS21.0 软件系统处理相关数据,()表示的数据用t 检验,(%)表示的数据用x2检验,P 值低于0.05 表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比较两组个体流行传染病发生情况,具体情况如下:实验组共有1 例后期流行传染病确诊,对照组共有6 例后期流行传染病确诊,实验组流行传染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50%VS 15.00%),两组个体流行传染病发生率经x2检验5.126,P<0.05。

2.2 观察比较 两组个体自我护理能力,具体情况。实验组个体护理后同期ESCA 量表得分呈递增趋势,同期护理干预后实验组ESCA 量表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数据差异明显。见表1

表1 两组个体护理干预前后ESCA 量表得分情况、n]

表1 两组个体护理干预前后ESCA 量表得分情况、n]

组别 n护理干预前 护理干预1w护理干预4w实验组 4056.21±2.2592.62±2.4598.62±2.44对照组 40 56.22±2.2662.31±2.4465.32±2.43 x2 值 0.62115.19211.092 P 值 <0.05<0.05<0.05

3 讨论

近些年我国流行病调查显示流行传染病发病率逐年攀升,流行传染病传染性强,危害性大,现阶段流行传染病的发生主要与环境破坏、居民不良饮食习惯以及人口流动性大等因素有关,在上述因素影响下病毒、细菌等致病菌传染速度相对提升,流行传染病若未及时诊出流行传染病病源、切断流行传染病传播途径易造成流行传染病发病率爆发式增长,对居民正常生活、社会活动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提升流行传染病预防及控制能力就显得十分重要[2,3]。既往流行传染病实践中发现,传统医疗卫生管理中在确诊流行传染病后对致病源进行隔离,评估流行传染病危害,对接触过患者的易感群体未采取较多预防性干预措施,甚至一大部分个体不了解流行传染病传播途径,未采取有效措施规避传染途径,从而致使个体感染,造成流行传染病广泛性传播[4]。流行传染病预防性干预即对接触过流行传染病的个体进行控制,在控制期间除持续性监测患者各项生命指征,向该群体介绍流行传染病发病原因、治疗措施以及预防干预措施,从而提升个体自我护理能力以及对流行传染病相关基础知识的了解[5]。此外预防性干预与常规干预相比,增进了医护人员与患者的沟通,有利于流行病控制与管理群体理解医护人员相关护理诊疗的意义,从而提高流行传染病群众参与度以及控制效果[6]。

本次研究显示实施预防性干预的群体流行传染病发病率高,护理干预后实验组ESCA 量表得分均明显高于同期未行预防性干预对照组,由此可见,流行传染病干预管理中预防性干预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预防性传染传染病
新生儿黄疸治疗箱常见故障处置及预防性维护实践
《传染病信息》简介
传染病的预防
预防性树脂充填术治疗窝沟浅龋的疗效观察
PRECIXION X-RAY 225生物学辐照仪常见故障维修方法与预防性维护
预防性公路养护技术在现代高速公路养护中的应用
Our Mood Can Affect Others
3种传染病出没 春天要格外提防
听说,笑容是会“传染”的
传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