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化学学习的有效策略
2020-07-27杨俊平
杨俊平
摘 要: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很多结论来自生活,来自实验。化学实验是我们获得知识的必由之路,因此认真观察和实践性实验是我们学习化学的必要方法。化学教材中包含了大量的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和家庭实验。学会观察老师演示实验的操作、现象,独立做好学生实验,上好实验课,是学习化学的基础。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方法:高效教学;实验操作;课堂笔记
要想提高初中化学课堂的教学质量,教师可以思考一下如何进行课堂高效教学,因为学生学习化学的主要途径就是在教学课堂上,如果教师在课堂上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就会导致教学课堂得不到提高;化学知识大多数都是“散”的,所以为了加深学生学习化学的印象,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勤写笔记。接下来,笔者将从高效教学、实验操作、课堂笔记三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课堂高效学习法
学生学习的主要核心就是在课堂上学习,如果在課堂上学习不认真,而在课下进行补习,不但加重了学生学习的负担,而且也浪费了学生课下休息的时间,所以说在课堂上要学会高效率地学习,保持良好地学习状态,另一方面在课下也要对学习内容有全面的了解。
例如,以学习《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空气》这一课为例,上课前一天预习,一定要花时间有意识地预习第二天老师要讲的内容,这样能够加强听力的针对性,有助于发现问题,抓住重点和难点,提高听课效率,还能提高记笔记的水平。认真听好每节课是学生学习的重心,是学会和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化学的学习,每节课上下联系紧密,如果本节课没有好好学习,就会影响下节课的学习,所以每一节课的学习都是学习化学的关键,认真学习、认真听课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中之重。初二升初三间的2个月暑假,是非常关键的一个阶段,是准中考生最后一个长时间完整的时间,也是整体学科查缺补漏的关键时期。初中化学零基础的准初三生,要意识到抓住暑期阶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二、认真观察和动手实验法
化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化学是重实验的学科,因此准初三考生要重视实验,做好课堂实验,仔细观察实验的物品、步骤、现象。最好备一套VCM仿真实验,每天抽时间做一两个实验,彻底了解化学实验是学好化学的基础。另外,初三考生在中招考试中也进行理化生实验检测,因此,提前掌握实验的精髓,可以为后期学习减轻压力。要善于总结、归纳知识点,找联系,找区别,反复循环记忆,精准吸收。
例如,以学习《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这一课为例,为了让学生更充分地理解这一课的内容,我会向学生传授内容:“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今天大家就通过探究一个身边生活小实验来体验一下化学的奥秘吧,请大家先看一下课本上第12页的内容,然后思考以下问题:1.蜡烛在燃烧的时候可能会发生哪些变化?2.蜡烛燃烧后的物质去哪里了?大家在接下来的观察中要详细记录蜡烛的组成、形状、颜色、气味、质地、密度等。”然后给学生两分钟时间阅读教材,我在这个过程中准备实验,学生阅读后,我将邀请六名学生来到台前,一名点燃蜡烛,剩下的学生分别在台前记录蜡烛的组成、形状、颜色、气味、质地、密度,让其余的学生在观察过程的同时记录下蜡烛的变化,并思考我刚刚提出的问题。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观察的方式对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三、学会笔记、背诵的方法
初中化学是高中化学学习的基础,整体知识点相对来说简单明了。只是知识点繁多、记忆背诵的内容多,要求学生要精准记忆、熟练掌握。此时,拥有科学有效的“背”的方法至关重要。要会“背”,如化学概念理论、反应方程式、物体性质等等,都是要下苦功夫背的,通过做题会使记忆更深刻,再就是用一个小笔记本记下,随时可以掏出来看看。化学有两大特点:(1)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2)化学很“复杂”。这种“复杂”,实际上反映了化学学科知识点既多又散,而且大量的知识需要记忆的特点。因此,在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倾听的同时,也要做好笔记。
例如,以学习《溶液的酸碱性》这一课为例,重点是通过实验验证化学原理或掌握化学性质操作。可以做一个简明扼要的图表,补充笔记,老师完成演示实验和讲解现象,书上有实验插图的可以直接加在上面。习题或评卷课是教师在作业或考试中纠正学生“常规武器”并指导学生思考、规则、技巧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课程。
对于有些学生来说,化学这门学科比较枯燥,教师要如何有效地向学生传授教材内容,并且让学生可以牢牢记住?随着教育的改革与科技的发展,教师可以选择利用多种方式方法,使学生充分理解并对化学这门学科感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要求学生做到稳扎基础知识,切记“好高骛远”,在学习初中化学时,要牢固掌握基础知识,中考化学的任何试题,都是从基础知识点延伸与拓展的,没有扎实的基础储备,是无法精准作答的。
参考文献:
[1]周桂芝.基于初中化学“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20(02):59.
[2]董艳艳.浅谈初中化学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20(01):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