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培养体系研究

2020-07-27胡睿

中阿科技论坛(中英阿文) 2020年6期
关键词:新旧动能转换科技创新

摘要:新旧动能转换会对经济以及社会发展模式产生影响,并且对于发展模式的革新具有推动作用,同时,必须要有大量创新人才作为强劲的后备力量。在新旧动能转换的历史时期,我国高等院校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为社会输送能够推动传统行业转型以及升级的新型人才,同时也为新型产业的持续发展贡献力量。因此,在此背景下,深入探讨如何通过产学研融合的方式着力提升高校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能力,持续强化高等院校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社会提供丰富的人才资源,已经成为高等院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新旧动能转换;产学研融合;科技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20-05-23

作者简介:胡睿(1983-),女,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

本文对高校当前的教育模式进行深度调研,对企业参与的高校创新项目的进展、成果等进行充分调查,深入剖析各个环节中存在的问题,试图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为社会发展提供优质的人才资源,既提高了高等院校的培养能力,又能够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在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结构性矛盾突出,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牢固确立创新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一批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促进产学研用贯通,以跨界融合推动产业模式创新。本文主要论述了在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高校如何培养提升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通过对驻泰高校科技创新教育的培养模式、与政府或企业协同创新项目情况等进行调查研究,深入剖析各个环节中存在的问题,以高校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人才培养理念、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等方面进行路径思考,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形成“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培养体系”,实现科技创新与社会效益和地方经济效益的互动双赢。无论是在理论界,还是在实际应用领域,该课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希望越来越多的学者、专家致力于该课题的研究。

1 新旧动能的核心内涵

由于生产技术水平不高等多方面的限制,在过去的时间里,我国社会的生产方式较为传统,生产力的提高基本上依靠要素投入的持续增加或引进外资,进而推动经济的发展,这些传统方式隶属于旧动能。新动能与新经济有着密切的联系。新经济与旧经济是相对的概念。旧经济的发展需要以传统工业以及自然资源作为支撑。而新经济则主要依靠高新技术,投入的资源以创造性资源为主[1]。为了进一步把握新动能的含义,还需要深度探讨新经济所包含的内容。伴随对新动能理解的不断深入,新动能的含义将更加准确。本文将新动能视为一种经济方式的基础,认为其主要模式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技术革新;二是体制改革;三是产业机构优化。

2 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意义

产学研的融合实际上是实现科研、教育以及生产领域优势的互补,科研院所能够提供研究成果,高等院校具有丰厚的人才资源,企业具有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通过资源上的协同、功能的集成,推动三方的共同发展。建立科学有效的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仅仅依靠学校的力量是不够的,还需要发挥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等平台的资源优势,按照联合研发、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通过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间创新资源能力的共享与优势互补,构建实践型、应用型的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在助力理论教育向实践教育转化的同时,改善地方经济增长的创新驱动,最大程度实现高校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的协同发展。

3 当前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大学生对科技创新类活动的热情不足

传统的教育模式基本上是“填鸭式”教学,大学生是被动接受知识的一方,虽然目前这种状况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改观,但传统模式的影响仍未消除,同时,由于高校对科技创新的重視程度依然有限,没有对相关活动进行系统讲解,因此造成了大学生对于科技创新方面探索的积极性不够、兴趣不高。学生对科技创新相关活动的参与度普遍不高,在活动中有突出表现的学生更少,不利于营造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

3.2 制度、物质资源以及激励机制缺乏

在制度保障方面,有些高校并没有专门制定科技创新活动的管理办法或者规章制度,只是某些制度中有涉及,但是并没有形成系统的管理体系。有些学校虽然设立了专门的机构对科技创新活动进行管理,但仍然没有相应的管理制度。管理制度的缺失,直接导致活动过程中缺乏系统的管控,进而影响了科技创新活动开展的效果。另外,物质支持也是活动顺利开展的基础条件,科技创新活动的顺利进行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以及场地,但从目前高校这类活动的组织情况来看,高校的物质资源投入不够,科技项目也没有专项基金,主要依靠临时行政拨款。有些高校在举办科技创新活动时,可用的场地有限,相关设施、设备也较少,这些物质条件的限制,严重影响了科技创新活动的举办效果,不利于活动质量的提升。另外,高校没有设立相关的激励机制来鼓励学生参与活动,这也是造成学生积极性不高的重要原因。

3.3 队伍建设机制存在诸多问题

在科技创新方面,队伍建设主要包含三个方面:一是管理队伍;二是指导教师队伍;三是学生队伍。管理队伍方面,高校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校内资源还不能有效整合和利用,相关部门不愿参与到科技创新活动的组织和管理中,有的只是依靠学校团委进行管理,由于单个部门人员的精力有限,不利于科技创新机制的制定以及进一步完善。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科技创新项目无法配备专业教师进行指导,直接影响了指导的效果,科技创新项目的质量难以保障,科技创新活动的发展也受到了制约。学生队伍建设方面,有的优秀学生对于科技创新项目有很好的想法,但由于教师投入的精力不够,或者缺乏有实际经验的教师,阻碍了项目研究的进一步推进。

3.4 科技創新项目成果转化率低。

部分高校的科技创新项目研究成果主要是理论性的成果,或者有的项目只是为了参加比赛才设立,项目的实践性不强,并不能在社会上应用,或者应用的价值较低。目前,高校普遍存在成果转化意识不强的问题,科技创新项目研究完成后,并没有考虑该项目的实际应用效果,很多项目基本在试验阶段就结束了

4 产学研深度融合下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培养策略

4.1 增加实践教学

科技创新对于学生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学生要具备洞察问题的敏锐性,要敢于提出问题,并能够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法。对于工科类的学生来说,产学研项目能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机会,学生在参与项目的过程中,能够接触到很多企业、科研院所的真实案例,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产学研项目中,应该充分利用各项技术实现成果转化。

4.2 校企联合提高学生参加竞赛的积极性

科技创新竞赛能够为学生提供实践的平台,通过参与竞赛,学生能够有效提升其科技创新能力。由于竞赛的趣味性、科技性等特点,其受到了高校学生的青睐。高等院校与企业的合作,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既保留了竞赛原有的优势,又能够借助企业的力量,为竞赛提供更多的资源,包括场地以及设备等。同时,也有利于研究成果的转化,企业可以将其青睐的参赛作品投入实际生产经营活动中,极大地提高了科技成果的转化率。

4.3 搭建校企合作的专业化平台

在新旧动能转化时期,应该进一步加强企业与高校之间的合作。完成专业集群的建设,使高校的人才培养、学科设置服务于产业,最终实现双赢,扩大高校合作的范围。无论是省级高校还是地方高校,都应该积极与骨干企业进行深入的合作,搭建校企合作的专业化平台,共同构建创新型综合体,加大产学研融合的力度。构建以行业协会为主的产学合作联盟,通过各项研究项目,进一步加强骨干企业与高校的交流。

5 结语

目前,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时期,在当前背景下,亟须通过多种方式来强化高等院校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提升其科技创新能力,主要的方式包括:加大对产学研项目的研究、增加实践实验教学、创办各类科技竞赛以及强化与企业的合作,为社会输送更多的创新人才,从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晓宁,新乔,任熙俊.优先发展教育 持续加大教育投入:教育技术装备事业的巨大发展成就(续三)[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8(16):1-5.

[2]邱挺,黄智贤,叶长燊,等.产学研合作培养化学工程创新型人才的研究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18(06):6-10.

[3]周昕,任百利.关于高校产学研合作的思考[J].西部素质教育,2018(23):152,154.

[4]许金友.“产学研结合”的毕业设计教学改革与研究:以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为例[J].湖南包装,2018(06):96-100.

Abstract: The transformation of new and old driving forces will have an impact on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model, and will promote the innov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model. At the same time, a large number of innovative talents must be a strong backup force. In the historical period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new and old kinetic energ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na should conform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strengthen the training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alents, and provide new talents that can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traditional industries for the society, as well as contribute t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new industries. Therefore, in this context, it has become an urgent problem fo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explore how to improve the cultivation ability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alents, continuously strengthen the consciousness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enhance the innovation ability of students, and provide rich human resources for the society through the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University and research.

Key words: Transformation of new and old kinetic energy;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Learning and research;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猜你喜欢

新旧动能转换科技创新
构建信息化共享平台 做好“新旧动能转换”关键期的人才保障
浅议中小制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识别、培育与再造
西部地区新旧动能转换——挑战与应对
新旧动能转换下证券业发展研究
聚焦新旧动能转换 打造优质法治环境
淄博市优化营商环境助推新旧动能转换的实践与思考
论以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推动烟草行业可持续发展
山东科技创新与农业国际化战略发展研究
要素投入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率分析
关于产业集群效应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