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Internet +”移动互联的学习资源优化研究

2020-07-27杨帆

汽车实用技术 2020年13期
关键词:学习资源移动互联优化

杨帆

摘 要:“Internet +”是时代技术创新的产物,构造了知识的协同共享。基于“Internet +”的学习资源优化对移动互联学习显得尤为重要。文章通过介绍移动互联学习的意义,分析移动互联的学习资源优化的可行性,在资源优化保障措施的基础上,提出了“Internet +”移动互联的学习资源优化的实施构想。

关键词:“Internet +”;移动互联;学习资源;优化

中图分类号:G7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988(2020)13-236-03

Study on the optimization of learning resources based on "Internet +"mobile network

——Taking automotive engineering as an example*

Yang Fan

( School of automotive and traffic engineering, Nantong Vocational University, Jiangsu Nantong 226001 )

Abstract: Internet + is the product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 the era, which constructs the collaborative sharing of knowledge. Learning resource optimization based on "Internet +"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for mobile network learning.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significance of mobile network learning, analyzes the feasibility of mobile network learning resource optimization, and proposes the implementation concept of "Internet +" mobile network learning resource optimization based on the guarantee measures of resource optimization.

Keywords: "Internet +"; Mobile network; Learning resources; Optimize

CLC NO.: G791  Document Code: A  Article ID: 1671-7988(2020)13-236-03

前言

“Internet +”是新时代技术创新与经济进步共同作用下的产物,它的发展大大地改变了我们的生产、学习和生活。“Internet +”不仅使原有的互联网技术手段得到发展,还融入了相关的创新理念,构造了知识的协同共享[1]。

在“Internet+”的推动下,知识作为一种经济形式也在不断更新换代,产业结构也在不断升级转换,同时也给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的高等职业教育带来了新的课题。因此在高职教育中引入以“Internet +”相关信息技术是非常有必要的,它既是衡量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重要标志,也是学生高效认知的有效途径,它以一种泛在的形式和创新的手段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知识技能,其优越性远远高于传统的教学模式。

在“Internet +”背景下,当前国际移动学习研究与实践的热门方向与趋势主要集中在无缝学习空间的结构模型、创新学习模式和移动互联的资源优化三个方面。伴随信息化社会而产生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能调动学习者的主动性和培养学习者的创新性,对于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模式的建构指导性很强[2]。

随着国家物联网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推进,网络带宽越来越大,学生通过移动终端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手段也越发多样化,移动学习已经成为最受大学生喜欢的一种学习形式。各大视频门户站点也有大量的学习与教育类资源,如优酷、土豆等。另外,当前我国正在大力倡导开放课程、精品课程和资源库的建设,且国外已具有很多开放课程资源;还有,全国大中小学教师为更有效的进行教学制作了大量的电子课件和教学材料与素材。如何将这些碎片化的资源进行网络整合,如何让学生更加方便快捷的获取知识,基于“Internet +”移动互联的学习资源优化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1 移動互联的学习资源优化的意义

随着社会对人才及教育需求的提高,教育形式和教育内容的丰富,致使终身教育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所谓终身教育指的是全体公民在任何时间任何阶段都能够通过学习获取知识,除了学校教育和机构教育外也包括社会教育。可见,以固定时间固定地点为模式的课堂教育已不能满足终身教育的需求,势必将被灵活多变的移动互联学习形式所取代。

当前我国正在大力倡导开放课程、精品课程和资源库的建设,且国外已具有很多开放课程资源;还有,全国大中小学教师为更有效地进行教学制作了大量电子课件和教学材料与素材。这些教学资源的开发、制作与应用,为移动学习的实施提供了强大的资源保障。如何将这些碎片化的资源进行网络整合,如何进一步根据新的课程知识体系优化课程资源,如何让学生更加方便快捷地获取知识,故基于“Internet +”移动互联的学习资源优化研究显得尤为重要[3]。

2 移动互联的学习资源优化的可行性

2.1 课程资源组织形式优化可行性分析

以前学习资源主要按照三个层次来架构知识体系,从上而下分别是课程、章、节。即便是具体的某节资源也涵盖了多个知识点内容。 而移动学习资源和传统的数字化学习资源有所不同,它的颗粒度较小,一般以单个知识点作为基本知识组织单元。因此,利用“互联网+”技术把某专业课程知识点逻辑分布进行碎片化,重新整合课程资源体系结构,形成可以在网络和终端上传播的流媒体文件。

2.2 学习时间优化可行性分析

在某种程度上,学生通过移动终端学习的有效时间也是制约移动资源颗粒度的主要指标。传统课堂一般为以45分钟为教学单位,因此课程资源也与45分钟教学单位相匹配。根据心理学家对于人类注意力的研究可知,大部分的人做事情,大约只有十分钟能保持在非常专注的精神状态下,为此将传统的45分钟课程资源碎片化后重新整合,按照知识流体系优化成10分钟左右的微信息流,迎合了学生的学习习惯,提升了学习效率,方便了知识的传递[4]。

2.3 课程资源内容优化可行性分析

随着“Internet +”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为移动流媒体资源转换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保障,有助于提高移动学习流媒体资源的建设效率。通过以上分析可知,虽然传统数字化学习资源与移动互联学习资源存在着诸多差异,但利用“Internet +”技术以及新的课程标准对传统学习资源进行重新整合优化,能极大地提高移动互联学习资源建设效率,丰富移动学习资源内容。

3 移动互联的学习资源优化的保障机制

3.1 基础条件

课题研究人员长期从事师资发展的研究工作,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主张,并且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课题组成员专业结构、年龄结构、学历机构、职称结构和学缘关系也非常合理。

学校“智慧化”校园网络建设已初具规模,根据部署随后还将进一步扩大投入,为本课题提供便捷。此外,学校拥有数百个计算机网络教室,均配备60 台高配置多媒体电脑及其它多媒体设备,可以在课堂上提供便捷的信息化条件;校园各角落均覆盖无线WIFI,学生则可以摆脱时空限制,利用各种移动终端,随时随地、随心所欲地进行个性化学习。

我院和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联合主持建设的国家级专业建设项目“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已正式启动,并在省教育厅和学院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下,正在紧张有序推进,以期达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5]。

3.2 政策制度保障

学校出台相关政策文件,为推进课题的研究创造有利条件。首先,根据南通职业大学科研工作量管理办法的规定,对于各级科研项目均配套一定数额的校内经费支持;其次,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是学校的重点建设学院,其投入和支持力度也会不断增加。

同时也应落实课题研究任务责任制:制定分部工作计划,确定阶段目标;定期组织讨论,总结研究中的不足,及时调整和完善;合理使用课题经费,确保各阶段计划都落到实处。

4 移动互联的学习资源优化的实施

(1)向大学生发放有关移动学习的调查问卷,分析问卷中得到的数据,总结大学生群体更愿意接受的移动学习的方式,了解目前学生在移动学习中面临的困难。

(2)对“Internet +”的相关教育基础理论与基础支撑技术进行研究,将传统的课程资源碎片化,组成短小有效的资源信息流,以便在移动终端上能快速有效地传递。

(3)在代理服务器的基础上,结合“互联网 +”的特点,优化网络服务框架,构建受广大学生欢迎的移动学习方式,高度整合汽车工程专业课程的移动教学资源。

(4)初步形成基于“Internet +”移动互联的汽车工程专业课程网络资源库。

本课题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课题,因此,总体上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边研究边实践边总结,不断解决实际问题,改进现有WEB学习资源的弊端,提高网络学习资源的利用率,优化学习资源的网络性,提高學习效率。如何充分利用“Internet +”等信息化手段将教学资源进一步整合优化,课题组将继续研究和探索其方法,确保移动互联学习资源进一步优化。

参考文献

[1] 朱杨.移动互联下的智慧课堂:构建高职英语跨时空混合式教学模式[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8(12):59-62.

[2] 马玲玲.核心素养培养引领高职英语智慧教学新模式[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8(11):87-88.

[3] 曹双双.智慧校园环境下移动学习模式与策略研究[J].湖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7-11.

[4] 马颖峰,陶力源.信息技术环境中的个性化学习探索[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8(16):31-32.

[5] 何克抗.从混合式学习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9):37-49.

[6] 顾小清,付世容.移动学习的用户接受度实证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1(6):48-55.

猜你喜欢

学习资源移动互联优化
营商环境五方面持续优化
优化英语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索
促进学生认识发展 优化初中化学复习
基于微信公众号的O2O学习资源设计与应用研究
场景传播视阈下的网络直播探析
基于新技术环境下的自主学习
中等职业教育中教育技术的应用研究
移动互联开发的教学资源库的建设研究
智慧校园关键技术分析与研究
移动互联应用课程教学现状与探索